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山东大学发布人类对暗物质探测最新研究成果
2014年09月22日 18:59作者:来源:
20日上午,山东大学工学博士程林教授受诺贝尔奖得主、美籍华人物理学家丁肇中先生委托,在国内发布阿尔发磁谱仪实验AMS(Alpha- Magnetic Spectrometer)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
人民网济南9月20日电(刘褀) 20日上午,山东大学工学博士程林教授受诺贝尔奖得主、美籍华人物理学家丁肇中先生委托,在国内发布阿尔发磁谱仪实验AMS(Alpha- Magnetic Spectrometer)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
据程林教授介绍,目前AMS已发现了1090亿个电子与反电子,测量的反电子分率在停止增加时的能量为275±32 GeV,这是半世纪以来的宇宙射线实验首次看到反电子分率的最大值。反电子分率的精确测量对了解暗物质的来源很重要,这一结果与2013年4月AMS项目第一次公布的实验结果将共同成为人类探测暗物质的重要里程碑。
“阿尔法磁谱仪既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实验,同时它又是一个非常巨大的技术的平台,是一个不断产生新思想新发明新技术的这样一个过程。”程林教授说,AMS是一个粒子物理探测器,对电子、反电子以及电子与反电子总和进行许多独立的测量。在收集了410亿个宇宙射线数据后,AMS测量了电子与反电子总和的流量。总流量是平滑的,并揭示了新的信息。最有趣的是在高能量且在很宽的能量范围内,总和流量可以由單一不变的谱指数描述。反电子分率、各种流量以及总和流量的精密测量是互补的。以上的结果使我们对高能宇宙射线的来源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让暗物质存在的争议更加明朗。
由丁肇中教授领导阿尔法磁谱仪(AMS)项目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科学项目之一,2011年5月16日由美国“奋进号”航天飞机送入太空,是目前唯一永久安放在国际空间站上的具有开创型的大型科学实验。AMS以探测外层空间反物质、暗物质,以及宇宙射線的起源为目的,建造过程有16个国家和地区的600余名科学家历时16年完成。
山东大学于2004年3月参加AMS项目,历时7年完成了在国际空间站上运行的粒子探测装置阿尔法磁谱仪的热系统,解决了太空粒子探测的关键工程问题。山东大学程林教授担任AMS热系统总负责人,全面负责AMS热系统的研究、设计、制造与实验。在AMS安放在国际空间站上之后,山东大学继续全面负责热系统运行与监测,进行不间断地记录与检测,所有数据均具有原始性、唯一性、不可替代性。
初审编辑:陈新
责任编辑:大众网山大记者站
责任编辑:大众网山大记者站
本文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点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