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山东师范大学厚植尊师“软实力” 党建引领“强内功”(2020-09-25)

2020-09-25 18:33:26 来源:  作者:

  |

  编者按

  长期以来,山东师范大学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秉持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方面结出丰硕成果。

  1.让师德师风涵养校园

  2020年是山东师范大学70华诞。9月9日,山东师范大学新闻系海内外30余位校友,精心策划了“云端相聚谢师恩”活动。屏幕面前,同学们表达对母校祝福,向老师们送去节日问候、聆听恩师教诲、追忆大学生活,有的还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教师节前,山东师大文学院87岁的蒋心焕教授收到一本精美的水晶画册——《老师您好》,这是他指导过的20多位研究生献给他的教师节礼物。

  翻开画册,深情的文字、老旧的照片、精彩的故事,几十年来难忘的师生情谊、追求学术的精神跃然纸上。

  送画册活动的发起人是全国模范教师、山东师大文学院教授魏建和《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主编李宗刚。“是蒋心焕老师这样的一代代学者,筑起了学校学术的‘高原’,讴歌礼赞老一辈学者是山东师大人的责任,我们不忘尊师重教,感恩老师培养,同时也想把这种优良传统传承给我们的学生。”李宗刚道出了大家的心声。

  收到画册,蒋心焕教授唏嘘不已:“这本相册浓缩着我与大家的校园岁月,浓缩着我们的友情,这些宝贵财富,我将永远铭记于心。”

  情谊是相互的,温暖的故事总会给人以力量,而这样的故事则不止一次在山东师大校园内上演。

  因为不慎看错课表而意外旷课的王万森教授当堂向同学们宣读“检讨书”;高铁发车在即,机关干部赵旭冒着危险将掉入站台缝隙的幼童救起;在任建兰教授住院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她的30余名学生自发排班到医院送饭、照料恩师……

  这是对教师岗位的敬畏、对人间温情的守护和对职业精神的弘扬。

  2.把尊师重教落到实处

  近年来,山东师范大学党委将师德师风建设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红线和底线,坚持党建引领提站位、系统谋划强内功,成立教师工作部,着力在推动长效机制上下功夫,将师德师风建设列入二级单位年度改革发展重点项目,引导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

  19名荣休的教职工领到荣誉证书;教师节座谈会上,获得2020年度十佳教师、十佳工作者称号和从教30年的教职员工们受到学校表彰……

  “把学校的最高荣誉献给老师,就是要弘扬尊师重教优良传统,这对彰显学校人文特质、深化学校办学内涵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山东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曾庆良表示。

  尊师重教不仅体现在荣誉和待遇上,还体现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山东师大把“保障教师民生”摆在重要位置,除了保障日常工资外,每年自筹经费1.4亿元,落实全国文明校园奖、山东省省属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奖,让广大教职员工共享学校改革发展成果。在端午节、教师节、春节前后,山东师大每年安排诸多福利,为老师们送上节日慰问。同时,教师过生日、结婚、生育、因病住院、退休离岗还会收到学校发放慰问金或慰问品。

  “要让广大教师既有荣誉感、又有获得感,更要为他们成长和干事创业提供良好环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激发出教师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活力,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山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唐洲雁表示。

  3.爱才助才激扬创新力量

  2020年上半年,山东师范大学党委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并制定了落实意见的实施细则。为进一步彰显师德师风建设在党建工作中的突出地位,学校党委正加紧修订师德师风建设考核办法,切实推动体系化、指标化、规范化建设。

  为更好地帮助青年教师成长成才,山东师大每年都会组织新教师入职培训,同时专门建立了“青年教师导师制”,实行一对一指导。一大批新入职的青年教师快速融入并脱颖而出。

  “我们的团队‘老中青’都有,传帮带是传统,新博士一来工作,都会被邀请加入教学和科研项目,团队负责人会提供具体业务指导和一定科研启动经费支持。”获得2018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的校科研团队成员、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骨干成员李平告诉记者。

  目前,学校已培育建设各类本科教学团队、科研创新团队、“五导”卓越导学团队、辅导员和思政课名师工作室等100余个,“传承创新、协同发展”成为教师队伍的鲜明特质。

  近年来,山东师大聚焦核心竞争力提升,建立起分级分类的绩效管理制度,每年投入1000余万元用于奖励在教学和科研领域取得优秀成果的老师,进一步激发了广大教师干事创业的热情。

  在教师最关注的职称评审这一问题上,学校打破任职年限和现聘职称要求,建立教授特殊申报制度;实施优秀中青年教师低职高聘制度;设立项目教授、副教授,青年教师尽快成长成才有了“绿色通道”。2019年,学校增设教学专长、科研专长、高层次人才、优秀博士后等七类“直通车”申报方式,全校30余名教师搭上“直通车”,成功评为高级职称。

  一系列改革创新“组合拳”拉动了学校综合实力攀升。2017年,学校荣膺全国文明校园;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学校3个学科获评B+等次。2019年学校进入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行列。2020年,学校位列中国高校进步排行榜第4位,被评为中国进步最快的师范大学。

  近年来,山东师大有10名教师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引领了校园风尚。

  报道链接:http://epaper.gmw.cn/gmrb/html/2020-09/25/nw.D110000gmrb_20200925_1-05.htm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孙悦琛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 首次!内蒙古发布2019年生态产品总值 数值为GDP2.6倍

    9月25日,内蒙古生态产品总值(GEP)核算结果在京发布,这是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以来,首次对全区生态价值进行全面、系统的梳理研究。核算结果显示,2019年内蒙古生态产品总值(GEP)为44760.75亿元。其中,生态系统提供的调节服务产品总价值最高,为33727.90亿元,占全区GEP[详细]

    09-25 17-09中国青年网
  • 发挥经济特区独特优势 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聚焦广东经济特区发展

    新华社北京9月24日电题 发挥经济特区独特优势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聚焦广东经济特区发展。今年是深圳、珠海、汕头等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马兴瑞介绍,经过40年发展,广东从一个经济相对落后的农业省发展成为全国第一经济大省,经济总量率先突破10万亿元,达10.77万亿[详细]

    09-25 17-09新华社
  • 环球时报社评:国际社会需打破对美国明抢TikTok的沉默

    美国对TikTok进行明抢,完全违背了市场原则和法治精神,是美国政府强行介入下的赤裸裸的霸权行径。这是一个极其恶劣的先例,对全球跨国经营的企业都构成潜在威胁,国际社会不应该对此沉默,让华盛顿形成它可以针对任何跨国企业为所欲为、而世界在一片分裂中只能纵容甚[详细]

    09-25 17-09环球时报
  • 韩媒:韩国将在严格防疫措施下重开文化设施

    参考消息网9月25日报道。据韩联社首尔消息,韩国官员25日说,全国各地政府运营的文化设施将于下周重新开放,这些设施因新一波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已经关闭一个多月。韩国文化部说,从28日开始,全国23个博物馆和图书馆,包括国家博物馆、国家现当代艺术博物馆和国家图书馆[详细]

    09-25 17-09参考消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