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援疆积极解决当地双语教师严重短缺
振兴新疆,教育为基。2011年,我省完成教育援疆投资1.44亿元;2012年,我省计划投入教育援疆资金2.135亿元。大众网记者了解到,山东教育援疆“硬件”和“软件”建设结合,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从“授之以鱼”到“授之以渔”,从“输血”到“造血”,建立大密度、多层次、立体化的教育对口支援体系,增强受援地教育自我发展能力。
振兴新疆,教育为基。2011年,我省完成教育援疆投资1.44亿元;2012年,我省计划投入教育援疆资金2.135亿元。大众网记者了解到,山东教育援疆“硬件”和“软件”建设结合,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从“授之以鱼”到“授之以渔”,从“输血”到“造血”,建立大密度、多层次、立体化的教育对口支援体系,增强受援地教育自我发展能力。
目前,我省援疆疏勒、英吉沙、岳普湖、麦盖提四县共有11141名中小学教师,其中维语教师占64.73%,汉语教师占18.4%,双语教师占16.87%,学前三年适龄儿童入园率53.65%,高中阶段教育入学率29.66%(其中普通高中17.85%;职业高中11.81%),人均受教育年限仅为6年,高中阶段教育入学率比全疆平均水平低44.7个百分点。四县共有中等职业学校教师121人,其中专业课、实训课教师56人,培训设施匮乏,师资力量薄弱,70%以上城乡剩余劳动力因缺乏一技之长而无法实现转移就业。
为此,山东教育援疆结合援建喀什地区疏勒、英吉沙、岳普湖、麦盖提四县的实际需求,推动双语教育办学条件改善,加强双语师资队伍建设,精选优秀教师送教支教,提升职业教育办学水平,促进内地高中班和中职班建设。2011年,共完成教育援疆投资1.44亿元,占年度全部援疆资金的16.47%。
其中,山东在4个县以促进受援地教育自我发展能力为中心,以双语教育和职业教育发展为重点,以师资队伍建设为突破口,举办受援地双语教师培训班(提高双语教学能力);骨干教师赴鲁培训(为受援地培训一支中层骨干力量);教学管理人员赴鲁培训(提高学校的管理能力和校本教研能力)。同时,加强硬件设施建设,改善受援地办学条件(学校基础建设,教学设备配套,远程网络建设);加强人员培养(以师资培养为主,青少年儿童手拉手活动等);提高管理水平(教育管理人员培训,教师支教);增强科研能力(教师支教、名师讲学,加强校本教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