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5-01 17:27:00 作者: 来源:
大众网济南5月1日讯 (记者 孙海燕 景芳超)不久前,一条轰动性的新闻被全国各类媒体争相报道:青岛农业大学以1520万元的价格一次性转让了四个玉米新品种的生产经营权。其中,“青农105”玉米新品种更是以1000万元的高价,拔了山东省乃至全国单个作物品种转让价格的头筹!大众网组织的全国重点网络媒体山东高校采风活动走进青岛农业大学,记者们对此进行了采访。
记者了解到,像这样的“大手笔” 并非该校偶然“爆发”。在教育部2002年公布的全国高校科技成果转让当年实际收入排名中,青岛农业大学曾名列全国高校第34位,山东省高校首位。而自2002年以来,该校已经面向社会公开转让重大科研成果9项,其中转让金额超过百万元的就有8项,合计转让金额达3262万元。
众所周知,“成果转化难”是困扰我国高校科研工作的顽疾,是什么让青岛农业大学这样一所地方高校,在科研成果转化中始终保持着充沛的活力?
面向社会需求确定选题
“花开烂漫果难成。”这是对我国高校科研成果转化难的一个生动写照。据统计,我国高校每年有近万项科研成果通过鉴定,其中有30%以上的成果为国际首创、国际领先或者填补国内空白。令人遗憾的是,这些成果中只有15%—20%能够进入生产环节,而形成产业化的只有不足5%。
“要解决高校成果转化难的问题,就必须走出科技与生产脱节、与市场错位的困境。”青岛农业大学党委书记周学宝告诉记者,“脱节与错位的根本症结在于科研定位与课题立项不准。因此,学校始终坚持以应用研究和解决“三农”问题为主的科研定位,时刻瞄准经济建设主战场确定选题。”
青岛农业大学校长李宝笃介绍说,学校明确提出了“研为用”的科研目标,要求教师不能单纯根据自己的兴趣搞科研,不能不顾社会和市场需求想当然的搞科研,也不能只满足纸面上的科研成果,而要在研究工作开展之初,就认真考虑成果的转化与出路问题。
为了有效保证科学研究不“空对空”,学校专门提出了科研“三不立项”制度,即通过深入调查,没有推广前景的不立项;经过专家评估,没有科学论证的不立项;经过生产单位考核,脱离生产需求的不立项。
正是在这样的科研定位指引下,青岛农业大学的教师在开展科研活动中,都能紧紧瞅准满足社会生产的需要,着力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难题。老教师带领年青教师,长期活跃在生产一线,指导生产,积攒自己的“问题库”,并从中发现和确立科研选题,而不是坐在实验室里“闭门造车”。即使是从事应用基础研究,也是以应用研究为目的,为应用技术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注重基础实用技术的开发。
由于对生产中的难题、经济发展中的需要、广大百姓的需求了如指掌,他们在选择科研课题时就更有针对性,科研与生产紧密相关,从而使得学校大批科研成果能够直接转化为生产力,实实在在地惠及社会和百姓。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