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山大日记:生命学院新生 李道一

2014年09月08日 20:06作者:来源:

终于要进入山东大学了,我用一种不同的方式去迎接未来的新生活:从北京骑行来到山大。

 
9月6日 星期六 晴

  终于要进入山东大学了,我用一种不同的方式去迎接未来的新生活:从北京骑行来到山大。

  父母非常支持我的骑行计划,按他们的话说,这可以让我切身体会到:来山大上学的路途是要经过一番努力和奋斗的。并且我爸爸还身体力行,和我一起完成这次骑行。我们一共花了2天多的时间,骑行了440多公里,其间顶风晒日、披星戴月,每天骑行13个小时,真可谓“八百里路云和月”。虽然说骑行这个事之前也有一定的计划,但一路上并不容易,其中的许多变故和挫折是意想不到的。路上的所见所闻所感,亦让我受益匪浅。

  现在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农村,人们出门普遍乘坐机动车,汽车走高速,火车不断提速,我们路过的乡村至少也是电动车。在机动车上看经过的风景、人物,都是从眼前一飘而过。在野外,给我的感觉就是大片大片的绿色,连种的什么都看不清;在城市,就是一片钢筋混凝土森林,基本上是走马观花。但是骑自行车时,速度陡然下降,风景、人物顿感清晰、亲切、生机盎然。 在乡村小路上,你能感受到那特有的宁静,环绕四周的鸟叫虫鸣,仿佛在与你对话;身旁缓缓过去的玉米地,你都能数清楚玉米上一根根的玉米穗;风中摇曳的小草,你甚至都能一清二楚地看到叶片纹路。当步伐慢了下来,身旁的景物也变得更加细致,更加精美。或许这就是效率与生活之间的悖论吧,越是匆忙向前,对生活的体验就会越模糊,越麻木。如今人们,尤其是大城市的人们抱怨生活劳累,原因大抵如此吧。骑行让我由快到慢,看到不一样的风景,体会不一样的心情。

  12岁以前我都生活在石家庄,初中时候随着父母工作调动来到北京。一直以为乡村生活有简单纯朴的幸福。但一路走下来,穿越了无数的乡镇、村庄,发现事实并不如我所想。他们很多人过的并不如意。有一个放羊的70多岁老爷爷,按理说应该是颐养天年的年纪,但因为他的痴呆儿子,只能靠放羊为生,20几只羊,每年只有几千块钱的收入。路上还有一个卖瓜的,妻子有骨髓炎,动手术住院6次,仍没有好转,欠了不少债却因为要照顾妻子只能就近卖瓜,赚的微薄收入,艰辛可想而知。但是生活上的艰辛并没能让他们低下头去,谈到现在的生活时,他们没有眼泪,只是轻描淡写泰然接受。爸爸说这是政府社会保障有些缺位。我不懂何为缺位,但我觉得这便是真实生活,总是会有困难,但从不屈服。

  为了实现锻炼我的目的,一路上由我做领队,负责找路线、定方向、寻饭馆等。我们父子俩每天太阳刚出来就起床,然后直接出发,晚上天黑才找旅馆休息。13个小时的时间里,不仅要顶着头上毒辣的太阳,常常还要逆风前行,还要招呼在后面的老爸。按我爸爸说的,“领跑”和“领队”是不一样的,我觉得领队更累。但是,每次想到了既然自己选择了,那便不能放弃。以后的生活中,还会有更多的困难和挑战需要我面对。当然,路上也发生了一些突发事件,包括爆了两次胎,掉了两次链子,大多由我自己处理。不过,有一次我的车链子掉时已经晚上是7点半多了,爸爸已经在我前面很远了,碰巧地处荒郊野外,周围没有路灯,一片漆黑;一辆辆大货车从身边呼啸而过,带起阵阵冷风;路很窄,车停在路边,农用三轮摩托好几次差点撞上我。几次电话都找不到爸爸,站在原地的我不知所措,最后终于打通的瞬间,听到爸爸的声音立刻安心下来。他也因手机电量不足联系不上我而焦急,终于修好了车时我意识到:爸爸在身边,真好!我们也碰到过经常路上凹陷处积水过多于是只能推着走的情况,有些地方甚至只能抬着前行,我们硬着头皮,一路向前。这一路上很累,但这便是累并快乐着吧。

  一路骑行经历,给了我新的生活体验,这是我未来四年山大生活的一个别开生面的开端!

初审编辑:陈新
责任编辑:大众网山大记者站

本文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点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