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大(威海)大二学生构想报告获国家专利 

2014年04月10日 14:37作者:来源:山东大学网站

近日,山东大学(威海)公布了今年的科技创新加分,该校数学与统计学院的大二学生韩毅,以其发明的专利“中餐馆炉灶节能净化装置”,一下子获得了3个学分。目前,韩毅“中餐馆炉灶节能净化装置”的构想报告获得了国家专利授权。

  
  韩毅在展示中餐馆炉灶节能净化装置的控制系统模型。记者 王茂忠 摄
    近日,山东大学(威海)公布了今年的科技创新加分,该校数学与统计学院的大二学生韩毅,以其发明的专利“中餐馆炉灶节能净化装置”,一下子获得了3个学分。目前,韩毅“中餐馆炉灶节能净化装置”的构想报告获得了国家专利授权。
  
    一句话提醒有心人
    韩毅是石家庄人,去年暑假期间,他经常到亲戚家的饭店去玩。当时,石家庄温度很高,厨房尤其闷热。这时亲戚感叹道:“一开锅屋里热死了,温度这么高,这么多热量都浪费了。”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韩毅听到这句话灵机一动:“要是有个装置能把热量吸收利用就好了,为什么不发明一个这样的装置呢?”有了想法之后,韩毅来到了厨房仔细观察。“我看炒菜的时候,火苗不断往外蹿,应该有很多热能浪费,同时导致室内温度很高,为了降温厨房还要开空调,耗费很多能源。”他脑海中闪现出一个场景,做一个特别的装置将这些热能吸收,厨房降温很多,热能也能再利用。
    有了初步的构想之后,韩毅立即和亲戚交流。亲戚告诉韩毅,饭店每个月的燃气费成本很高,要是能有这样一个装置,他一定会采用。
  
    构想报告获专利授权
    有了想法只是个开始,韩毅马上上网搜集相关资料,可是几天过去了,还是没有头绪。这时,父亲给他介绍了一位当地大学的教授,给他一些理论上的指导。
    “教授告诉我可以利用热力学第一定律,就是热量会自发从温度比较高的地方向温度低的地方转移。”韩毅说,在教授的点播下,他突然意识到,只要这个装置本身温度比空气低,把它安装在炉灶上,一开火多余的热量就会转移过来。
    在教授的指导下,设计中的几个难题得以解决,韩毅最终做出了一个详细的设计图。这个装置是个两层的,中间可以加水。开始炒菜之后,节能装置同时启动,吸收多余的热量用来加热冷水。这样室内温度既不会上升,也可以节省烧热水的这部分能源。一个月后,韩毅写出了一份5000多字的设计构想,他将这份报告提交给国家知识产权局,并最终获得了专利授权。
  
    希望将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去年10月份,韩毅最终拿到了专利授权书。现在,韩毅有一个心愿,就是希望能将他的专利转化为生产力,投产使用。
    “如果我的专利不能投入生产,就算有专利,也没有什么实际价值。”韩毅说。因为目前还在学校上课,时间非常紧张,他也没有过多的精力去联系企业,商议投产的事,他也不知道应该去找什么样的企业。
    目前,韩毅正在用这个装置参加学校的挑战杯科研竞赛。这个比赛要求有实物,因此他正在和同学一起设计,制作实物。“理论的设计和实际制作肯定会有一定的出入,我们会不断改进。”韩毅说,实物制作成功后,他希望能有企业将自己的这项专利投入生产,产生更多的社会效益。
  
    ■微调查
  
    学生科技成果期待能转化生产力
    近日,山东大学(威海)公布了今年该校科技创新加分名单,记者在这份名单中看到,有102名学生获得了科技创新加分,其中5名大学生成功申请专利。记者采访发现,大学生们创新热情高涨,但研发项目真正投产的却很少。
  
    每年有数千学生参与科研
    哈工大(威海)大二土木工程专业的王宇飞今年2月份和同学一起参加了美国数学建模大赛,他们利用四天的时间,用数学建模的方法写出完整的解决问题方案。
    “目前我们校区每年科研立项有200多个,参与其中的同学有2000人左右。”哈工大(威海)团委老师李磊表示,在科技创新方面,学生一直很积极,参与面非常广泛。
    山东大学(威海)每年公布的科技创新加分名单,都是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还有不少学生参与其中却没有成功,实际参加科技创新的同学不在少数。
  
    研发的专利大多难投产
    山东大学(威海)艺术学院音乐学专业的学生冷无霜一个人申请了三项专利,分别是多功能乐器盒、多功能指挥棒和新型乐谱架。
    让冷无霜烦恼的一个问题是:拿到专利授权之后,却没有投入生产的途径。“不仅是学生的专利,有很多老师的专利也不能很快投产。”山东大学(威海)团委王松老师说,近几年,学校已知的发明专利中,只有2009年一名同学发明的活体螃蟹保鲜盒投入生产,并且取得了不错的经济效益。
  
    获专利可算学分或发奖金
    为激发大学生创新积极性,两所驻威高校分别出台了鼓励政策。在山大(威海),有专利发明的可以算3个学分,这相当于多修了一门主要课程。在哈工大(威海),科技创新如果有突出成绩,学校会给予几百元到五千元不等的奖励。
    此外,目前两所大学都在加大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为学校师生科技创新成果顺利转化提供更多的途径。(记者 贾文娟)
  

初审编辑:陈新
责任编辑:大众网山大记者站

本文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点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