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经济研究院简介

2011-08-02 11:08:00    作者:   来源:山东大学  

关键词: 山东大学,经济研究院
[提要] 2001年6月,合并重组后的山东大学,通过师资队伍和学科的整合,以产权研究所为基础改组扩建为经济研究院(中心),使之成为独立建制、直属学校的学院级科研和研究生培养机构,教育部特聘教授黄少安任院长。

    成长历史:1996年3月9日,成立了山东大学产权研究所,最初几年在产权理论和制度经济学领域取得重要成果。2001年6月,合并重组后的山东大学,通过师资队伍和学科的整合,以产权研究所为基础改组扩建为经济研究院(中心),使之成为独立建制、直属学校的学院级科研和研究生培养机构,教育部特聘教授黄少安任院长。

    理念:研究院始终坚持以“崇尚经济科学、培养优秀人才、服务社会进步”为宗旨,坚持兼容并蓄、自由发展。

    机构或学术平台设置:经济研究院现在下设有产权研究所、金融理论与金融工程研究所、法经济学研究所、计量经济学研究所、就业与社会保障研究所、国际经济研究所、保险精算研究所、新经济史学与经济史研究室、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研究室、“三农”问题研究室、语言经济学研究室、教育经济学研究室等。产权理论、法经济学等是“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学科或平台。

创办有《制度经济学研究》(黄少安主编,集刊)和《山东大学研究生经济学学刊(半年刊)》两份学术杂志;与浙江大学经济学院联合举办一年一度的“中国法经济学论坛”,已成功举办六届,影响力越来越大;“山大经济学讲坛”——特别为那些处于学术研究前沿、有名有实或有实无名的海内外年轻学者常年提供一个宣讲其创新性思想的讲坛。

    师资队伍:这里汇集了以黄少安教授、盛洪教授等为代表的一批优秀中青年学者,教师全部为海内外名校的博士,组成了一个年富力强、富有创业精神的学术团队。还有一批海外杰出学者在此实质性兼职工作。他们来自五湖四海,各大学的风格在此汇集、融合,使这里充满生机和活力。年轻学者在此迅速成长,他们几乎都已在国内最权威经济学杂志发表论文,有些已经在国际重要杂志上发表了学术成果。

    科学研究:由于人才的汇集、严谨的学风和良好的氛围,研究院在科研、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等方面,短期内成绩显著。例如:以黄少安教授为带头人的产权理论和制度经济学团队;以盛洪教授为带头人的过渡经济学团队;以魏建教授为带头人的法经济学团队;以陈增敬、孙天琦教授为带头人的数理金融、金融组织、保险理论团队;以谢志平和叶海云博士为主的一般均衡理论团队;以陈昆亭博士为主的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理论团队;以张卫国博士为主的语言经济学团队等,都取得了重要成果。

    经济研究院自成立以来,共出版专著几十部,在《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发表论文50多篇,在《Econometrica》发表论文1篇,其它刊物发表论文数百篇。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社科课题10多项,省级课题30多项,其它横向课题20余项。其中,作为首席专家分别于1998年和2004年两次中标教育部重大攻关课题。共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奖励30多项,其中省部级一等奖5项,孙冶方经济学奖(首届)“中国农村发展研究奖”。

    人才培养:有完整的高质量的人才培养体系,拥有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两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目前博士生的招生专业有: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世界经济、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经济史、经济思想史、法经济学(自设)、语言经济学(自设)、金融学、国防经济、数量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研究生的培养,从课程设置、教材使用、教授方式等,完全与国际一流大学接轨,几乎每年都有硕士生和博士生在《中国社会科学》和《经济研究》等国内顶尖杂志发表论文,一批学生输送国外一流大学深造,表现优异。强调并落实学生培养的“三种经历”——海外经历、国内第二校园经历和社会实践经历。

交流与合作:已经与北美、澳大利亚、欧洲等多所一流大学建立了良好的科研、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关系。也先后与国内一系列大学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特别是通过共同主办“中国经济学南方论坛”建立了国内高校资源共享、合作发展的平台。还在全国各地的一些金融机构、企业和政府机构、农村设有学生学习和实习基地。

孙海燕

editor

相关阅读

 

 

> 进入微博< 热点图片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foo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