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以心相交,方成其久远

2014年10月14日 12:45作者:来源:

一曲《阿里郎》,在中国民族乐器的全新演绎下,在大田,在春川,在始兴,在水源,在釜山,余音袅袅、沁人心脾。七天五座城市六场演出,克服疲劳与水土不服,山东大学民族乐团在韩国巡演期间,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传统音乐的魅力,一次次征服了观看演出的韩国观众,培养了一大批喜欢中国民族音乐的粉丝,恰如德国作曲家瓦格纳所说:“音乐用理想的纽带把人类结合在一起。”

  大众网济南10月13日讯(作者:宜山)9月27日晚19:00,韩国东西大学校内剧场。山东大学民族乐团在韩国的第六场演出,也是山东大学民族乐团在韩国的最后一场演出准时开始。与此前五场演出不同的是,这场演出是山东大学民族乐团与韩国艺术家联袂登台,在孔子诞辰2565周年,也是全球孔子学院建立十周年暨首个全球“孔子学院日”来临之际,共同向至圣先师致敬。
  韩国艺术家率先登台表演。首先一曲韩国传统打击乐,锣鼓喧天、欢快热闹,有些“巫峡千寻,走云连风”的气派。随后,一曲说唱《秋千歌》,清丽雅致、委婉含蓄,讲述了李梦龙与春香的一段缠绵。耳熟能详的旋律与故事将演出气氛渲染得恰到好处。
  轮到山东大学民族乐团出场了,整个剧场鸦雀无声,观众的目光完全聚集在舞台中央。二胡、扬琴、中阮、琵琶、古筝、唢呐、笛子……随着乐队指挥曲祥先生的指挥棒一挥,欢快的乐曲瞬间如奔腾的河水倾泻而下,使观众一下子沉浸在或高亢或低徊的乐潮中。《孔子随想》、《红楼梦序曲》、《真诚的祝福》、《喜相逢》、《月亮代表我的心》、《花好月圆》、《沂蒙欢歌》、《打枣》等,一曲奏罢掌声雷动,掌声未停一曲又鸣。乐曲悠悠,掌声阵阵,高潮迭起。当一名韩国女艺术家在山东大学民族乐团的伴奏下演唱起韩国经典歌曲《阿里郎》时,许多观众被深深感动了,不由自主地起立鼓掌,“亲望亲好,邻望邻好”在此时有了最生动、最形象的注解。
  演出前,东西大学孔子学院韩方院长金荣奇教授在致辞中引用李白《将进酒》中的名句“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来表达内心的期待。而谢幕时经久不息的掌声,谢幕后主动与乐队成员合影的络绎不绝的观众,证明这场演出与此前其他五场演出一样,让韩国观众大开眼界、喜出望外。
  事实上,惊喜是彼此的,源于对音乐的共同爱好,对文化的互相尊重。巡演之前的6月,韩国总统朴槿惠访华,在清华大学发表演讲,希望两国青年传承的两国绽放魅力的文化之花,给人类带来更大幸福。7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韩国,在首尔大学发表演讲也特别强调,文化在增进人民相互了解和友谊方面可以起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中韩人缘相亲、文缘相通,开展人文交往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中韩两国元首的认识正是“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的高瞻远瞩。
  山东大学民族乐团在韩国巡演期间就充分感受并领悟了中韩两国元首上述讲话的深刻内涵和重大意义。
  9月23日在江原大学演出后,深受感染的部分韩国观众主动留下来帮助乐团整理乐器、搬运行李,其中一名叫崔主恩的大学生尤其积极主动。崔主恩是江原大学大四学生,学习汉语三年,曾到青岛游学一个月。他被中国文化深深吸引,毫不掩饰对中国传统民族音乐和乐器的喜爱,对古筝、二胡更是青睐有加。演出结束后,他恳请上台体验古筝弹奏,那份认真和虔诚让教他的乐团成员孙源都颇受感动。两位同龄人虽然语言沟通有障碍,但对音乐的热爱使他们一下子没有了距离。体验结束后,崔主恩难掩兴奋之情:“太美妙了,精美的乐器、动听的乐曲、优雅的弹奏者,这是我迄今为止看到的最棒的演出。各种不同的乐器完美地组合在一起,奏响了天籁之音,深深打动了我,也打动了和我一起来的人。这次演出让我更坚定了学习中国文化的决心,我现在已经计划着大学毕业后就去中国留学,结交更多的中国朋友。”在帮着乐团将乐器、行李装上乐团乘坐的大巴后,崔主恩没有告别,目送大巴缓缓离开,不停挥手,恋恋不舍。
  9月24日在京畿道始兴高中,演出结束后,学生们排着长队上台体验中国民族乐器的演奏。一名高一男生虽然左手手指骨折,缠着厚厚的绷带,但对二胡强烈的好奇促使他在乐团成员王蕾蕾的指导下拉了起来。虽然吱吱呀呀那么生涩,但从他专注的表情里可以出二胡对他的吸引力。而王蕾蕾就那么半蹲在他身旁,虽然一场演出后已是十分辛苦,仍然手把着手,像教自己的亲弟弟一样,耐心地给予指导。9月25日在水源市枣园高中演出后,意犹未尽的学生们久久不愿离去,与他们各自喜欢的乐器演奏者合影、交谈。尤其是唢呐表演者池禹霖,因在《打枣》中近乎杂技般的惊艳表现成了众多韩国高中生的偶像,学生们争着与他合影。有的女生甚至一改端庄的淑女形象,追着池禹霖,用手指做出“心”的形状来表达对他的喜爱之情。在剧场外,七八名学生围着乐队指挥曲祥先生请教了许多有关中国文化和中国民族音乐的问题。虽然他们只会简单的中文,如“你好”、“吃饭”、“高兴”等,但对中国的好奇和向往能从他们充满渴望的眼睛里透露出来。
  中国民族音乐的粉丝不仅有这些正在成长、充满好奇心的年轻人,还有那些年过不惑的中年人以及年近耄耋的老人。9月26日、27日,在东亚大学、东西大学的两场演出,吸引了釜山二胡同好者协会的负责人和骨干专程赶来观看并请教演奏技艺。其中的一位金成敏先生,年届五十,是一位地道的中国通,长期与中国民族音乐圈保持着联系。当他听说山东大学民族乐团到釜山演出后,即组织同好者前来观看演出,而且安排专人拍摄演出录像,作为教学资料保存。观看演出后,颇受震撼的他一下子成了曲祥先生、乐团领队李晓峰的粉丝,与他们分别合影、请他们签名,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同样是在东亚大学,一位满头银发一丝不乱束成发髻的老太太因其超凡的气质在观众中特别突出。老太太姓崔,年过七旬,出生汉学世家,对中国文化和中国传统音乐有着独特的情愫。观看演出后,她吟诵了《诗经》中的名句:“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来抒发自己对乐团中女乐手的激赏。
  《乐记》有言:“凡间之起,由人心也;人心之动,物之使用使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山东大学民族乐团此次韩国巡演以音乐为载体传播了中华文化,展示了中华文化的魅力,赢得了韩国友人的尊重,互亲互敬不再是礼节上的表达,而是已通过音乐深入内心,融入灵魂,郁郁葱葱,生机勃勃。
  成功的花,
  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
  然而当初她的芽儿,
  浸透了奋斗的泪泉,
  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这是诗人冰心写在《繁星·春水》里的哲思,而山东大学民族乐团此次韩国巡演之旅则对此给予了现实的诠释。
  此次赴韩国巡演的山东大学民族乐团成员经过了严格的选拔,思想品质和专业素质均可以用优秀来形容,3名青年骨干教师:梅靖、刘迎新、王硕,5名研究生:邵雅楠、王蕾蕾、张博雯、高钰淇、滕冬,10名本科生:吕臣颜、赵晓璐、孙源、池禹霖、姚瑶、赵雅馨、郭良、王畅、侯雨潇、段晓凡。乐队成员中,梅靖老师属于70后,刘迎新、王硕两位老师属于80后,而学生们则是清一水的90后,再加上出生于1940年代的乐队指挥曲祥先生和出生于1960年代的领队李晓峰教授,山东大学孔子学院工作办公室副主任王丽萍形象地将民乐团誉之为“和美的四世同堂之家”。
  这一“四世同堂之家”的确有着家人般的温馨和亲密。师生之情、同学之谊,在异国他乡的巡演之旅中,既让身在其中者感到幸福与甜蜜,也让旁观者感到羡慕和感动。年过七旬的指挥曲祥先生,是我国著名的笛子演奏艺术家,德艺双馨,是乐团的精神导师和专业楷模。排练时,他严肃认真、精益求精;舞台上,他风度翩翩、掌控全局;生活中,他真诚朴实、乐观豪爽;以其独特的个人魅力征服了乐团成员,也征服了观看演出的观众。初到韩国,因旅途劳顿,再加上水土不服,曲祥先生就嗓子发炎说不出话来,乐团上下顿时十分紧张。曲祥先生却足够淡定,一边表示没问题能正常演出,一边又告诫其他人注意保重身体。虽然乐团成员想让他多休息,但从巡演伊始,曲祥先生就和大家一起严格按照既定时间排练、演出,精气神让那些孙辈的学生们非常钦佩。
  指挥身先士卒,团员们也不甘人后。此次巡演,仅成箱的乐器就有20多件,每一件都基本在20公斤上下,这还不算随身携带的必要行李。每一次演出,光前后卸装行李就要耗时近3个小时,而这些工作基本全靠乐团成员协力完成。演出前一身汗上台,演出后来不及卸妆马上变身搬运工、装卸工,汗流浃背成了常态。乐团成员以女生居多,这些平时娇弱的90后文艺女青年,在搬运、装卸行李时,摇身一变成了女汉子,丝毫不见弱不禁风的姿态。其实,不少人在反复搬运、装卸行李过程中受了皮肉伤,有的在手上,有的在脚上,有的在胳膊上,轻重不一,但没有人抱怨。正如乐团领队李晓峰所说:“这些孩子在家都是独生子女,有父母宠着,没有吃苦受累的经历。但一出国巡演就不同了,环境变了,面临的困难需要他们共同设法去克服。可以这样说,通过外出巡演,学生的专业技能不仅得到了提高,意志品质也有了普遍提升。团队精神战胜了以自我为中心,吃苦耐劳战胜了拈轻怕重,井然有序战胜了拖沓散漫,焕然一新的面貌也使他们很好地在国外传播了中国大学生、中国青年一代的良好形象。”
  在2014级新生开学典礼上,张荣校长寄语山大学子:“在山大,我们不负青春!”不负青春,是一种友者的嘱托,是一种长者的期望,是一种师者的希冀,与“凡在处便是山大”蕴含着同样的真挚。韩国巡演,民族乐团的那些山大学生未负青春,同样未负青春的还有那些在韩国进行汉语教学、致力于中华文化弘扬与传播的山大的教师以及学生志愿者们。
  在忠南大学孔子学院,山东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教师阎啸担任公派汉语教师,另有7名山大学生担任汉语教师志愿者。演出前,阎啸与7名志愿者一起联系场地、张贴海报、布置舞台、制作并播放暖场视频、组织观众入场;演出中,他们跑前跑后,协调灯光、音响,摄影、摄像;当演出大获成功后,他们比乐团还兴奋,有的女生激动得泪光闪烁,那是一种自己的民族文化被他者褒扬后的由衷的自豪。在暖场视频中,阎啸脸带微笑、缓缓地面对镜头诉说着自己的心声:“很高兴看到越来越多的韩国人对中国和中国的语言及文化感兴趣,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人加入到孔子学院的汉语课堂,更加了解中国,为中国两国友谊的加强和文化交流贡献自己的力量。”这位刚过而立之年的青年教师,正以一种强烈的担当意识,筹谋着未来。
  与阎啸相比,在东西大学孔子学院担任中方院长的山东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的李铭起副教授已把自己最好的年华奉献给了对外汉语教学事业。多年的国外汉语教学经历使他对孔子学院的认识更加深刻和成熟。为了此次巡演,东西大学孔子学院居中作了许多协调工作,对于其中的繁复辛苦,李铭起只字未提,更多提及的是为庆祝孔子学院成立10周年而准备的系列活动,如孔子学院日文化体验活动;参与“釜山中国城文化节”活动;与釜山国际电影节合作,主办“中国电影之夜酒会”、中国贺岁片研讨会,出版中国参展影片评介等;与大韩中国学会合作主办“汉字与东亚文化国际研讨会”;举办首届东亚地区孔子学院发展论坛;举办中韩国画交流展……一项一项,安排得紧凑周密。“青年人最富有朝气和梦想,也最容易相互沟通和理解。”在李铭起带领下,山东大学选派至东西大学孔子学院的1名公派教师和4名汉语教师志愿者正全身心地投入到“共当中韩友谊的忠实继承者,争做亚洲振兴的积极参与者”的宏业之中。
  山东大学民族乐团赴韩国巡演成功得益于孔子学院工作办公室搭建的国际化大平台。孔子学院工作办公室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为学校的国际化服务,为全校各学院搭建与国外高校合作与交流的桥梁,为教师、管理者和学生提供海外工作、交流和实习的平台。通过孔子学院平台,山东大学共向8所海外孔子学院选派中方院长、汉语教师、志愿者150余名,200多位专家学者赴海外孔子学院、大学讲学。对于此次巡演活动所具有的意义,山东大学孔子学院工作办公室主任宁继鸣总结认为:一方面可以通过山东大学民族乐团,将优秀的民族音乐传播到世界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促进不同文明的交流和对话;另一方面也是一个宣传和扩大山东大学海外影响力的良好时机,精湛的演出水平,良好的精神面貌,可以让海外更多的人士了解和看到山东大学的综合实力,为学校赢得更多的赞誉。
  “惟以心相交,方成其久远。”对于源远流长的中韩文化交流而言,山大民族乐团此次赴韩国高校孔子学院巡演只是其中的一瓣浪花,但大潮之下亦呈缤纷,因为其中所倾注的真情已凝聚成晶,散入汪洋,澎湃开来。

初审编辑:陈新
责任编辑:大众网山大记者站

本文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点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