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培训:大学生代名师授课 部分机构只有工商执照
2012年07月09日 09:28作者:谢苗枫来源:南方日报
“名师一对一”,是培训机构抓住家长、学生速成心理打出的一张牌。广州市东山口培正小学正门处可以看到20多名手拿传单,身着各式培训机构工作T恤的派单员,急切地寻觅每个路人。广州凡科教育机构总裁唐俊京也强烈呼吁,加强课外辅导行业自律,促进市场良行发展并形成行业规章制度。
广州天河,暑期培训机构门前人来人往。
“名师一对一”,是培训机构抓住家长、学生速成心理打出的一张牌。
●南方日报记者 谢苗枫 实习生 刘振华 柴心源 发自广州、深圳、东莞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兴起的课外培训发展至今,“占有”学生的假期成为“第三学期”已是常态。来自官方的《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未来5至10年,中国教育培训市场潜在规模达5000亿元。而这其中,据业内人士估计,暑期市场占全年营收的四成。
如此庞大的“蛋糕”,引发大小培训机构展开一场争夺战。然而,南方日报记者调查发现,在这场以价格战和心理战为主导的竞争中,存在着许多“挂羊头卖狗肉”的乱象。如何对培训机构进行规范,成为了疯狂的“第三学期”里,亟待解决的课题。
在《广东省2011—2012学年全日制中小学校历》上,昨天是这一学年的第23周首日,内容为:“初中小学放暑假,高中复习考试”。这意味着从下周起,全省1700多万名中小学生全面进入假期状态。
但是这个假期,却在“提分+陪读”、“免费托管100分”、“一对一名师辅导”各种招徕中演变为了孩子们的“第三学期”。每天4个小时、每小时高达数百元的金钱精力付出,包含着家长对孩子素质飞跃提升期待。这样的付出是否真的能换来预期的结果?南方日报记者就此展开调查。
责任编辑:孙海燕
本文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点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