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报]史学大会议题涉猎广泛 170场学术讨论证古今

2015年12月30日 10:46作者:来源:山东大学

首次走进亚洲的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自23日开幕以来,连续举行了170余场学术讨论,从「全球视野下的中国」、「历史的数字化转向」、「书写情感的历史」、「世界史中的革命」四大主题到世界史研究、海洋文化、足球文化、婴儿潮一代、妇女史研究等联合与特别议题,其内容之丰富令人炫目。为期一周的历史大学大会,既有令人耳目一新的中国元素,也有包罗全球的世界历史。而不管是众人瞩目的专业历史问题,还是「接地气」的有趣议题,均精彩纷呈,回味无穷。

  香港文汇报讯(记者 殷江宏、实习记者 王雪莹、秦帅)首次走进亚洲的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自23日开幕以来,连续举行了170余场学术讨论,从「全球视野下的中国」、「历史的数字化转向」、「书写情感的历史」、「世界史中的革命」四大主题到世界史研究、海洋文化、足球文化、婴儿潮一代、妇女史研究等联合与特别议题,其内容之丰富令人炫目。为期一周的历史大学大会,既有令人耳目一新的中国元素,也有包罗全球的世界历史。而不管是众人瞩目的专业历史问题,还是「接地气」的有趣议题,均精彩纷呈,回味无穷。


  李成智:2020年中国空间站或为仅有载人空间设施


  在「从马背到太空:技术进步与社会发展」主题会议中,多位专家讨论了不同议题。从殷墟的遗址到马耕牛耕时代,从德国火箭技术的传播到中国载人航天梦均有涉及。其中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李成智教授回顾与展望了中国载人飞行史。


  他说中国古代有句老话「马上得天下」,而当文明不断觉醒,中国人不再满足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将视野投向了天空。于是像雄鹰一般翱翔苍穹成为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的梦想。1965年,在制定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展计划时,载人飞船计划也逐渐进入讨论议题。经过多年讨论和努力,921计划的形成意味着载人航天技术的正式实施,命名「神舟系列」。2013年,「神舟十号」也是中国第五艘载人飞船,与天宫一号进行交会对接成功,不仅证明中国载人飞船技术完善,也意味着中国已经基本掌握了空间飞行器交会对接技术。根据计划,2020-2022年,中国空间站将最终建设成。而国际空间站将在2020年使用期限结束。2020年后,中国空间站很可能成为轨道上仅有的大型有人照料载人空间设施。


  刘凤君:骨刻文早于甲骨文逾千年


  在「讲述史前史」专题会议上,山东大学教授刘凤君关于「骨刻文的发现」的发言,引起了在场各国历史学家的关注。刘凤君认为,骨刻文的发现,有可能为中国传说时代的历史找到文字记载。


  经过多年调查,刘凤君在山东、陕西关中地区和内蒙古赤峰地区以及江苏北部地区的许多远古文化遗址发现一批有刻划的骨头。这是山东龙山文化时期的遗物,距今约4500年至4000年,属东夷文字。2009年,刘凤君将其定名为「骨刻文」。骨刻文是当时淮河、黄河和辽河流域的华夏族和东夷族等远古文化集团创造与使用的一种文字。目前骨刻文发现的字数量较多,大概有3000-4000个字。字体上有重复性和统一性,灵活性较强,有些字有些许的变化,但是基本结构不变,符合一定的字体造型,具有一定规律。不过,跟现在成熟的方块字相比,还是有所差别的。刘凤君介绍,甲骨文可以上溯到3200年前,而骨刻文则可以追溯到4600年前,这中间1000多年的空白期,很可能就是骨刻文的活跃时期。同时他认为,甲骨文是骨刻文发展晚期出现的一种成熟文字。

初审编辑:陈新
责任编辑:大众网山大记者站

本文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点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