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报]清和粹美 一代正宗 全国王渔洋学术研讨会综述
被《清史稿》称为:“以诗被遇,清和粹美,蔚为一代正宗。”同时代的文豪蒲松龄毫不掩饰对他的敬慕:“海内称三绝,鲁东止一儒,羽仪表超宁,名字满寰区。”他曾在扬州为官,扬州人把他和欧阳修、苏轼一起列入祠堂祭拜。民国著名学者胡怀琛将他与屈原、陶渊明、李白、杜甫、白居易、苏东坡、陆游并列为“中国八大诗人”。他就是清初文坛领袖,独创“神韵说”的中国古代诗论集大成者王士祯(原名王士禛),因号渔洋山人,世称王渔洋。2014年是王渔洋(1634—1711)诞辰380周年,山东省古典文学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学所古代文学研究室、中共桓台县县委、桓台县人民政府在王渔洋的故里山东淄博桓台县召开了全国王渔洋学术研讨会,以加强对这位文化名人的纪念和研究,来自全国各地的80多名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
专家们首先对王渔洋在诗歌领域的贡献,进行了多角度的阐释。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邬国平独辟蹊径,从历来被忽视的王渔洋早年创作的数十首香奁诗展开分析。他认为香奁诗是渔洋诗歌创作的特殊阶段,是王渔洋早年在韩偓、李商隐诗风影响下,重情诗学观念的产物,后来王渔洋从重情说转向神韵说、从赏俗到趋雅,他自己也不再创作香奁诗,这一方面标志着他的诗歌创作进入新境,迈向成熟,另外一方面,也使他放弃了多样化的诗学发展的可能性,这不免令人惋惜。邬国平认为,这种情况经常发生在文学大家身上,是带有普遍性的文学现象。山东大学教授李剑锋认为,王渔洋以陶渊明为宗师,在有意无意之间,突出了陶渊明形象的淡泊闲远,把明末以来的忠愤形象转化成高逸形象,并在阐发陶渊明山水田园诗歌精神的过程中,丰富和强化了他的诗学主张。复旦大学周兴陆、南京国际关系学院徐同林、山东临沂大学刘硕伟等三位学者,对王渔洋的成名诗《秋柳》四章进行了多样化的探究。周兴陆认为王渔洋少年生活于明清易代之际,家庭率更丧乱,多位亲人殉国罹难,给他的心灵留下创伤,体现在《秋柳》中,但是《秋柳》的真正志向还在于猎取功名,进身仕途,以期重振门楣。徐同林认为《秋柳》作为王渔洋神韵说的代表作,和者甚众,流布深远,为其在士人、民心,在诗坛、政界,获得普遍共鸣与双向选择,奠定了基础,他以后的世运时宜都与此相关。刘硕伟认为《秋柳》四章,集中体现了王渔洋“典远谐则”的诗学主张,开启了“神韵”之门,但是也导致了人们对《秋柳》多样化解读甚至误读。上海大学教授张寅彭认为王渔洋对清代诗学的贡献,处在一种既使人满足又不满足、亦正又反的状态下。一方面他是影响延续到清末的大诗人,另一方面又是在争议中发挥这种影响。围绕对王渔洋的批评和赞成,形成了清代诗学的一条主线。
与会学者注重从文化和社会学角度注重对王渔洋文学成就的立体观照。浙江大学教授朱则杰从诗人结社、集会、唱和的生活方式的角度,对王渔洋 “红桥修禊”的故事进行了考辨。王渔洋在江苏扬州为官期间,多次进行雅集和唱和活动,其中1664年“红桥修禊”最为出名。此次雅集,王渔洋创作了著名的《冶春绝句二十首》,扩大了诗名。雅集还促使当地诗人唱和活动蔚然成风,并影响了有清一代的诗人,形成“红桥修禊”的系列。山东德州学院教授黄金元认为神韵诗学的形成除了时代因素之外,家族文化特色最为显著。作为齐鲁望族的王氏家族,跨越明清两代,历经鼎革之变,但是一直保持着“勤”“慎”为核心的家风,影响了王渔洋的性格心态,使得他和现实始终保持了距离,从而促使“盛世元音”的诞生。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蒋寅对王渔洋研究的整体状况发表了看法。他认为,王渔洋研究值得关注的理由有4点:第一,王渔洋是传统士大夫的典范;第二,他是传统美学精神的代表;第三,王渔洋是中国诗学和批评的集大成者,中国历史没有一位批评家像王渔洋评点过那么多诗集;第四,王渔洋是家庭文化与地域文化融和塑造的典型。王渔洋研究之所以做得好,与山东文化底蘊文化丰厚、乡邦文化感情深厚有关,更因为有地方政府的扶持,以及地方文史学者所形成的研究力量,使王渔洋文化研究形成较为丰富的积淀。
山东大学教授、著名学者袁世硕从1984年开始参加桓台王渔洋的纪念活动,30年来目睹了王渔洋学术研究的发展。他认为,桓台县的地方研究和学术界研究密切结合,地方研究为全国的王渔洋学术研究提供了新资料、新课题,促进并推动了全国的王渔洋文化大发展。过去的渔洋研究面比较窄,局限于神韵学说等,这30多年来的王渔洋研究视野越来越宽,超过了过去数百年的研究。
据桓台县王渔洋研究中心主任魏恒远介绍,桓台于2006年成立了王渔洋学术文化研究中心,确定了将桓台县建成王渔洋文化研究的联络、组织、宣传推介、开发和资料中心的工作定位,以做强王渔洋文化品牌为核心任务,先后组织力量修订了《王士禛志》,使其纳入《齐鲁诸子名家志》;创刊了《王渔洋文化》。在纪念王渔洋诞辰380周年之际,由桓台县政协整理、编辑的《渔洋山人手柬》出版发行,成为地方文献资料整理的又一精品力作。
王渔洋的贡献主要在文学方面,但是与会学者对王渔洋为官的作为和人品也给予了关注。
山东潍坊学院教授王宪名集中探讨了王渔洋对清初暴政“逃人法”的抵制和潜消。“逃人法”,是清朝为严防八旗奴仆逃亡和八旗人员逃旗而颁布的缉捕和奖惩措施,不仅手法严酷,而且纵容了讹诈和诬陷。王渔洋在自己的诗文中赞赏同乡官员对“逃人法”的英勇斗争。在督捕侍郎任上,王渔洋严厉查办借“逃人法”为非作歹的官员。桓台县王渔洋文化研究中心的文景刚,以王渔洋教育儿子如何为官的名著《手镜》为基础,分析了王渔洋为官的廉政思想及其时代价值。他认为《手镜》进一步拓展了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外延并加以具体化,提出了具有现代文明要素的司法、财经、税收、教育等领域的科学理念,严格规范官员的工作与生活作风,值得今人借鉴。
责任编辑:大众网山大记者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