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威海分校简介

2011-08-02 14:23:00    作者:   来源:山东大学  

关键词: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
[提要]

    山东大学威海校区创建于1984年,是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山东大学在威海设立的一个校区。学校在“统分结合、优势互补、各具特色、一体发展”的“大山东大学”发展架构下,面向全国一本线上招生。学校坐落于素有“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地方”之称的美丽海滨城市———威海市,地处威海市区环翠区西侧,北依苍岭叠翠的玛珈山,南俯威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东西环抱两大天然海水浴场,并有海潮河流经校园,冬季少严寒,夏季无酷暑,山、海、湖、河、林皆具,景色宜人,自然与现代气息深厚。
      学校占地1628亩,建筑面积50余万平方米,现有12个学院和3个教学部,42个本科专业,49个硕士专业,16个博士专业,涵盖文学、理学、工学、经济学、法学和管理学等六大学科门类,已形成了培养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留学生等多层次的教育体系。现有全日制统招本科生13900余人,博硕士研究生760余人;学校有教职工1200余人,其中教授、副教授417人,各类研究生导师共计218人,其中博士生导师27人,兼职博士生导师6人,博士生合作导师8人,学术学位型硕士生导师130人,专业学位型硕士生导师18人,硕士生合作导师29人。学校基础教学设施完备,主体建筑12层、面积2万多平方米的全开放图书馆拥有中外文藏书110余万册,电子图书250万册;教学、科研实验室63个,教学、科研仪器设备1万余台,拥有完备的语音室、自主学习室、多媒体教室。学校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科研为支撑,按照“加强基础、发展内涵、提高质量、建设特色”的工作思路,坚持全方位开放式发展战略、教育创新战略和人才强校战略,实现学校学术竞争力、社会影响力和国际化水平的三大提升,切实抓好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队伍建设三项重点,着力打造“空间科学”、“海洋科学”和“韩国教育与研究”三大特色,全面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整体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致力于培养中国最优秀的本科生。
      学校秉承并弘扬山东大学的优良传统和校风,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实行三学期制,继续完善学分制,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学校大力加强质量工程建设,已有国家级和省级精品课程10门,朝鲜语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另有省级品牌专业及特色专业6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2个,国家级规划教材4部,省级优秀教材2部,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省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3门,拥有光学天文与日地空间环境省级重点实验室、法律方法省级重点研究基地;积极融入山东大学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和 “应用学科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开设具有分校特色的“数理经济学实验班”、“空间科学特色班”以及“国贸(法学、新闻学、美术学等)专业 韩国语”等特色班,并在多个学科专业开办双学位教育;鼓励学生积极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已获国家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17项,参加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电子设计竞赛、智能汽车竞赛、机电产品创新设计竞赛、“挑战杯”等课外学术科技竞赛,近三年获得国家奖30余项, 省级一等奖、二等奖120多项。学校不断优化科研环境,提升科研实力。近几年先后承担国家社科重点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科技部项目、山东省科技攻关项目、山东省自然基金项目及其它各级各类科研项目300余项,获国家及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数十项。

   学校大力实施山东大学 “三跨四经历”人才培养模式,积极鼓励学生进行“跨学科(院)、跨学校、跨国境”的交流学习,大力推进学生的“第二校园经历”、“海外学习经历”、“社会实践经历”和“本校经历”学习。目前,我校“海外学习经历”项目内容包括“短期访学项目”、“一年访学项目”、“双学位教育项目”、“公派自费项目”等多种形式,涉及美国、英国、法国、瑞典、日本、韩国等9个国家及我国香港、台湾地区的近40多所高校,满足了越来越多的学生赴海外高校学习的需要。同时,在校生还可通过校际交流,到国内24所“985”、“211”著名高校进行为期一年或一学期的交流学习,体验第二校园文化。学校要求所有学生参与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学生在圆满完成学业后,由山东大学颁发统一的毕业证书。同时,10%左右的应届毕业生被免试推荐到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院校以及国家级科研院所攻读研究生学位。学校设有多种奖学金,对品学兼优的学生给予奖励,拥有完善的国家助学贷款、困难补助和勤工助学制度,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完成学业。   

      山东大学威海校区以其优越的自然环境和社会条件,优良便捷的生活设施,严谨的校风、教风和学风以及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不仅吸引着众多知名学者和专家前来讲学、任教,也为莘莘学子求学成才创造出广阔的发展空间。 

孙海燕

editor

相关阅读

 

 

> 进入微博< 热点图片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foo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