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海报新闻 融媒体矩阵
  • 山东手机报

  • 海报新闻

  • 大众网官方微信

  • 大众网官方微博

  • 抖音

  • 人民号

  • 全国党媒平台

  • 央视频

  • 百家号

  • 快手

  • 头条号

  • 哔哩哔哩

首页 >教育专题 >2024全国重点新闻媒体山东职业教育工作调研行 >济南职业学院焦点图

传播济职“好声音”!40余名全国重点新闻媒体记者走进济南职业学院

2024

/ 05/30
来源:

海报新闻

作者:

王学涛

手机查看

  海报新闻记者 王学涛 报道

  讲好济职故事,传播济职“好声音”!5月29日上午,2024全国重点新闻媒体山东职教发展调研行走进济南职业学院,40余名中央及全国各省市主流融媒体记者通过走访、座谈等形式深入调研济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新模式,用手中的笔和镜头,记录和展现济南职业学院蓬勃发展的生动实践,讲好济职故事、职教故事。

  座谈会期间,济南职业学院党委书记苏旭勇向媒体记者们介绍了学校的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模式。济南职业学院持续深化产教融合,重点打造了机电一体化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群,重点建设4个省高水平专业群,实现优质专业群与省十强产业、济南主导产业高效匹配。不仅与二机床集团共建吉尔智能制造产业学院,与中兴通讯共建5G+产业学院,与比亚迪公司共建省内首个比亚迪标杆产业学院,还牵头组建山东省新一代信息技术产教融合共同体。

  “在优秀人才培养方面,学院创新‘四融三阶、双岗成才’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育人育才成果获得国家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14322’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被推广到俄罗斯、印度等16个国家,双元制职业教育改革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被省政府列入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57项制度创新成果实践案例进行推广。2019年以来,学生在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奖87项,其中一等奖16项;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奖18项,其中一等奖10项。”苏旭勇介绍。

  济南职业学院发展规划处处长宋广辉介绍了学校“打造‘五融’办学特色,推动‘十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党委教师工作部部长张松介绍了学校建设济南市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产教联合体,赋能智能制造产业提质升级的典型案例。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发挥学校和企业各自优势、共同培养社会与市场需要人才的有效途径。但校企合作如何走深走实?山东中兴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孙伟表示“首先是有合作基础,我们从2016年起就跟济南职业学院电子工程系建立起了深度的专业合作,并且人才培养成果非常突出,其次是济南职业学院专业门类齐全,教学配套完善,便于进行跨学院多技术层面合作,为5G+行业应用产学研探索打下坚实基础;第三个是济南职业学院整个团队都特别好,从校领导到老师,对工作既负责又对校企合作开放包容,所以我们选择了济南职业学院。”

  校企的“双向奔赴”不仅开启了产教融合“加速跑”,也给学校人才培养带来了很大的助益。“首先就是与企业的接触的早,我们在大一11月份就与企业接触,并与选择的企业签订了学徒培养协议;其次,在我们学习过程中,企业参与时间长,整个过程我们有将近60周的时间在企业接受技能训练和岗位实习;再次,就是毕业难度大,我们需要先后两次通过德国的职业技能考试,每次考试都需要将近14个小时,拿到德国职业技能证书后,才能顺利毕业。”中德技术系优秀毕业生代表王稹稹介绍,“在学校学习过程中养成的标准、规范、节约、协作等习惯对我的帮助非常大,我认为甚至比那些专业技能还大,感谢济南职业学院、中德技术系对我的培养。”

  座谈会结束后,40余名全国重点新闻媒体记者走进校园,深入文化创意中心、虚拟仿真中心、航空装备训练中心、汽车实训中心等地,就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职教出海等话题展开采访调研。

  在中德技术系,一面记录了目前已有学徒培养合作关系的23家企业的“logo墙”吸引了媒体记者们的目光。中德技术系历经12年,创新打造出国内独树一帜的“14322”双元制职业教育济南模式,并获得多项荣誉。

  “从第三学期开始,我们开始进入‘学校4周、企业6周’的校企工学交替培养阶段,一直到第五学期结束。在培养过程中,无论是学校还是企业承担的教学任务,都由行会、企业和学校共同制定目标、确定内容,企业和学校之间互相通报学生学习情况,确保校企双方了解学生整体学习过程和结果。”中德技术系副主任刘延利表示。在双元育人过程之中,学校老师和企业员工结合工作需要共同开发了活页教材等配套教学资源。职业技能考试时,学生模拟在企业实际工作中接到订单、确定方案、准备材料、加工装配、检测交付的过程,强化了学生“完成企业实际生产任务”能力的培养。

  “左手边是我们购入的基于国产大飞机C919为基础,1:1比例设计的虚拟驾驶舱,我们可以利用内部虚拟仿真资源,进行飞机典型系统的故障检测,也可以体验试飞。”飞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教研室主任边洪宁说,除了虚拟驾驶舱外,航空装备训练中心还配备了直升机、涡扇发动机、涡桨发动机、活塞发动机等各类真实航空设备供学生实训。与此同时,相关维修专业的学生正在车间进行涡桨发动机高压燃油泵的拆装维修工作,针对一些实训过程面临“三高三难”的实训项目,学校也提供了直升机、A320、B737等机型的虚拟仿真资源,供学生不断重复练习技能,训练学生操作的规范性和标准性。

  在众创空间,高校导师、伙伴导师、实训导师和资源型导师在校内为学生开设创新创业教育类课程,组织创新创业训练营,指导学生参加各类创新创业大赛和项目。“除了大厅所展示的内容之外,我们还建有先进的创新创业实训室、VR虚拟现实实验室等,可以满足学生创新思维训练、创业项目的打磨与筛选、项目路演等需求。”中小企业创业与经营专业教研室主任宫珂向记者介绍,“学校每年都会投入100万元用于科技创新项目的遴选及培育,投入40万元用于训练营的活动开展。目前为止已经开办了100期的训练营,有超过5000人受益。从这些活动中遴选出优秀的创意,生成可行性强的创业项目,学院统一再打磨培育,推荐优秀的项目参加“挑战杯”、“互联网+”等各类比赛。后期,对于获奖项目中可落地的,学院再进行一对一地扶持,指导学生开办企业。近年来,在各类双创比赛中获奖100余项,帮助学生孵化公司20余家,从这里走出的创业之星达40余名。”

  媒体记者通过走访、座谈对济南职业学院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职教出海等方面的探索实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他们将用手中的笔和镜头,记录和展现济南职业学院蓬勃发展的生动实践,讲好济职故事、职教故事,助推山东教育品牌做强做优做大。

  据了解,本次活动由山东省教育厅指导,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大众网·海报新闻举办。5月27日至31日,40余名中央及全国各省市主流融媒体记者将陆续走进山东科技职业学院、山东职业学院、济南职业学院、青岛职业技术学院、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全方位实地调研,充分发掘和报道山东职业教育的发展成就及内涵特色,推出一系列生动报道,传播山东职教“好声音”。

责编:姜申涛


审签:路时川

责编:姜申涛


审签:路时川

相关推荐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