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海报新闻 融媒体矩阵
  • 山东手机报

  • 海报新闻

  • 大众网官方微信

  • 大众网官方微博

  • 抖音

  • 人民号

  • 全国党媒平台

  • 央视频

  • 百家号

  • 快手

  • 头条号

  • 哔哩哔哩

首页 >教育专题 >2024全国重点新闻媒体山东职业教育工作调研行 >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右侧新闻4条

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赋能双高专业群可持续发展

2024

/ 06/03
来源:

海报新闻

作者:

秦瑾

手机查看

  海报新闻记者 秦瑾 报道

  国际化是高职学校办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双高”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双高”建设背景下,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坚持依托区域办学优势,专业建设特色和对外交流需求,搭建国际交流平台,促进国际化人才培养,创建一流师资队伍,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具备国际交流交往能力,懂得国际标准,从事职业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双师型”教师,加快培养国际产能合作急需的技术技能人才,提升办学质量,扩大职业教育的国际影响力。

  持续推进对接国际标准,引进优质教育资源

  2018年,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和南澳技术与继续教育学院携手,共同申办酒店管理专业专科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校建立和完善了合作办学机制体制,两校紧密合作,共同商讨人才培养方案,并已成功共招收3届共计92名学生,引进澳洲酒店管理专业(SIT50416)证书全部课程共计28门。该项目作为南澳州与山东省友好省州间职业教育合作的第一个落地和最富有成果的职业合作项目,推进了中澳酒店管理专业合作办学项目建设。

  在国际范式专业建设方面,学校结合自身的办学特色和校企合作优势,选择依托工程造价和物联网应用两个专业进行国际化对标建设。通过标准对接、成果导向和课程重构,充分发挥专业的引领示范作用;以学生为中心,以产业需求为导向,将国际职业教育标准与专业建设需求相结合,推进专业课程认证,对接“青酒管”模式,校企共同构建专业标准。

  此外,学校还积极引进了“全球化职业能力提升——德国职业素养培训项目”,以提升师生的国际职业胜任力,并通过校企合作,开发适应中国高职学生的本土化全球职业胜任力课程和教材。该项目通过全英语培训和中西文化的融合,增强了师生全球化意识,提高了师生跨文化交流交往能力。截至目前,已有7名教师、60名学生参加并获得了全球化德国国际职业胜任力证书。

  实施海外培训提升计划,培养国际化师资队伍

  据了解,学校积极参与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的中德双元制精英师资提升项目,通过学习借鉴德国海因策学院的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和双元制教学法,提升了教师专业教学能力、专业技术水平、实践操作技能和国际视野格局,成功对接德国标准。其次,学校与南澳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开展两期全英文澳大利亚教师职业资格证书培训,对接澳洲标准。通过中澳职业教育体系、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比较学习,教师们学习借鉴了澳洲的培训包理念和质量评价标准,并结合学校需求融入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中,不断提升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规划、组织、实施评估能力和双语教学能力。


  同时,学校还与法国佩里格烹饪学校合作,引进西餐教师法国厨艺在线进修课程。通过“线上直播+线下自主学习+小组交流+技能展示”的混合式培训模式,教师们学习借鉴了法国西餐专业标准和课程建设体系。数字化与烹饪技术深度融合,进一步提高了专业技术技能水平,为西餐专业课程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为了搭建多元化的境外培训项目,学校积极对接政府平台,申报政府交流项目,为教师提供多元化国外学习交流机会。通过参加国家留学基金委首批中新职教院校教师见习交流项目、山东省省校联合培养项目等,赋能教师国际化能力提升。

  学校还对接了“中文+技能”标准,通过引导教师跨界发展,组织英语、韩语、俄语等专业教师参加国际中文教师资格培训,激活教师的可持续发展动力,以此储备了一批“中文+”跨界专业教师。学校开展了“中文+职业技能”培训,为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法国、韩国、柬埔寨等国家的学生进行线上、线下的“中文+烹饪”“中文+旅游”等培训。同时,学校还完成了“中文+技能”大学慕课《烹饪汉语》和《中国传统节日饮食文化赏析与制作》课程。

  此外,为满足学校教师英语学习能力提升需求,学校制定了《教师英语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开展了四期“教师英语能力提升工程”课程,鼓励教师参加雅思考试,提升英语实战实用能力、跨文化交流交往能力显著提升。

  建设国际化交流合作基地,培养国际化技术技能人才

  与加拿大卡纳多学院共同培养西餐教师、与澳大利亚南澳TAFE学院开展TAE40116项目、与法国佩里格烹饪学校开展法国厨艺培训……学校依托合作院校,积极打造多元化、多平台、多形式的境外培训模式,以专业发展为目标,以需求为导向,以“个人+小组+团队”多种组合的方式开展多样化师资培训,打造海外职教师资培训基地。

  “学生是学校可以持续发展的动力。”据此,学校继续拓展合作院校,搭建适合高职类学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制定《学生赴境外交流管理规定》,鼓励学生参加相关院校的国际交流项目。双高建设期间,79名学生赴韩国新罗大学、彗田大学等院校交流,162名学生参加“云课堂”学期制学生线上交流,45名学生完成国外专升本。

  学校也高度重视国际学生的招生和培养工作,在理论层面,不断完善《招收和培养国际学生管理办法》,制定《国际学生奖学金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国际学生管理,提升服务质量。在实践层面,通过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院校建立合作关系鼓励国际学生来华学习,以“语言+技能”的形式招收国际学生,开展学期制来华学习项目,招收“中国烹饪项目”学期制国际留学研修生,接待来华文化体验团组等。目前,学校已招收来自韩国、柬埔寨、加纳等多个国家的学生。

  服务国际产能合作,推动国际化办学“走出去”

  助力职教标准“走出去”。学校学习、借鉴发达国家课程标准开发方法,总结、提炼出具有普遍性和可复制性的标准要素,提升课程标准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适用度,已有共计10门课程标准被马来西亚、泰国、韩国、印度尼西亚等国(境)外院校、机构采用。此外,学校还打造了“专业+科研+技术交流”的合作模式,培育出一批具有国际化视野和国际交流交往能力的专任教师,目前共计6名专业教师在境外院校任职。

  服务中国企业“走出去”。学校作为山东省首批海外院校建设单位,与有色金属工业人才中心和洛钼腾科·丰谷鲁美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合作,举办线上学期制“中文+职业技能”项目培训,为刚果(金)的35名洛钼腾科·丰谷鲁美矿业股份有限公司本土员工提供语言培训和技术技能培训。

  聚焦学校特色专业“走出去”。首先,学校推动酒店管理专业群职业教育国际化输出,与柬埔寨暹粒地区综合理工学院合作的“‘青助暹优’中柬酒店人才联合培养项目”,与马来西亚ATI学院、印尼马塔纳大学、泰国宋卡王子大学普吉分校、泰国格乐大学、韩国彗田大学先后开展“云端”交流10余次。学校以需求为导向,将“专业标准+职业标准+中国文化”相结合,开发了《中国经典鲁菜》《烹饪汉语》等课程并被韩国彗田大学采用。

  其次,学校通过教师专业发展需求和学校专业建设相结合,为教师国际化发展赋能,通过提供海外学习机会、跨界发展机会、国际中文教师培训机会等多种方式,赋能教师对接国际标准,提升专业和课程建设水平。双高建设期间,共计88名专业教师赋能国际化发展;英语专业教师江云涛跨界赴加学习西餐专业,学成归国后成为教学主力,并代表中国参加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并发言。

  最后,学校通过校际间交流项目,为高职学生搭建可持续发展的学习交流路径。学生通过学期制交换提升管理和创业能力,通过学历提升项目打通本科及以上的学习通路。双高建设期间,有将近80名学生参加交流项目。赴境外交换学生张川通过境外学习,打造“松和路1号”创业品牌,吸纳更多青酒管毕业生加入创业团队,赋能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责编:姜申涛


审签:路时川

责编:姜申涛


审签:路时川

相关推荐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