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新发明"海底捞金" 青大专家成果获一等奖

2012-06-04 10:23:00    作者:   来源:  

关键词:
[提要] 在人们的印象中,微波最突出的功能是加热饭菜,而青岛科学家却利用它在加热过程中的独特功能,发明出一种新型天然纤维素纤维的提取方法。近日,由青岛大学曲丽君教授主持的“新型天然纤维素纤维制取方法研究及应用”获得2011年度青岛市技术发明奖一等奖。这项技术发明大大缩短了新型天然纤维素纤维制取的生产流程,降低了企业的成本和能耗,已经在山东、江苏等地的多家纺织企业成功推广。另外,研究团队还利用相关技术成果,进行海洋生物质甲壳素的纤维性能改良,取得较好社会经济效益,成功助力企业实现“海底捞金”。

  在人们的印象中,微波最突出的功能是加热饭菜,而青岛科学家却利用它在加热过程中的独特功能,发明出一种新型天然纤维素纤维的提取方法。近日,由青岛大学曲丽君教授主持的“新型天然纤维素纤维制取方法研究及应用”获得2011年度青岛市技术发明奖一等奖。这项技术发明大大缩短了新型天然纤维素纤维制取的生产流程,降低了企业的成本和能耗,已经在山东、江苏等地的多家纺织企业成功推广。另外,研究团队还利用相关技术成果,进行海洋生物质甲壳素的纤维性能改良,取得较好社会经济效益,成功助力企业实现“海底捞金”。

  微波技术巧取纤维

  “微波炉,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把饭菜加热,既清洁,又均匀,速度也快。所以我们考虑,能不能把微波加热的这种优点也运用到纤维制取中去?”为此曲丽君带领团队进行了尝试。为提高纤维对微波的吸收,研究人员经过筛选优化采用二氧化钡作为辐敏剂,增强物料对微波的敏感度,加强微波的穿透性,这样一来,制取新型天然纤维素纤维的时间大大缩短,能耗也得到了降低,达到了节能减排的效果。

  在“新型天然纤维素纤维制取方法研究及应用”的项目研究中,研究团队将目光盯准了两个天然纤维家族“新丁”——光叶楮和黄蜀葵,从它们身上提取天然纤维。“一是这些原料天然环保,可以提取天然的纤维素纤维;二是符合国家‘十二五’规划生物质纤维资源开发战略,有效应对全球面临的合成纤维原料——石油资源日渐枯竭的严峻形势。”据曲丽君介绍,光叶楮韧皮纤维洁白、柔软,是高档的造纸和纺织纤维原料。

  青岛市科技局成果处相关负责人表示,该项目是2011年唯一的技术发明一等奖,含金量非常高。主要亮点在于该项目在多项国家科技计划资助下,用新型碱性生物复合酶代替硫酸的预处理方法,减少了纤维损伤,安全环保。

  新发明海中捞金

  工作生活在青岛这座海洋城市,曲丽君也正把她的科研成果运用到海洋生物资源纤维提取研究中。近年来,她的团队和青岛即发集团一直在合作,进行海洋生物质纤维——甲壳素纤维的杂化研究,目的是降低甲壳素纤维的成本,推广普及甲壳素纤维的应用。“甲壳素纤维,是以蟹、虾壳类为原料纺丝而成的纤维,纯的甲壳素纤维价格昂贵,阻碍了甲壳素纤维的推广应用。通过甲壳素纤维的杂化研究,采用PVA、明胶与甲壳素共混纺丝,从而有效降低甲壳素纤维成本,保持甲壳素纤维性能。”曲丽君说。

  目前,即发已经将甲壳素纤维应用于纺织服装、内衣等产品,这些产品具有抑菌除臭、保湿护肤、防重金属危害、消除静电等功能。在对甲壳素纤维性能改良的基础上,相关企业正扩大产业规模,向大海要资源。海洋生物纤维材料包括甲壳素纤维、海藻纤维已成为即发集团在今后中长时期重点发展的主导产业之一。

  即发集团还计划建设海洋生物材料科研基地,基地包括新型海洋生物材料科研中心、海洋生物材料中试基地、成果转化基地等。基地建成以后,将形成蓝色硅谷以海洋生物材料为主要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对海洋生物材料系列资源综合利用的研发,促进海洋生物科技成果的转化步伐,促进海洋生物材料向各个领域的应用研究提供技术支撑,也为即发集团从一个传统纺织服装制造业企业转型为高新技术企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新型天然纤维素纤维制取方法研究及应用”八项技术发明中,“碱氧法”是整个技术发明中的“亮点”。曲丽君介绍,这种方法是将传统的煮练、漂白两道工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实现碱氧同浴,具有流程短,消耗少,纤维品质好等优点,真正达到1+1>2的效果。

  据曲丽君回忆,这个方法是她在1996~1997年在荷兰ATO-DLO研究所访问时研制的。回国后,考虑到技术的广阔前景,她与研究团队一起继续深入研究“碱氧法”在新型天然纤维素纤维制取中应用。“碱氧法”研制成功大大缩短了麻类脱胶生产流程,与传统工艺相比减少了六道工序,降低了企业的成本和能耗,被国内多家企业采用,在业界受到专家的广泛关注与认可。 本报记者 姜岭君

景芳超

editor

相关阅读

 

 

> 进入微博< 热点图片

 
 
我要评论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foo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