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授之以鱼”到“授之以渔”

2013年03月06日 16:35作者:来源:大众网

  “山东援疆教师教学能力强、业务素质高,带来了先进的教学理念,发挥了传帮带作用,学校、教师、学生、家长都受益很大!”在疏勒县八一中学校园内,该校校长张义感慨地说,更令全校师生感动的是,援疆教师大局意识强,不讲条件,不怕困难。

  “山东援疆教师教学能力强、业务素质高,带来了先进的教学理念,发挥了传帮带作用,学校、教师、学生、家长都受益很大!”在疏勒县八一中学校园内,该校校长张义感慨地说,更令全校师生感动的是,援疆教师大局意识强,不讲条件,不怕困难。
  张义说,山东教师支教疏勒县,有着52年历史的八一中学受益最大,38个援疆教师到该校的有22个。这些援疆教师贴近当地实际情况,与学校教学对接起来,带来了先进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方法。同时,八一中学教师还到山东“取经”,学到了聊城杜郎口中学、昌乐二中等名校的先进教学理念,然后与八一中学的实际结合起来,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欢迎。
  针对受援四县师资力量严重短缺的现状,2011年,我省在完成中央确定的援疆教师任务的基础上,还先后精选100名高年级师范类大学生和167名优秀教师赴受援四县支教。据统计,全年授课12万余课时。
  同时,从“授之以鱼”到“授之以渔”。2011年6月,山东教育援疆首批“齐鲁名师”送教团为喀什四县送去了专家讲座和示范课,将我省的先进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无私地奉献给喀什地区的中小学。支教师生们采取“一对一”帮扶、师徒结对、研讨会等多种形式、多种渠道“传帮带”,通过公开课、优质示范课、教学比武活动等形式,提高当地教师驾驭新课改的能力,探索新课改背景下课堂教学模式。既缓解了受援地双语教师短缺的状况,又帮助指导当地教师开展学校管理和校本教研,真正实现了援出的是队伍,留下的是制度。

责任编辑:景芳超

本文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点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