第九届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竞赛回顾

2012-11-30 15:26:00作者: 于龙斌 郑立群来源:大众网

    日前,第九届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决赛结果揭晓,在教育部统计的10个指标中,我省有8个指标列全国第一。在参加全国决赛的10932件作品中,共有7762件作品在全国决赛中获奖,其中一等奖939件,二等奖2512件,三等奖2751件,获奖数占全国获奖总数的13.5%,被授予本届竞赛活动的最高奖项——特别贡献奖称号,另有42所学校获得优秀组织奖,58个学校获组织奖。

    日前,第九届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决赛结果揭晓,在教育部统计的10个指标中,我省有8个指标列全国第一。在参加全国决赛的10932件作品中,共有7762件作品在全国决赛中获奖,其中一等奖939件,二等奖2512件,三等奖2751件,获奖数占全国获奖总数的13.5%,被授予本届竞赛活动的最高奖项——特别贡献奖称号,另有42所学校获得优秀组织奖,58个学校获组织奖。
    优异成绩的取得,是辛勤汗水的挥洒与一个个深深的脚印走过来的:
    一、提前布局,精心准备
    第八届“文明风采”竞赛活动山东省复赛结束以后,2011年12月,山东省“文明风采”竞赛表彰大会在济南举行,对省复赛一等奖获得者和获奖集体进行了通报表彰,就如何搞好第九届“文明风采”竞赛山东省复赛进行了布暑,并下发了关于做好第九届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竞赛山东省复赛工作的预备通知。对如何搞好第九届竞赛活动提出了明确要求。会议还邀请教育部全国竞赛组委会的领导同志介绍了全国“文明风采”竞赛活动的宗旨、要求和竞赛活动的有关情况,省文明办专职副主任王红勇同志从精神文明建设和国家文化建设的高度对“文明风采”竞赛活动提出了建议和要求,省教育厅副巡视员张海泉同志代表山东省复赛组委会在会议上作了主题讲话。
    二、高度重视,加强领导
    接到《教育部办公厅 中央文明办秘书组 中华职业教育社关于组织开展第九届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竞赛活动的通知》后,山东省教育厅领导高度重视,确定由省教育厅、省文明办、共青团山东省委、省学联作为本次活动的主办单位,省教育厅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处、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省文明办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处、团省委学校部作为承办单位,成立了第九届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山东省复赛组织领导机构。研究确定了省教育厅党组成员、总督学徐曙光同志担任复赛组委会主任,教育厅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处处长邢顺峰、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所长尚志平、省文明办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处处长卞文强、团省委学校部部长盖文兴担任副主任,加强对竞赛活动的领导工作。
    三、制定方案、认真组织
    1.转发文件,提出要求
    在确定第九届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山东省复赛组织领导机构后,省教育厅、省文明办、团省委、省学联下发了《山东省教育厅、省文明办、团省委、省学联关于转发<教育部办公厅 中央文明办秘书组 中华职业教育社关于组织开展第九届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竞赛活动的通知>的通知》。通知强调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竞赛活动是新形势下加强中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是加强中职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载体,也是意义深远的中职学生德育实践活动。要求全省中等职业学校把“文明风采”竞赛活动和强化学校德育工作结合起来,组织多种形式的德育实践活动、竞赛比赛活动,形成校校有组织、班班搞竞赛、人人都参与的局面,认真落实“重在参与”和“重结果,更重过程”的德育实践活动要求,组织广大师生积极参加“文明风采”竞赛活动,认真选拔推荐学生作品,参加省级复赛。
    2.召开会议,广泛发动
    省复赛组委会主任、省教育厅党组成员、总督学徐曙光同志高度重视“文明风采”竞赛活动,先后3次牵头召开调度会,听取承办单位的工作开展情况汇报,亲自召开第九届全国“文明风采”竞赛活动山东省复赛组织工作调度会。在调度会上,徐曙光从我省职业教育发展现状、职业教育内涵发展和德育工作、德育工作与文明风采竞赛活动三个方面向参加会议的各市教育局职成教科(处)长(或职教室主任)、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校长做了介绍,他强调,中等职业教育在经历大规模的发展后,规模的发展已经基本稳定,内涵质量提升已成为当前工作重点,职业教育的内涵发展要注重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要适应中职学生就业创业需要加强职业素养教育,扎实做好中职学校德育工作,努力培养道德高尚、技术娴熟的合格毕业生,使职业教育和现实生产需要相匹配;中职学校的德育工作要结合学生毕业即就业的现状,强化德育课、团队活动、校园文化建设和文明风采大赛等德育工作途径的教育功效,推动优秀企业文化进校园,在学校内大力倡导成立各种协会、学会,广泛开展团队活动、志愿者等活动,用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把学生吸引过来,借主题活动实现对学生的教育,将校园活动常态化、制度化,形成学校的特色德育序列,促使学生通过活动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行为习惯,帮助学生顺利实现从学校到企业的跨越。当前要广泛发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育部发起组织的“文明风采”和“技能大赛”活动中来,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德育为先”教育方针,为职业教育内涵发展奠定良好基础。省职成教研究所副所长、省复赛组委会成员于龙斌在调度会上就竞赛活动的有关具体工作做了详细的说明和部署。
    3.适时调度,注重落实
    经过宣传发动,各市教育局职成教科(室)、各中等职业学校,都认真对待,把“文明风采”竞赛活动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今年6月上旬,组委会又专门调度“文明风采”竞赛活动情况,调度各市竞赛活动的进展情况。经学校预赛,全省16个市(青岛除外)162个中职学校参加了今年的“文明风采”竞赛活动。截止到7月15日,报送省级“文明风采”复赛组委会的作品共41368件,在参赛数量上是去年28596件的近1.5倍。参与学校之广、作品数量之多为历年山东省参加“文明风采”竞赛活动之最。其中,烟台理工学校、烟台信息工程学校、济南第九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山东省淄博市工业学校、以1932件、1141件、1066、1034件作品名列前四名,15所学校上报作品超过500件。72所学校上报作品超过200件。
    四、重视竞赛活动与学校德育工作的结合
    我们在下发的通知和实施方案中,以及在数次会议中都反复强调,各中等职业学校要把“文明风采”竞赛活动和强化学校德育工作结合起来,把“文明风采”竞赛活动纳入学校德育工作的总体规划中统筹考虑,不能为竞赛而竞赛。要建立相关处室和共青团组织的协调机制,以竞赛活动为载体,调动班主任和公共课、专业课的积极性,围绕竞赛主题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实践活动。
    为了强化这一观念,我省“文明风采”复赛组委会从去年起,在学生中进行“文明风采”竞赛活动的同时,开展中职学校的“学校风采”评展活动,在更好地推动“文明风采”竞赛与学校德育工作结合、避免为竞赛而竞赛的同时,展示我省中等职业教育的风采,宣传我省中等职业学校在育人环境、校园文化、德育活动等方面的成果。要求学校对学校文化、德育活动、校园环境三方面内容进行总结,将每一部分中最能反映学校形象的内容录制成一个10分钟的光盘,其中,德育活动要求学校将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一年间的重要活动,按时间顺序进行总结制作。今年共有72个学校参加了“学校风采”评展活动。复赛组委会将对获得优秀的参赛学校进行表彰,山东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网将对“学校风采”最佳学校设专栏予以展播。
    五、评审工作规范有序
    根据各学校报送参赛作品情况,省复赛组委会依据“文明风采”竞赛要求,制定了行之有效的省复赛活动评审方案。7月9日—29日在济南组织了复赛评审。首先,认真做好参赛作品的分类、登记工作,给每一件作品编号,并建立相应数据库,为评选后期的数据统计做好基础工作。第二,成立第九届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竞赛山东省复赛评审委员会,组建了86名专家参加的专家评审组,来自全省高职院校和教科研机构的专家、中等职业学校的一线骨干教师等担任大赛评审组的评委。第三,作品分初评、复评两个环节。初评环节把作品评出一、二、三、优秀四个等次,淘汰不合格作品。进入复评环节,对等次有争议的作品采取小组复议的方式,力争评审的公开、公平和公正。其中10932件作品选送参加全国决赛,选送作品比例为参加省复赛作品数量的26.4%。 另外,复赛组委会还对参加“学校风采”评展活动的72个学校的参赛作品进行了评选,有30个学校被评为“学校风采”最佳学校。
    “文明风采”竞赛活动的实践表明:通过这种形式展德育工作生动、活泼,形象直观、成效显著,学生在参与丰富多彩的德育实践活动中,既收到了德育教育的效果,又宣扬提升了学生的整体素质。因此,该项竞赛活动已成为我省全面提升中职学生素质,在中职学校中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并成为中职学校凝聚学生、凝聚教师、凝聚学校的重要手段,让我们继续努力、扎实工作,争取把“文明风采”竞赛活动搞得更好!
    (作者单位:山东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

责任编辑:孙海燕
分享:
更多

本文相关新闻

我要评论

热点图片

>进入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