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初见马褂树距今已有七个春秋,到这时我再次回忆起了我的中学时代……
七年前,我还是个十分内向的小男孩,开学报到是爸妈鼓励我自己去的,我至今仍清楚的记得那天的场景:学校东墙上贴满了报到学生的名单,紧靠墙坐着好多年轻人,面前各摆着一张桌子,我本认为只是老师找的一群大学生来帮忙,没曾想,这里就坐着我的班主任。我小心翼翼的将通知书递给他,做好登记。“以后你一定要好好干!”,这是他给我说的第一句鼓励的话。
他是那一年刚从大学毕业的大学生,比我也就大七八岁,很年轻很有干劲。他教生物,是我们级部中唯一一个教所谓副科的班主任,毫无疑问,我们班的生物成绩相当的好,我也因此独爱生物这门课。
他的课中最让我难忘的就是中学的第二节生物课——那堂校园“实践课”,他带着我们去校园认识植物。这在小学时是从未经历过的,我颇为兴奋和好奇。那时校园正值秋初,树木的叶子依旧绿意盎然,这时去认知植物也算是个好时候。他带领着我们,做着详细的讲解,“这叫日本樱花,咱教室窗外也有一棵,每年四月中旬左右开花,到时可以来赏花,那是广玉兰……”他悉心的讲解,我们细心地听,眼睛紧跟老师手指向的方向,一个个好奇的面孔,如饥似渴的记录着。“大家来看,这棵树的叶子像什么?”那是形状很特别的树叶,不过我瞅半天竟没看出来像什么,“你们看像不像一件件马褂?”我像发现新大陆似的,的确很像。“这叫鹅掌楸,也称作马褂树……”从那一天起,这“特殊”植物就深深的印在了我的脑海里。
他十分在乎我们学习,在学习上他下足了精力:为了让我们温故而知新,他给我们安排了一样作业,跟日记差不多,不同的是将一天所学的知识点整理好写下来。每天都交,他也就每天不辞劳烦的批改。曾有段时间,因为有些内容学不会,我学习浮躁起来,笔记就写几行且字迹潦草。他专门找我约谈,聊了好久,给我支了许多学习的招,给我加油打气。后来在排位置时,把我安排的近靠学习成绩好的同学,来帮助我解决问题。很快,我就恢复了状态,他在一次批改作业时,给我写了足足两页的批语,对我的变化十分肯定,并寄予了对我的期望……
三年的鼓励,夜深人静时的辅导,独到的讲解方式,激励我顺利踏入高中,他也继续作我生物老师。他教学时想象力十分丰富,课上用身体模仿核酸让我再也忘不了核酸的结构,
遗传因子的随机结合先分开再组合就再也不会出现同性杂交的错误,DNA的复制细胞分裂用口诀就可熟记于心。偶尔他还会去客串一下其他老师:及物动词英文简写Vt.,我一直记不住,他教我个方法——别具一格——“鸡蹄”,即及物简写有个t,很轻而易举的就记住了。
他的记性非常好,给我们上课很少见他带课本,经常他给我们讲具体到每一页的知识点,我们则呼呼啦啦的在下面翻书。记得有一次,一个同学借我课本去上他的课,回来那同学吃惊的告诉我,他竟然光看字就认出了是我的课本。这可是教过好几百号人的老师,我的字他仍清楚的记得,我十分钦佩他,也打心底里产生一种莫名的感动。
临近高考,偶然一次去他办公室,尽管我成绩处在中游,但他对我的学习近况仍十分清楚,让我深深地感觉到他对学生的认真负责,对我的关心与厚爱,我们聊了很久。最后他依旧如过去一样,向我说仍对我抱有十足的信心,怀有最美好的期待!
今天我已是大学生,学习的依旧是我所爱的,由衷感谢老师的悉心引导和热心照料,让我能够爱上生物并乐于了解生物,能以科学的方法去感受自然这个造物主的魅力。同时他也让我了解了自己,不断改变了自己,让我变得更加自信。
几年过去了,猛然发觉我已养成一种习惯,只要看到鹅掌楸就会向我周围的人介绍,就像当年他向我们介绍一样,享受着与他人共同感受生物魅力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