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语、职业培训双提高

2013年03月06日 16:38作者:来源:大众网

山东省援疆指挥部了解到受援地“双语”教师严重匮乏这一现状,把帮助受援地打造合格的双语教师队伍、提高受援地的“造血”功能、培育自我发展能力作为教育援疆的首要任务。

       双语培训:
  三级培训提高“造血”功能,10所高校对喀什定向招生
  山东省援疆指挥部了解到受援地“双语”教师严重匮乏这一现状,把帮助受援地打造合格的双语教师队伍、提高受援地的“造血”功能、培育自我发展能力作为教育援疆的首要任务。2011年,首先实施了三级培训战略:对大多数汉语基础薄弱的教师进行两年制受援地培训,提高其汉语水平和实际教学能力;选派具有一定汉语基础的骨干教师到山东进行三个月的提升教学能力培训,为受援地培养骨干力量和学科带头人;选派学校管理人员到山东参观学习或短期培训,为受援地培训一流的管理团队。
  在具体培训中,依托喀什师范学院,从2011年3月开始,开展了129名受援4县骨干教师为期2年的双语培训,为学员量身定制了培训方案。同时,依托齐鲁师范学院建立了“山东省新疆教育人才培训基地”,举办了两期骨干教师和教育管理人员培训班,100名具有一定汉语基础的骨干教师和教育管理人员分两批在我省接受了为期3个月的培训。
  2011年10月,组织喀什地区教育局和受援四县教育局的27名教育行政管理人才赴山东进行了为期15天的短期培训。在为受援四县进行师资培训的同时,坚持短期培训与长期培养相结合,为受援地培养留着住的高层次人才。2011年我省在曲阜师范大学、青岛科技大学、济南大学、青岛农业大学和山东建筑大学等10所高校安排了100名喀什地区本科定向招生计划,所招收的学生既有师范类专业也有机械、建筑、农业等当地经济发展急需的各种专业,为受援地综合人才库的建立打下了良好基础。
  职业培训:
  四县各建一所职业培训基地,内地新疆中职班迎来首批340人
  目前,受援四县职业教育刚刚起步,为此我省规划为受援四县各建设一所规模适当、专业设置合理、长短期培训相结合的职业教育场所,确保受援地区高中阶段适龄青少年都有学上,解决义务教育的后续教育问题。
  目前,我省援建的疏勒县职业技能实训基地已投入使用,建成了12700平方米的综合楼和4200平方米的实训车间,仅配置机床一项就投入了800万元,设置了机械加工、汽车维修、焊接、计算机、餐饮、面点、手工编织、手工艺等急需专业,年培训能力3000人。岳普湖、麦盖提和英吉沙县的职业技能培训基地一期工程已经完成。
  另一方面,我省扩大内地新疆班办学规模,做好未就业大学生职业培训。自2000年开始举办内地新疆高中班,新一轮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启动后,我省在已有4所学校的基础上新增了4所学校,去年陆续开始招生,目前在校生人数近4000人。2011年,组织受援地50名青少年儿童“六一”期间到山东参加夏令营活动,通过手拉手、心连心的方式对两地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
  从2011年开始,我省承担了举办内地新疆中职班的工作,济南卫生学校、薛城职业中专和嘉祥职业中专承担培训任务,一次性投资800万元用于三所办班学校清真食堂的改建,首批340名学生已于2011年9月30日抵达我省并开始学业。由我省东营职业学院、山东理工职业学院、泰山职业技术学院和日照职业技术学院等四所高校承担的喀什少数民族普通高校毕业生培训进展顺利,第一期99名学员已完成学业返疆。

责任编辑:景芳超

本文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点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