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山东大学:“文学生活”渐成风气

2015年12月30日 11:02作者:来源:山东大学

从2013年底开始,几乎每个周五晚上7点30分,山东大学不同专业的学生和济南的普通群众会聚集到山东大学中心校区知新楼A座620报告厅,倾听《论语》、《诗经》、陶渊明、苏东坡、鲁迅、老舍、莎士比亚、马尔克斯……在这里,文学史的长河在他们眼前流淌。

  从2013年底开始,几乎每个周五晚上730分,山东大学不同专业的学生和济南的普通群众会聚集到山东大学中心校区知新楼A620报告厅,倾听《论语》、《诗经》、陶渊明、苏东坡、鲁迅、老舍、莎士比亚、马尔克斯……在这里,文学史的长河在他们眼前流淌。

 

  分享源于文学经典的情怀

 

  “文学生活馆”蕴含着“文学生活化”和“生活文学化”的人文追求,更秉持“文学生活”调研的学术理念,即以“文学生活”为核心,将文学作品的生产、传播,特别是普通读者的反映纳入研究视野。
  2013126日,“文学生活馆”正式开馆,至今已形成经典讲座、作家讲堂、暑期学校、人文课堂等不同类别的文学经典传播课堂,举办讲座近百场,现场听众万余人次,参与“文学生活”调研的受众也有万余人次。
  “陶渊明是历史上第一个把文学生活化,把生活文学化的人。‘勤靡余劳,心有常闲’最能体现他的人格特点。”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李剑锋教授在解读《陶渊明和他的田园诗》时说,“陶诗的最大特点就是把劳动和田园审美化。”这样的解读,让听众豁然开朗,原来,印在课本里的经典,就是我们日常生活的诗意与审美。
  文史见长的山东大学,古典文学专业历史上就有冯(沅君)、陆(侃如)、高(亨)、萧(涤非)等一代名师,如今,“文学生活馆”让古典文学名师进入了普通大众的视野,教授们也着力引领听众在众声喧嚣的当下,品味文学经典的静美。
  曾登上央视《百家讲坛》的吕玉华副教授解析李杜诗歌时说,“青年杜甫就像是一个超级粉丝追随着李白的脚步”。李白有《游泰山六首》,杜甫就有《望岳》,李白有“昔我游齐都,登华不注峰”,杜甫就有“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当杜甫弃官远游客居秦州,李白正因永王李嶙案被流放夜郎,对景相思,无限悲凉。


  活化经典潆洄的文脉
    
  文学经典讲座累积了大量的音像资料和调查数据,这些从书本里走出来的经典去往何处?山东大学文理融通的志愿者团队加入进来——
  新闻专业研究生梁立民每周五晚都在摄像机前,调整机位,保证直播通畅,摄录完毕即刻导入磁盘,剪辑之后对接山东大学MOOC团队。一个学期的讲座结束,《文学经典欣赏》从讲座现场到网络直播再到MOOC上线,全程流畅。
  来山东大学读研之前,牛雅雯是南京大学文学院的本科生,热爱文学经典的她一直是文学生活馆跨校志愿者,她通过QQ微信在线完成文学生活馆经典讲座的录音整理。编辑出版专业的研究生于真则将录音稿编辑成书,在平面设计专业老师侯滢指导下完成装帧设计。
  数学院的丁华健精通网络技术且有深厚文学情怀,他是文学生活馆的“技术总监”,问卷系统、网站、微信,他一手搞定。而问卷系统采集的原始数据则成为“文学生活”调研的一手资料。
  现场讲座、线上直播、视频制作、MOOC上线、图书出版……一个独具特色,全方位传播文学经典的优质平台在山大形成,一种“文学生活”方式也在形成。

  倾听来自文学经典的回响

  来自马来西亚的山东大学古代文学博士生谢依伦是文学生活馆的“铁杆粉丝”,他经常带着妻子和儿子来听讲座,“文学经典讲座,就像有专家领着我们看书,不走冤枉路,我很享受这个活动”。
  山东建筑大学教师孔敏则带着上初中的女儿几乎听完了每一场讲座,她由衷感喟:一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让来自社会各界、不同阶层、不同身份的人,通过文学生活馆步入大学讲堂,借《论语》、《诗经》、唐诗宋词分享了大学之道,这才是大学之大。
  古代文学,一个朝代一部经典;现代文学,一个作家一部经典;外国文学,一个国家一部经典。主讲人是来自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齐鲁师范学院的专家教授,听众有公务员、大学生、工程师、医生、会计、公司职员和退休老人。
  “文学生活馆”是一个由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搭建的文学经典阅读平台,依托山大文科一级教授温儒敏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当前社会“文学生活”调查研究》,主讲人是项目的参加者,听众也是项目的参与者——他们是来自校园内外社会各界的“文学生活”调研对象。
  

初审编辑:陈新
责任编辑:大众网山大记者站

本文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点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