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海报新闻 融媒体矩阵
  • 山东手机报

  • 海报新闻

  • 大众网官方微信

  • 大众网官方微博

  • 抖音

  • 人民号

  • 全国党媒平台

  • 央视频

  • 百家号

  • 快手

  • 头条号

  • 哔哩哔哩

首页 >教育专题 >2024全国重点新闻媒体山东职业教育工作调研行 >山东职业学院右侧新闻区4条

山东职业学院:创新“四轮驱动”对外开放办学模式,服务“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2024

/ 05/28
来源:

海报新闻

作者:

秦瑾

手机查看

  海报新闻记者 秦瑾 报道

  “这个就是铁路桥梁和隧道的典型病害……”在中铁二局集团老挝项目部,海外员工们济济一堂、精神振奋,时而聚精会神听讲解,时而全神贯注做笔记。这里正在进行的是老挝“班·墨学院”海外培训的第一课,山东职业学院靳晓燕教授在给中铁二局集团海外员工开展“中文+铁路职业技能”培训。

  这是山东职业学院建立的第一个海外“班·墨学院”,也是山东省首批。近年来,山东职业学院坚持教育对外开放,加强同世界各国的互鉴、互融、互通,构建了海外职院共建、海外技术服务、中外文化交流、国际技能交流“四轮驱动”对外开放办学模式。学校多领域实施国际教育合作项目,开发国际通用的职业标准,在海外建设“中文工坊”“班·墨学院”,开展技能培训,扩大双向留学,推动中外文化交流与文明互鉴,服务“一带一路”沿线民生福祉和海外中资企业需求。

“四轮驱动”对外开放办学模式

  “政行企校、四方协同”共建共享建设海外职业学院

  山东职业学院坚持服务国家战略,依托多方资源,共建海外职业学院、共享优势资源,服务国际产能合作,提升职业教育影响力。借助山东“整省推进,借船出海”职业教育走出去项目,山东职业学院牵头省内5所高校,在蒙古建设了中国-蒙古职业技术学院,并派出了中方校长。联合教育部语合中心、蒙古新鑫矿业公司在蒙古设立中文工坊,为当地企业和周边社区民众开展“中文+职业技能”培训,这是教育部在全球正式设立的首批中文工坊。

  利用“走出去”的契机,山东职业学院还积极推广应用中国职教标准,近年来,组织开发了国际通用的8套职业标准,目前已经纳入老挝、坦桑尼亚等国家的职业教育体系。开发的在线开放课程——《话说铁道》在国际平台上线,并入选印尼网络教育学院开放课程。承担了教育部援外项目“助力老挝系统性轨道交通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是山东省当年职业教育唯一的援外项目。同时,学校还开发了一批“中文+铁路职业技能”、职业教育“走出去”工业汉语等高质量的国际教学资源,建立起国际化教学资源库。

  山东职业学院除“走出去”办学外,还在国内独立或联合培养留学生。与北京交通大学联合为蒙古乌兰巴托铁路局、中国路桥、中铁建等培养5届铁路工程留学生,2018、2019年独立招收两届铁路相关专业留学生。目前各类留学生遍布巴基斯坦、加纳、缅甸、肯尼亚、孟加拉国、多哥、古巴、蒙古、俄罗斯等二十几个“一带一路”国家。

蒙古职业技术学院及蒙古员工授课现场

老挝“班·墨学院”及老挝员工授课现场

  “技能培训、科研服务”双轨并行开展海外技术服务

  山东职业学院承担了国家援外培训项目“埃塞俄比亚铁路运营技术海外培训班”工务技术人员的培训任务,派出四支优秀师资团队在当地开展了为期40天的现场培训。“我们本次在对亚吉铁路基本情况、亚吉铁路工务系统基本情况、工务系统员工培训需求等多角度调研基础上,紧密对接亚吉铁路培训需求,研究制定出12门课程的培训方案和内容。”团队成员表示,该项目共培训当地铁路一线员工252人次,合格率达到100%,不仅提高了亚吉铁路本土员工的技术水平,还为线路安全运营提供了系统化的养护维修建议。

  以培训添动能,以技术促发展,教随产出,产教同行。“埃塞俄比亚铁路运营技术海外培训班”仅是山东职业学院“四轮驱动”对外开放办学模式实践之一。此外,学校还开展蒙古中铁资源集团新鑫公司员工现场培训、南苏丹道路桥梁维护员工培训、印尼国家电投煤电项目安全培训等,至今,已经累计培训海外员工千余人次,不仅促进了央企的海外发展,也为当地民生改善贡献了山职力量。

  同时,山东职业学院还积极承担国家教育援外项目,助力老挝建设系统性的轨道交通职业教育体系。其中,与老挝企业共建国际联合实验室、海外示范基地,开展蕈菌种质资源筛选及集成化应用关键技术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实现了职教科研服务的国际化拓展。

海外员工培训现场

  “铁道特色、儒家文化”相辅相成推进文明交流互鉴

  具有70余年铁路办学历史的山东职业学院,地处儒家文化发源地,立足服务中国高铁走出去,积极开展以铁路专业为核心的留学生培养,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各类留学生一千余人。从国家战略意义上来说传播了中华传统文化,夯实了共建“一带一路”的民心相通根基,对个人而言,留学山职还改变了学生的生活境遇。铁道工程技术专业孟加拉国的留学生纳耶姆·阿里就是典型代表。在“一带一路”政策的帮助下,阿里来到山东职业学院学习,完成学业后回国,凭借在学校学习的技术技能及语言优势,阿里成功找到了国际公司的翻译工作,收入可观,供弟弟、妹妹上学,负责7口人的生活开销,家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添置了电视、空调和电冰箱等,让家乡人很羡慕。“很感谢中国‘一带一路’政策,让我有机会到中国学习,学习一技之长,不仅改变了自己的生活境遇,还让我有机会为家乡作贡献”阿里说。

  学校还成立了省内高职院校首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已联合招生2届学生;承办了教育部汉语桥团组交流项目——“云游中国·铁路职达”,为来自老挝、蒙古、越南、俄罗斯等国家的二百余名海外学员搭建了汉语学习和文化交流的桥梁;举办了首届“中国(山东)-老挝师生汉语言文化交流培训班”,为老挝全国8个省份8所大学的汉语教师开展了为期6个月的汉语言培训与文化交流;承办国际暑期学校项目,带领各国青年开启儒家文化寻根之旅,在中国和各国之间架起沟通和友谊的桥梁。

国际学生学习中国书法,文明交流互鉴

  “竞赛引领、数字赋能”拓宽合作打造技能命运共同体

  秉承“技能引领、资源领航、数字互联”理念,以竞赛促合作,以数字化赋能国际化,推动人类技能共同体建设。山东职业学院承办2023金砖国家职业技能大赛中国赛区国际总决赛开幕式,开发“增材制造”“铁路信号设备维护”等国际赛项,吸引国际参赛选手近三百人。

承办金砖国家职业技能大赛中国赛区国际总决赛

  联合俄罗斯远东国立交通大学共同发起并举办国际轨道交通训练营2届,引入“世界技能大赛——轨道车辆技术赛项竞赛”,开展多元促训,训赛融合,服务城市轨道车辆应用技术、动车组检修技术等专业人才培养,打造中英双语线上赛训平台,实现了“一带一路”国家立体互联互通网络建设同频共振。来自中国、俄罗斯、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百余支队伍二百余名国际学生共同竞技,参训参赛,为输出中国技能标准提供了舞台,助力职业教育国际化。


责编:张明明


审签:路时川

责编:张明明


审签:路时川

相关推荐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