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怀人文情 一生为师路 ——访文学院黄万华教授

2014-03-17 14:17来源:山东大学作者:
分享到:

在山大校园,你每天都能看到这样一位老人:头发花白,拿着一个已经泛白的手提包,步履匆匆地走过;清瘦的他,精神很是矍铄,目光中透着一份睿智与安详;略显佝偻的背影,总能投射出一份坚定与执着。他是山东大学首届教学名师,他是山东省教学名师,他是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褪去诸多头衔,他更是同学们心中的“黄爷爷”。

  在山大校园,你每天都能看到这样一位老人:头发花白,拿着一个已经泛白的手提包,步履匆匆地走过;清瘦的他,精神很是矍铄,目光中透着一份睿智与安详;略显佝偻的背影,总能投射出一份坚定与执着。他是山东大学首届教学名师,他是山东省教学名师,他是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褪去诸多头衔,他更是同学们心中的“黄爷爷”。
  温文尔雅、睿智谦逊、和蔼可亲,这是同学们对他的评价。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他,就是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黄万华教授。 

静下心来教书 潜下心来育人

  1980年至今,黄万华教授已执教33年。三十多年中,他走过黑龙江、福建,最终选择在山大扎根并绽放出了自己的光彩,这条路走得坎坷却步步坚定。
  “当初来山大,一个缘由是1966年秋天,步行从江南去北京,途经济南,小巷里街的垂柳、水井、清泉、石径……哪样都不逊于江南。”黄万华教授热爱山大这片土地,更喜爱从四面八方汇集于此的莘莘学子。“初来山大,压力是非常大的,是学生们让我支撑了下来”,谈及往事,黄万华教授记忆犹新。“我们老师做过的很多事,自己往往淡忘了,而学生却始终记得,这常常让我们做老师的感动至深,是学生的求知欲望、青春活力、纯真心地为我们的教学不断注入新的动力、资源”。
  黄万华教授曾经工作、生活压力很大,每次匆匆忙忙上完课就去应付其他事情了,再加上缺乏邮件、短信、微博等这些便捷的交流工具,自己很少能够与同学们坐下来好好聊聊,也不能很好地了解同学们的想法。谈起这点,他一脸愧疚。也许是为了弥补这一点,现在黄万华教授的课形式灵活多样,注重与同学们的沟通交流。无论是课上还是课外,他的周围总会有大批的学生和他讨论问题,无论什么时间他总是耐心地讲解。黄万华教授给本科生上课的一个特色是,让他们把不明白的问题写在纸条上,下课交给他,然后或在课堂集体回答,或课下单独给予解答。他实行开放性考试等方式,引导学生在借鉴国外教学资源的同时增强学习能力;他还常通过博客等方式跟学生进行教学互动。以上教学方法都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黄万华教授也受到历届学生的一致好评。“黄老师是我在山大交流学习遇到的最好的老师,他上课思维敏捷清晰信息量大,思想观点独到,上课风趣,很有责任心,有学者的风范”,一位交流生如是说。
  “上好每一堂课,善待每一个学生。”这是黄万华教授多年来一直秉承的人生准则和追求,他也在一直践行着。谈及为师与教育,黄万华教授表情变得有些严肃,他说,现在教师已经职业化,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教育也已经成为社会生产的一部分,教师的职业化和教育的社会化会不会冲淡、消减人才的培养,这是所有教师应该思考和注意的问题。如今社会的发展要求教育在今天不能仅仅停留在完成传递文化知识和技能上,停留在让学生只知学习与继承,不思也不会创新创造的水平上,把学生生命中探索的欲望燃烧起来,创造的潜能开发出来,让他们拥有一个充满信心、勇于开拓的积极人生,这是为人师者应该担起的责任。
  为人师者应该如何更好地担负起这种责任呢?黄万华教授强调了人文情怀对为人师者的意义。“当今社会,人文情怀已变成非常具体的内容,我觉得‘认真’就是人文情怀的基础。”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只有每个人在自己的岗位上都各司其职,一丝不苟,这个社会才能充满关怀。古往今来,凡是能名垂青史的人都是认真之人。“具体到教师而言,每个老师都曾经是学生,所以不要忘了做学生时的感受,要努力做到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以真情、真心、真诚教育学生,要有严谨的治学态度,精心设计好每一堂课。”学校无小事,处处是教育;教师无小节,时时是楷模。正是怀揣着这样一种人文情怀,黄万华教授积极进行教学课程改革,努力探寻最有效的教学方式。1989年,他凭借“增强学生知识应变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的教学改革”获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之后又以“新课程、新思维结合的教学改革——20世纪华文文学史系列课程建设”获山东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他主持主讲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以“努力揭示中国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原本贯通的历史血脉,探讨完成中国大陆、台湾、香港地区文学历史整合的途径,强调在人生的感受和文学的感觉结合中的作品阅读”的特色教学,被山东省和教育部评为省和国家精品课程,后又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山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黄万华教授以渊博的知识、严谨治学的态度赢得了学生们的尊敬。年近退休的他依然穿梭于本科生课堂上,静心教书,潜心育人,说到高兴处笑得像个孩子…… 

教研相协 攀登学术高峰

  黄万华教授的学术研究是从三十年代中国沦陷区文学开始的,这在当时是一个文学禁区,而且被视为“为汉奸文学翻案”而经常遭受批判,但黄万华教授仍坚持了下来。一分耕耘,一分收获,1988年,他的课题“中国抗战时期沦陷区文学研究”,其成果受到杨义(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钱理群(北京大学教授)、陈思和(复旦大学教授)、贾植芳(复旦大学教授)、樊骏(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等学者的高度评价。沦陷区文学也被教育部课程大纲所接纳,成为本科教学必修内容,填补了现当代文学研究史上的空白。他有一种勇闯学术禁区的勇气和独特的学术眼光,会选择那些别人不屑或不愿涉及、却又有潜力的领域进行研究,不怕吃苦,有一种孤行独往的精神气质。
  为了保证并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黄万华教授一直坚持结合教学实践开展科研工作。“科研与教学是不冲突的”,黄万华教授强调,“学术研究在自己的课堂上能用上,这对学生成为专业人才是有用的;课堂也可以辅助自己的学术研究”。从教33年来,黄万华教授教学相协,再现当代文学方面成就卓然。近年来,他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近200篇发表在国内《文学评论》、《文艺研究》、《文史哲》、《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中国比较文学》等70余种中文核心期刊、46种CSSCI刊物上,60余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新华文摘》、《中国高校学报文摘》、《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等期刊杂志转载。他还出版了《中国抗战时期沦陷区文学史》、《新马百年华文小说史》、《文化转换中的世界华文文学》、《中国和海外:20世纪汉语文学史论》等专著13部,主编《美国华文文学论》、《多元文化语境中的华文文学》等5种,参与主编《中国文艺社团流派辞典》、《沦陷区文学大系》等10种,著述700万字。
  谈及学术能力,黄万华教授诚恳地向同学们提出了几点建议。“自己的学科体系最好不要有欠缺”,黄万华教授表示,学术研究首先要发现问题,而问题的发现需要广阔的学科基础作为参照系;随着学业的深入,知识越来越专,这就需要在学业的早期全面把握学科知识体系,打下较为广博的学科基础。黄万华教授特别强调了表达能力的重要性,“表达能力不是一个空的东西,你要表达,就要理清思路、组织语言,思考是表达的前提”。他希望同学们要有人文关怀,关注自己应该关注的东西,并从其中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加以思考;与历史对话,与名家对话,对某一个现象或定论提出批判性、建设性的问题;增强自己的语言能力,自己与自己对话,将自己所思所想进行梳理,然后表达出来并努力影响他人。“表达能力强了不止对你一时有益,它对你以后的工作、生活都有很大影响。”黄万华教授意味深长地说。
  他有广阔的学术视野,有宽容的学术态度。于己,学而不厌,于人,诲人不倦。师者与学者的形象在黄万华教授身上得到了完美的展现。 

吾师高义  
  
  “黄老师是我的授业恩师,他教学严谨独到,为人低调随和,有君子之风,是一位有良知有学识有道德感的教师和知识分子”,“喜欢黄老师的课,敬佩他的为人”……谈起黄万华教授,同学们都赞不绝口。
  加强师德建设,拥有高尚的道德情操、高尚的人格魅力、崇高的理想追求,是做一名优秀教师的首要前提。黄万华教授不仅注重学术的提升,还注重道德修养,以他独特的人格魅力时时处处为学生做出表率,以他醇厚的人文情怀去影响和感染周围的人。他的课堂绝不仅仅讲文学,有时会与社会事件会联系起来。他希望同学们能真正理解人文的含义——“人文是对人的命运的深刻体察,是从历史经验中生发的对人的深切关怀。”
  2013年新学期伊始,他给大三开的选修课——“20世纪人文学科方法论”就以“95岁老人和31页小册子怎样影响了世界”开篇,他希望借助刚刚去世的斯特凡?埃赛尔和他的小册子《愤怒吧》告诉同学们,不要仅仅停留在对社会不公的愤怒之上,而是要深入思考并实际参与改造世界的活动和行动。黄万华教授虽然已经年逾花甲,但他依旧密切关注社会问题并作出自己的思考,以开放和包容的心态接纳新的思想、理论,努力坚守着作为知识分子的立场和良知。
  黄万华教授说,知识分子代表了一个时代批判性的良知,但当下知识分子的“有机化”和“媒体化”使现代知识分子面临着一种生存困境。要在这种环境下坚守知识分子的立场,就要保存知识分子的天职感,听从真理、良知的召唤,在知识体制内部寻求成为公共知识分子的途径,使自己的专业知识成为对公共关怀发言的重要知识依据、原初的出发点,以专业知识拆解权力系统。通过自己专业领域的分析,对设定为不言而明的公理提出疑问,动摇人们的心理习惯、思维方式,重新问题化,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他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吾师高义,正因为如此,他身上焕发出独特的人格魅力。
  除了良好的道德素养,黄万华教授在上课时还展现出一种特有的精神风貌。“老师的课让我学会内心的强大”,一位学生如是说。两个小时的课,黄教授从来都是精神饱满,他的目光随时跟你做着交流,似乎有一种魔力,紧紧吸引着你,让你不得分神,积极思考;他总是笑呵呵地,微陷的眼窝里似乎没有任何烦心事。“人的适应性是很强的”,谈及自己心态,黄万华教授笑着说。出生在新中国成立前,曾经在零下40多度的东北住了10年的帐篷,经历了“文革”,又经受了改革开放的洗礼……“当时觉得很苦,但不也都过来了吗”,黄万华教授现在这种心态,是经历了岁月的洗礼和磨砺之后的平淡与安详,积淀着人生的智慧与感悟。
  歌中唱到,一生中能有几次不想说再见,要把时光留住在今天。采访已接近尾声,我却不想跟黄万华教授说再见。面前的这位师者,虽已年逾花甲却精神矍铄,语言朴实无华却透着岁月积淀下的智慧。温文尔雅,风度翩翩,和蔼可亲,低调内敛。不虚荣,不浮躁,不迁就,他用自己的行动向我们展现了当代师者的风范。  
                                            
  黄万华,现为山东大学二级教授、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博士生导师、山东省重点学科和山东省教学团队负责人。山东大学首届教学名师和山东大学“我心目中的好导师”,获国务院特殊津贴(1999年)、福建省优秀教师、山东省教学名师、宝钢优秀教师奖等,作为主持人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国家精品课程,山东省教学成果一、二等奖,山东省优秀教材一等奖,黑龙江教学成果一等奖、山东省优秀博士论文指导奖等。教学之余,主持四项国家社科基金重点和一般课题、八项省部级课题,成果获省社科优秀成果一、二、三等奖各两项,刘勰文学评论奖三项,首届齐鲁文学奖、首届泰山文艺奖等。兼任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现代文学学会理事、中国小说学会常务理事等,为教育部多项评审成员(教育部人文社科奖、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课题、国家精品课程等),也为马来西亚、香港、美国等地高校学位论文评审人、学术刊物顾问等。
本文相关新闻
分享到: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大众网山大记者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