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山东 | 教育 | 体育 | 财经 | 休闲 | 娱乐 | 健康 | 女性 | 人才 | 房产 | 短信 | 论坛
教育首页 招生考试 出国留学 培训就业 校园幽默 校园美女 高  考 考  研 趣味英语 校园文学 教育专题
 当前位置: 大众网主站 > 大众教育 > 大众教育教育专题 > 2007全国网络媒体看江苏 > 大众江苏行头条新闻

省教育厅厅长王斌泰在启动仪式上答记者问实录  
 
2007-05-13 21:06:00  李潇峰 
      记者:王厅长您好,我来自搜狐,非常遗憾没有在今年的“两会”期间采访您,希望您在明年给我们一个弥补的机会。首先我想和大家分享一组数据,今年我们搜狐面向所有的网友征集建言,其中关于教育问题有15万条,其中关注农村教育接近了四分之一的比例,江苏我看了一下,今年四项配套以及“千校万师”工程的出新,给我们一个耳目一新的感觉,从这两个工程的制定、推出到落实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很多的困难和阻碍,我想问一下,您和您的团队是处于怎样的考虑客服困难的,对于兄弟省份有没有什么建议?谢谢。
  
  王斌泰:四个配套工程,所有的学校不论他办得如何,但是我认为他们都应该有一个基本的条件,苏南地区,条件比较好,他们做的比较好,现在做下来的效果比较好,我们教育厅和省市教育行政部门他们的思想目标是一致的,这个工程既然出来了,就一定努力的完成,再大的困难也要克服,当前最大的困难是什么?是经费的筹集,没有钱办不成事,我们省里面提出这样的工程,所有的经费全部由财政负担,这个不实际,但是我们看到,这个工程的重点是把苏北的水平提升上去。苏北的经济困难一点,因此他们需要省支持相对也大一点,去年我们采取了一个措施,定了一个基本的标准,我们测算了四配套,每一个中学,大概需要三十二万来平均完成,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说,地方掏一点,掏多少,四分之一,八万,八万是由地方负责筹集,其他的二十四万是我们省内负责筹集,从实施的效果看,双方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了。没有什么地方说不愿意做这个事情的。如果这次没有半成功这件事的话,以后将会更难,因为今后可能没有专门的人专门为你这个地方做这件事。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全省上上下下,包括学校积极性都很高,都采取了积极措施做好个四配套工程。我认为四配套工作在江苏应该说对全国尤其是中西部地区,我可以大胆的说,没有多少地方比江苏做得更好。各个地方的情况不一样,可能有的地方先做这样,有的地方先做那样,我们全国的所有人都在努力,特别是基础教育都在努力,让每一个孩子上学。

    “千校万师”工程是什么意思,我们是想组织一千所苏南城市的学校对口支援苏北贫困地区一千所薄弱学校,进行扶持,为什么把“万师”也加进去,对口的资源主要是教师,所以我们要把教师发动起来,以后每个学校都有一两个教师到苏北去进行支援,这样就有了一万个老师去,我们觉得一个人的能量是有限的,我们可以把一个学校发挥起来,利用一个学校的优质资源,整体的对接薄弱支援,这样对那些薄弱学校可能是大大有好处的。比如管理的理念、整体校风、教学经验、模式等等,都可以通过几个教师不断的带下去,让薄弱学校尽快的发展起来,同时薄弱学校的教师可以成批、分批的来到这些好的学校进行对接、学习、管理,通过实践来提升自身的水平。我们是希望通过这个工程解决薄弱学校长期薄弱的问题。一个学校的薄弱不是依靠一个人解决,也不是一年可以解决的,必须通过一段时间的解决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落后面貌,我们希望通过这个工程解决这个问题。

  记者:王厅长您好!我是来自腾讯网教育频道的,我是在江苏上的大学,所以这次非常高兴参加这个会议,您在“两会”期间提出要把教师纳入公务员体系的看法,您作客我们《腾讯嘉宾聊天室》的时候也谈了这个问题,我不知道现在我们江苏在这个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这些措施对全国来说是否有示范性的意义?谢谢。

  王斌泰:我在“两会”期间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我认为这个问题是一个重大的问题,现在我们教师队伍的建设实际上是不尽如人意的,有很多薄弱环节,需要从政策层面上改变现在教师队伍的问题。“两会”期间总理说了,教育部管的六个师范院校的学生实施免费教育,说明国家在重视这个事情,这个给我们很大的启发,我们也思考,免费教育无疑是好的,但是他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教师队伍建设目前的状况,我觉得一个措施不够,还要有一些配套的措施,最重要最根本的问题是教师这个岗位有没有吸引力,能不能吸引优秀的人才到教师的岗位上,如果这个岗位没有吸引力,你在上学期间免费了他也不一定去,我看到根本的问题是解决教师本身、这个职业本身的社会地位,合理的经济的地位,如果他的社会地位高了,经济地位高了,肯定会吸引人。纳入公务员系列是否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如果教师都是公务员,无疑社会地位提高了,无疑教师的工资他和公务员相当,是没有问题,现在我们尽管在《教师法》、《义务教育法》都规定,教师的工资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工资水平,仅仅是不低于,但是你公务员工资改革了,教师不能同步,它怎么一样呢?而且还有一些其他的福利待遇都有很大的差距,就从我们江苏的实践来看,苏北比较贫困的地方,教师和公务员有差距,福利待遇也有差距,苏南的差距更大,因此我看到,现在教师的福利待遇跟不上公务员水平,跟不上就没有吸引力,人就是这样。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人有经济效益的考虑,社会政治地位的考虑等等,都是他会考虑的。我看国际上发达国家都是把教师、警察这一类人都纳入公务员管理,我们国家警察是作为公务员管理,教师却没有纳入,能不能纳入,我看是公务员这个范围怎么设立,你设定教师为公务员也就可以。

    为什么在全国人代会提出这个问题,刚刚这个同志提得很好,我提出这个问题,不是希望在江苏首先解决,如果在江苏首先解决,我可以在江苏讲,不用到北京讲,而我认为这个问题不是一个区域的问题,必须从国家的层面上操作,从法律上做一个调整,才能实现这个目标,这个是国家的行为,并不仅仅是一个地区的行为。那么提有没有用,我不那么乐观,也不那么悲观,我提出这个问题是让更多的人思考,要解决教师的问题,必须从法律政策的层次上讨论,讨论的人多了,国家重视了,有可能会解决,但是我不肯定。

  记者:我是东北网的,我听了厅长的介绍我有一些感想,您说实现江苏教育现代化的时候,说让务工子女都上的起学,这个话让我们很振奋,随着外来务工人员不断增加,农村留守的学生队伍也越来越大,苏北五市双亲外出务工的义务教育的学生现在已经超过了50万,对于这些人群的教育工作,我们江苏教育厅有没有什么具体的措施?谢谢!

  王斌泰: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是新时期的新现象,上世纪我们没有碰到这样的问题,我们没有讨论过这样的问题,后来农民进城打工的人多了,孩子要带出来,就产生了这样的问题,因为他们要上学,这是一个新世纪的新问题。江苏有55.9万这样的人,这个数字是包括江苏本地还有外省的,比如安徽、江西、重庆的都有,外省的占大部分。我们江苏自己采取的一个措施是在苏北地区我们花了本钱,解决了大部分学校寄宿制的问题,发展寄宿制,解决留守儿童上学问题,住的问题,吃的问题都解决,很多过去我们没有想到,后来我们在实践中碰到了,很多的学校讲,现在很多的孩子,都是父母出去打工,孩子没有人看,怎么办?那么就住到学校,吃在学校,所以我们扩大寄宿制规模,这样解决了苏南的压力,这个是我们江苏自己所做的,外省的我们也这样做。所以我们现在不管是江苏的,还是外地的,我们实行全部一样,我们这里义务教育全部免费,外来的也全部免费,而且我们想办法,扩充工人学校的规模,使他们可以到当地的学校上学,同时少数的自己办的民工学校,我们也按照当地的要求,要把学校办好,不能因为他是民工子女学校,他就应该差,而是要按照一个合格的学校要求创办。我认为在江苏,不管什么条件下,想读书的,民工也好,家庭困难也好,残疾儿童也好,都可以让他上学,你的困难都可以帮你解决,所以上学没有问题,这个我大胆的可以保证。

    讲到民工子女上学的问题,我有一个观点,我可以和大家讨论,我认为,民工子女上学在江苏这个地方是一个短暂的行为,因为我们已经逐步普及了高中阶段教育,我们高中的毛入学率现在是35.6%,十一五期末肯定可以达到40%以上,2015年能达到50%,进而实现高等教育普及化。在这样的情况下,苏北留在农村的,年轻的劳动力转移都是通过上学,他不是过去那样,先做农民,以后才出去,他们这样出去了,以后就不会像现在这样,转移大量留守儿童的问题,所以我认为,在江苏这个地方这个现象是短暂的,全国来说,可能要延续一段时间,有一些地方教育发展的不那么充分,西部还有一些县目前没有达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水平,所以他们的农村转移的量是大的,如果西部也像江苏一样,普及了高中教育了,这个问题就可以解决了。

  
  

来源:中国江苏网 
 
 

 

编辑:jyb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校园幽默:::

  • 2007全国网民高考题,高考考累了的来做这个吧
  • 能让男生晕倒的三句话
  • 各国最好笑的笑话集锦
  • 驾校师傅经典爆笑语录
  • 校园里气死老师的笑话
  • 男女生理完发后的区别
  • 一名网管的悲惨日记
  • 大学生毕业纪念册留言
  •  
      More…

    :::校花大比拼:::


    台湾校服女生大赏
    台湾校服女生大赏
    台湾校服女生大赏
    台湾校服女生大赏
    台湾校服女生大赏
      More…
     

    关于我们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业务拓展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06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网络中心主办 Email:
    webmaster@dzwww.com
    繁体版由广州信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鲁ICP证000100号 新出网证(鲁)字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