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山大日记:土建学院 钟克诚

2014年08月14日 20:56作者:来源:

这个暑假终于搬出尘封在书橱里的这本书——《那些拯救我们的人》,当时选择这本书的原因,第一是被它的影响力所吸引:《纽约时报》畅销书,八年一直稳居全美各大畅销排行榜,超过千万读者感动推荐。第二则是被它的名字吸引,到底是谁拯救谁?谁又拯救了我?

8月13日 星期三 阴

  这个暑假终于搬出尘封在书橱里的这本书——《那些拯救我们的人》,当时选择这本书的原因,第一是被它的影响力所吸引:《纽约时报》畅销书,八年一直稳居全美各大畅销排行榜,超过千万读者感动推荐。第二则是被它的名字吸引,到底是谁拯救谁?谁又拯救了我?

  当今天读完这本书,回忆所有故事情节,确实像书名一样令人感动!

  这本书主要讲述了一位经历过二战的母亲安娜为了拯救自己的孩子楚蒂所做出的种种牺牲,同时还交替的讲述了中年的楚蒂为了一个“二战回忆计划”而采访经历过二战的人们,最终发现了安娜多年始终不愿提起的的秘密……

  十九岁的安娜因为一条狗而认识了三十七岁的医生曼克斯,两人感情迅速发展,不久安娜怀了曼克斯的骨肉。但因安娜是德国人,而曼克斯是犹太人,在这个处于风口浪尖的历史阶段两人的关系是不被允许的。不久,安娜的父亲发现曼克斯藏身安娜房间,于是将曼克斯上交盖世太保,接着安娜离家出走,来到曼克斯的朋友马蒂尔德的家中。在这里安娜生下了女儿楚蒂,并了解到马蒂尔德一直背着盖世太保给在集中营里受罪的“犯人”送蛋糕和传递信息。不幸的是,这样冒险的行为最终被发现,一雨天里,马蒂尔德被残忍地杀害。在家的安娜见她始终没回家,便出门寻找,结果发现了她的尸体挂在树上,受到惊吓的安娜惊魂失措,而当时杀害马蒂尔德的人就在不远处,安娜只能忍住痛苦和惊吓逃离现场回到家中。接着勇敢的安娜接替了给犹太人传字条的任务,没过几天一名纳粹党卫军中尉来到马蒂尔德家中,跟安娜讲述了马蒂尔德的罪行。安娜畏惧中尉,她担心自己会像马蒂尔德一样被杀害,而中尉恰恰利用了这一点经常来找安娜,安娜为了自己和楚蒂能存活下去别无选择,只能出卖自己的身体来讨好和满足中尉,希望借此在这个乱世通过中尉寻得些许填饱肚囊的食物。在一起的时间,安娜一直揣测中尉的心思,慢慢了解到中尉的真实面目,可是中尉却一直都没有看懂安娜。最后中尉喜欢上了安娜,在美国攻打德国时,中尉想接安娜前往更安全的地方,但必须留下孩子。而此时,安娜为了楚蒂毅然决然选择离开中尉,放弃舒适的生活。在美国入侵德国期间,一名美国士兵搜查马蒂尔德家时打算侵犯安娜,安娜随后被军衔更高的杰克救下,两人也因此来往,最终步入婚礼的殿堂。

  本书同时也在交错讲述中年的楚蒂是一名大学历史教师,因为好友露丝的建议而决定参与“二战回忆计划”活动,并开始采访经历过二战的人们,在最后一次采访中认识的菲利克斯恰恰是马蒂尔德当时传字条的对象之一,在采访中楚蒂因为听到的故事太像母亲安娜经历的一切,她决定让菲利克斯见见母亲,或许可以让安娜亲口说出埋藏了多年的秘密。可是见面后安娜还是只字不提,只是邀请菲利克斯留下共进晚餐。

  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这本书采用的是时间交错的叙事方式,给读者讲述了发生在安娜和楚蒂身上的故事。当看完这本书的时候,我的心情异常沉重,好像字里行间都是深不可测的泥潭,就好像译者说的那样,这悲伤彻骨但又精彩感人的故事由不得你挣扎,你只能越陷越深,好似牢牢被电影的大屏幕吸引,入了戏,忘记了自己。

  在看这本书之前,我曾经观看过一部同样是以二战为背景的电影,叫《偷书贼》。当接触这本书的时候,每行每句完全可以联想到电影中的情节,然后入迷。读完这本书,我同情安娜,她只不过是乱世中求保全自己与女儿楚蒂的普通女子,曾经善良、纯真,简单的像一幅线条流畅优美的简笔画。也许错就错在,她是如此的美丽。她不顾一切去爱,去付出。我很震惊安娜能毅然决然担任起“特殊运工”的工作,为集中营的“犯人”偷偷送面包、传递信息。而在后面,她因为美丽逃过了一枪毙命的厄运,也因为美丽,成为纳粹军官发泄的工具。然而她到老也没搞清楚自己究竟爱不爱这个男人——中尉。她的一生都在用沉默去寻求一种赎罪、一种补偿、一种自我忏悔,对功与过绝口不提,就像书中说的:治愈伤痛的唯一办法就是不去管它,别多事,别自作多情地去揭伤疤。

  书的最后还说了这样的一句话:每个人都有权利去选择如何对待自己的过去,这是生而为人的尊严。我想也许就是因为这样,安娜选择了换上最勇敢的表情。这样的抉择,值得我们每个人敬佩!

初审编辑:陈新
责任编辑:大众网山大记者站

本文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点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