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孟頫書苏诗帖》真迹惊世再现

2012-03-08 16:55:00    作者:   来源:新浪收藏  

关键词: 赵孟頫
[提要] 赵孟頫在政治上争议颇多。但追其一生,他的书画艺术造诣和成就却历来无可争议。在元代,赵氏诗书画艺术可以说无人能出其右,尤其他的书法功力可谓登峰造极,至今都始终影响着我们及后人。


史树青先生鉴定《赵松雪書苏诗帖》

《赵松雪書苏诗帖》十二开


    赵孟頫(元 :1254-1322年)字子昂。号松雪、松雪道人,又号水晶宫道人。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士。赵贵为宋太祖赵匡胤十一世孙,后又入元朝为官。死后被元英宗追封为魏国公,谥文敏。

  赵孟頫在政治上争议颇多。但追其一生,他的书画艺术造诣和成就却历来无可争议。在元代,赵氏诗书画艺术可以说无人能出其右,尤其他的书法功力可谓登峰造极,至今都始终影响着我们及后人。

  子昂书画真迹大多为各大博物馆所藏,民间所藏可谓凤毛麟角,今私人藏《赵松雪书苏诗帖》惊世再现。

  1. 《赵松雪書苏诗帖》之材料考

  丝绢材料用于绘画始于周代。但宋以前丝绢较为粗疏,且质地粗、细不均。由于宋代纺织业的极大发展,生产出了质地优良的双丝绢。此种丝绢的特点是经线每两根为一组,每两组间留有间隙,纬线则为单丝,这种绢较前后朝的丝绢更为细密平整,较易落墨。书者在起笔时往往蘸墨汁较多,如是单丝绢,行笔转折处笔墨边缘容易发散,而双丝绢则较为吸墨,能达到笔墨效果更加挺拔,飞白气韵更加贯通之效。

  利用科技手段检测,比对宋代其它绢本书画作品,赵氏所书此帖用材为宋代双丝绢无疑。

  2.《赵松雪書苏诗帖》之笔意考

  赵孟頫书法作品传世较多,以行楷为主。赵氏勤于临摹古人,精于传统。借古创新而演变出外貌圆润洒脱,内里坚实遒劲的风格特点。尤其在通篇布局上注重前后呼应紧密,给人以行云流水之艺术美感。

  《赵松雪書苏诗帖》全篇十二开,纵19.3公分,横9.5公分,所书年代为大至二年(1309年),属赵氏中年力作。众人皆知松雪一生钟于临二王,对苏轼诗词也喜爱有佳,然而其存世作品中却没有一件体现这样字与诗的结合,《赵松雪書苏诗帖》弥补了这一历史缺憾。从该帖中抽取十余字和博物馆藏赵书《般若波罗蜜心经》、《赤壁二赋》和《归去来辞》等作品比对,此帖用笔转折,气韵以及整体结构等均与赵氏法书风格一致,民间有此珍品十分罕见。

  此帖覆背裱为乾隆年间旧裱。根据破损情况分析,应为清代再裱。因原裱已失,乾隆朝之前的流传信息无考。自清嘉庆年后始有收藏题跋、印钤等信息流传有序至今。

  已故古书画鉴定大师史树青先生生前对此帖亦作过深入的考证,确认此帖为赵孟頫真迹。此帖再次现身,一定会给文物界和广大书法爱好者带来极大的惊喜。

孙海燕

editor

更多

相关阅读

 

 

> 进入微博< 热点图片

 
 
我要评论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foo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