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日报]“八马同槽”共举山东大学史学之辉煌
2014年03月20日 17:28作者:来源:大众日报
在山东大学辉煌的百多年史上,像传说一样令人向往的历史系“八马同槽”(或称八大教授、八骏同槽)无疑是这一辉煌时期的旗帜。
布面油画:《八马同槽》,作者邢小震。
在山东大学辉煌的百多年史上,像传说一样令人向往的历史系“八马同槽”(或称八大教授、八骏同槽)无疑是这一辉煌时期的旗帜。
2007年11月27日,赵俪生先生在兰州辞世,享年91岁。他是“八马同槽”中最后离世的一马,也是活的岁数最大的一马。至此,“八马”同去,留下的是他们那些浩如烟海的著作和一个个说不尽的故事。
历史系的创立
众所周知,山东大学以文、史见长,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中文和历史是在一起的,叫做文史系,同属文学院。抗战胜利后,山大在青岛复校,学校将抗战前的三院八系扩充为五院十四系,其中文学院,分设中国文学系和外国文学系,历史系还不是一个独立的系科。
原聘老舍为文学院长,因在美国无法按期回国,由校长赵太侔兼任,著名历史学家杨向奎任中文系主任。这时候中文系是大家云集,但真正研究历史的只有丁山、杨向奎、王仲荦。学生接受的也是以文为主,史类占的比例微乎其微。一年级九门必修课,只有中国通史一门为史类。二年级设世界通史,三年级是中国地理沿革史,这些历史课的设置应是作为基础课而不是专业课。
1949年6月2日青岛解放,山东大学实行军管,开始整顿,中文系和历史系单设,王统照和杨向奎分任两系的系主任。这是历史系首次以单独的名称出现在山东大学的学科序列中,但时间很短,此后不久,文史再度合并为文史系。
1950年11月,山东大学与华东大学合并,组建山东大学历史系,杨向奎为主任。齐鲁大学撤并后的历史系师资也并入山大历史系。自此,历史系作为独立系科建置一直延续下来(文化大革命中曾经短暂改为政史系),就是今天的历史文化学院。
历史系独立建制,尤其是与华东大学、齐鲁大学相关院系合并后,得到迅速发展,学科建设,人才引进,著书立说,很快成为全国高校历史学科的影响高地。杨向奎、丁山、童书业、王仲荦、郑鹤声、张维华、黄云眉、赵俪生、吴大琨、陈同燮、华山、孙思白、卢振华、莫东寅、韩连琪、袁寿椿,云集山大历史系,各把一科,各有所长。八马同槽,就是在这样的背景、条件下形成的。
初审编辑:陈新
责任编辑:大众网山大记者站
责任编辑:大众网山大记者站
本文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点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