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报]经济模型构建应基于经济演化特征  

2014年03月28日 20:11作者: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使经济预测可信度大打折扣。学界开始意识到,建构科学合理的宏观经济模型成为科学预测的关键。事实上,从2013年末到2014年初,国内有关研究机构纷纷致力于适合中国宏观经济预测的模型构建,并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特点。

  【核心提示】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使经济预测可信度大打折扣。学界开始意识到,建构科学合理的宏观经济模型成为科学预测的关键。事实上,从2013年末到2014年初,国内有关研究机构纷纷致力于适合中国宏观经济预测的模型构建,并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特点。 
  3月22日,山东大学宏观经济预测中心发布“中国宏观经济结构预测模型暨2014年度预测报告”。面对日益复杂的国际环境,如何把握未来风云变幻的经济走势,宏观经济预测成为经济学界关注的热点。
  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使经济预测可信度大打折扣。学界开始意识到,建构科学合理的宏观经济模型成为科学预测的关键。事实上,从2013年末到2014年初,国内有关研究机构纷纷致力于适合中国宏观经济预测的模型构建,并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特点。例如,厦门大学、山东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等研究机构均致力于中国宏观经济的分析和预测。有学者表示,不同的机构所构建的宏观经济模型,研究方法不尽相同,得出的预测结果存在差异,有的差异还很明显。

  展现变量在不同阶段的影响差异 
  山东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刘国亮认为,现在不同机构针对宏观经济预测研发了不同模型。要想预测中国宏观经济走势,应以中国宏观经济演化的特殊结构特征为基础。宏观经济结构中变量的搭建是不是刻画了目前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特征,是决定预测效果的关键。在搭建宏观经济模型结构时,需刻画宏观经济变化的几个主要核心变量,这样才能保证无论微观变量怎样调整,都可以显示在总量特征中。
  另外,结构中的变量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影响也不同,比如政府经济调控,它是起到熨平经济波动的功能,还是放大经济波动的功能,需要把握好变量的定位。中国经济在不同阶段存在不同特征,如何使宏观变量刻画展现出差异也很重要。以房地产业为例,21世纪之前,中国房地产业的波动不足以对宏观经济变化产生大的影响,但现在,它的细微变动都会带来巨大影响。因此在做构建模型时,应考虑这种差异。

  宏观经济走势与社会系统密切相关 
  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刘刚表示,经济系统的发展和演化存在着巨大的不确定性。目前许多预测是用历史数据预测未来。例如,用十年或更长的经济发展数据预测未来,而不是从经济系统的内部结构变革中发现决定和影响经济未来走势的关键因素。事实上,经济增长和发展起源于表现为小概率事件的新的微观结构性变革。用历史数据难以对小的微观结构性变革及其报酬递增趋势作出科学判断。新的微观结构性变革成为经济发展主导力量的前提是出现报酬递增。
  也要看到,与自然演化系统根本不同,经济系统是社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发展常常是多个系统之间非线性互动的结果。经济系统深深地嵌入到社会系统之中,在许多情况下,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宏观经济走势不仅取决于经济系统本身,而且取决于整个社会系统。因而,对宏观经济走势的预测本身就是一件非常困难复杂的事情。尽管我们现在已经掌握了计算机技术,具备了大数据处理的能力,但对宏观复杂系统内在规律认识的不足,使人们在关键指标的选择、模型设计上都难以找到准确反映经济发展实际的途径。
  难以预测不意味着放弃预测,更为科学的方法应当是通过复杂科学的引入,深入把握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内在规律。在此基础上,设立新的模型和指标体系,对经济作出更符合实际的预测。

  相关链接 

  结构式动态宏观经济计量模型 
  据厦门大学宏观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龚敏介绍,该中心研发的“中国季度宏观经济模型”(CQMM)基于季度数据、构建结构式宏观计量模型,把握中国转型期的宏观经济特征。
  2006年,该中心研发“中国季度宏观经济模型”。该模型投入运行以来,课题组已进行了四次重要的模型升级改进。现在CQMM已包含有55个随机方程、8个恒等式和72个变量的中等规模的宏观联立方程模型。CQMM经过多次更新改造,不断得到完善,目前从模型结构看,包含消费、投资、对外贸易、工资价格、货币与财政政策等8个模块。作为一个结构式动态宏观经济计量模型,CQMM可用于考察我国短期宏观经济波动的形成机理,进行短期宏观经济预测并模拟宏观调控政策的效应。

  矢量自回归时间序列经济学模型 
  据山东大学宏观经济预测中心首席研究员薛江波介绍,该中心构建的中国宏观经济结构预测模型(CMSVAR)特点在于利用经济季度和月度数据库,建构符合时间序列的矢量自回归时间序列经济学模型,基于此对中国经济发展中宏观经济统计变量之间的关联效应以及中国经济周期进行分析。
  该项目组以基本的宏观经济关系式为基础,以矢量自回归为基本数学模型,使用8变量和10变量两组统计数据,完成中国宏观经济结构预测模型的构建。该中心建立了1992年以来中国宏观经济季度和月度数据库,利用比较“高频”的季度和月度数据,使用统计计量工具,建立经济计量模型,用于研究宏观经济周期问题,从中得到更加精细的统计分析结果。

初审编辑:陈新
责任编辑:大众网山大记者站

本文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点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