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雾不该遮住你我的双眼/崎岖不该阻挡你我的前进”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术报告厅,营销与策划专业14级学生李静雯走上舞台,一束暖光打在她的脸上,台下变得安静了,她用清脆的语调朗诵着自己创作的诗《昼想夜梦》。
这是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魅力工程行”校园文化建设系列活活动之诗歌朗诵会的现场。400人的学术报告厅座无虚席,不少学生放下手中的碗筷就跑来占座位,聆听一场有关诗歌的对话,但属于诗歌的时代却无法倒流。
“写诗的人好幸福,我要争做一位诗人”
在整个1980年代,写诗是一种时尚,随着时光的流逝,诗人,专栏作家梦亦非在《新快报》上刊文称,诗歌成为这个时代的边缘是必然的。甚至有网友在博客上撰文称,因为社会节奏的加快,现在基本上已经没有诗人了。
可在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副校长陈真看来,诗歌在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校园里并未走远。陈真表示,从诗会征集诗歌的作品数量和内容来看,学生对诗歌的热爱是自发的,高校学生正处在最具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年纪,校园里每一个场景都是学生值得咏诵千遍的诗歌话题。
听了学校老师对自己创作诗歌的分享,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安全技术管理专业王浩表示,听了老师与同学的诗歌分享,感觉写诗的人好幸福,我也要争做一位诗人。
校园诗歌,并未走远
对于校园诗歌的发展,校园诗人、中国作协会员杨康在采访中坦言,高校诗歌的发展,这不是高校能解决的问题。诗歌本来就属于少数人。诗歌因其私人化的要求非常明显,所以诗歌也注定了只属于少数人,提升学生对诗歌美的领悟能力是高校诗歌发展的关键。
对于建筑143班的徐梓宸同学来说,校园诗歌的梦想又近了一步,这场诗会不仅让他和老师同台分享了自己的诗作《追逐》,还让他对诗歌有了深入的了解。
诗会上,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基础教学部语文教研室主任黄曼红老师表示,领悟诗歌的美是可以习得的能力,为了满足徐梓宸等同学诗歌鉴赏的需求,学校专门开设了诗歌鉴赏的选修课。
这为校园诗歌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宣传部部长张洪冲是本次诗会的主办者之一,在她看来,诗会的举办可以活跃校园文化氛围,并不要求每个学生都成为诗人,今后,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将通过举办诗会等活动,形成一系列配套的诗歌教育体系从而充分带动起学生读诗写诗的兴趣。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陈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