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育新闻 >山东教育

济南高新区金谷小学校长毕英春:以主题化、跨学科课程唤醒学生内驱力

2024

/ 03/26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王学涛

手机查看

  大众网记者 王学涛 实习记者 王嘉晨 报道

  三月的济南,乍暖还寒,阳光如“金子”般洒落在早春的校园,微风拂过却依然带着丝丝寒意。

  “今天的活动太有趣了!把寒假作业融合到了快乐的气氛中,一点也不枯燥,在玩的过程中就学到了知识。”

  “昨晚就很激动,都睡不着觉,很开心今天闯关成功,还吃到了棒棒糖和汤圆,感觉格外甜。”

  “荷”你相约、美食游园会、祥龙戏珠嘉年华……在济南高新区金谷小学校园内,正在举行的开学季“寒假主题作业再重构活动”异常“火爆”,参加活动的孩子们都非常兴奋,努力闯关,和凉风习习的天气形成了鲜明对比。

  不同于传统的开学仪式,这种融春节传统文化、济南地域文化、丰富多彩的生活、新旧学科知识于一体,用游戏化趣味闯关的形式考查学生学习成果的活动形式让孩子们沉浸其中,欲罢不能。

  这样一个既有“仪式感”又有“教育味”的开学活动,背后是济南高新区金谷小学完善、创新的课程体系和科学、开放的教育理念。

  毕英春作为这所迅速崛起且特色鲜明的新建校校长,亲历了“共建金谷”的每一小步。她和团队一起,致力于“创造适合每一位学生的教育”。不到两年时间,毕英春在金谷搭建的教育理念、课程体系、校园文化已经深植于“金谷”,成为学校独特的文化名片。

  本期大众网·海报新闻“你好,校长”走进济南高新区金谷小学,和毕英春校长一起聊一聊“共建金谷”的故事。

  从“三新”学校到家长认可

  新建校崛起有这四个秘诀

  时间倒回到2022年6月,彼时的金谷小学校园刚刚落成,即将开始招生。家长们形容金谷小学有“三新”:“学校新、老师新、学生新”。但作为一所新建校,金谷小学在家长心目中缺乏品牌认知度和口碑。未来学校何去何从,家长们心里并没有谱。

  也是在那个暑假,毕英春校长接手了金谷小学这所新建校。“之所以来到金谷小学,就是特别想办一所心目中理想的学校。”来到这里,毕英春发誓要将自己多年积累的理念和经验播撒,浇灌培育出一所心目中理想的未来学校。

  毕英春表示,接手一所新建校虽然面临着很多挑战,但新建学校最大的优势是像一张“白纸”,可以按照校长的愿景和理念,自由绘制。实践证明,这张“白纸”恰恰为毕校长和她的团队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

  面对新建学校办学之初外界的质疑和挑战,毕英春提出按“三种思维”做事,一是客户思维,站在家长的角度看问题,想法解决问题;二是树根思维,做教育要为孩子的一生着想,不要随波逐流;三是闭环思维,做任何事,从目标、到内容、到方法到评价,有始有终。“话不说不透,理不辩不明,只要勤沟通,开放办学、坚持不懈,一定会赢得家长认可。”

  在金谷小学的快速崛起过程中,毕英春总结出了四个秘诀。

  首先是做好顶层设计,文化凝聚人心。她强调,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只有建立起符合学校特色和发展方向的文化体系,才能凝聚师生共识,推动学校持续发展。

  “金子纯度高、亮度好、可塑性强,山谷厚重而宽广,我们便想到了育真人、学习力、思辨力、大格局等等教书育人的重点。”毕英春这样解释金谷小学校训“纯真如金,虚怀若谷”的来源。后来,他们又根据“纯真如金”,以及“金谷”与“金箍棒”谐音,命名了“真真、棒棒”两个校园吉祥物。面对这些早已深入自己心底的文字,毕英春说,她想搭建这样一个唤醒生命的平台,让师生如同金子般闪亮。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12月,山东省教育厅公布了山东省普通中小学“一训三风”优秀案例名单,金谷小学就入选其中。这些只是毕英春“建造平台”的第一步,但也正是这些文化符号,让这所“三新”学校内部迅速达成共识,从而得以凝聚和向上生长。

  其次是规划好与双新背景相吻合的有品质的主题化课程。“芝兰生于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金谷小学围绕全科教学,构建了芝兰主题化课程体系。在低、中、高3个学段分别立足“我与自然”“我与他人”“我与社会”三大领域,为6个年级12个学期确立了叶、莲、谷、美食、飞鸟、飞龙等12个课程主题。“金谷小学的主体化课程打通了学科间、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之间的藩篱,以富有地域化、生活化、趣味化的主题课程,有效实现了全环境立德树人,这样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生。”毕英春说道。

  第三是形成了指向深度学习的CAP课堂教学范式,她认为,要想实现“双减”,必须在课堂上落实“增质”和“增量”。各科教学,一定要目标聚焦、内容统整、方法精当、评价精准。而CAP课堂范式,是三个英文单词的缩写,Comprehend以例悟法,学生通过单个文本的学习来领悟方法;Apply依法自学,拓展相同或相反的文本,学生运用学到的方法独学互学,异中求同,同中求异,深化理解;Prolong把所学知识和技能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进行再创造。“这样,悟中思、练中用、延中盈,经历解决问题、建构知识、运用知识的全程。真正实现了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深度学习。”毕英春介绍。

  最后是形成了有温度的家校社共育氛围。打开门办学,建立起良好的校家社关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保驾护航。

  核心素养是课程发展的DNA

  以主题化、跨学科课程唤醒学生学习内驱力

  课程体系是学校走向高质量不可或缺的一块拼图。核心素养,是课程发展的DNA。在步入人工智能时代的今天,学校育人目标要从关注“考试分数”转向关注学生“核心素养”,教师的课程实施也要从单一内容、单一学科走向综合式、跨学科设计转变。

  “所以学校的课程设计一定要指向核心素养,要培养思辨力、沟通力、协同性和创造性。要设计适合学生年龄特点、地域特点、接近生活经验的课程体系。这样,实效性和可操作性更强。”毕英春介绍。

  举例来说,金谷小学一年级上学期的“叶主题课程”,以入秋后学生常见的绿叶、红叶和叶落现象,作为各个学科教学的基本课程资源与学习情境。语文老师通过引导学生描述“尖尖的柳叶”等来教学叠词的使用,数学老师以树叶为学具讲授运算,美术老师则带领学生感受树叶的色彩、线条……学生在生活化、趣味化的“叶情境”课堂上,不会明显感受到语文、数学、科学、艺术等各学科的变换,而是以各种树叶为学习工具和情境完成各个学科的学习任务,化抽象为具体,降低了学习难度的同时提高了学习效果。

  一年级下学期“莲”课程,则以济南市市花——莲花为核心,将年级文化主题活动、各学科的学习任务设计与“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城市特色以及日常的莲藕饮食文化相关联。

  “真正主题化的跨学科课程,一定要纠正为活动而活动、没有目标或者偏离目标的错误倾向。实施主题化课程要立足课标、教材和学情,首先,明确一个单元、一堂课、一个学习任务的既定学习目标和预期学习结果;其次,要确定能证明学生达到预期学习结果的评估证据;最后,要基于可评价的学习结果逆向设计或安排相关的教学活动。这样的主题课程设计,才能确保目标不游离、环节不繁琐和策略不失当。同时,要以有文化情境的主题引领学习任务群设计,通过有文化意义的深度学习唤醒学习的内驱力,使学生愿意投入情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建构知识,从而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毕英春强调。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让教育资源始终围绕学生

  从教三十四年,毕英春认为叶圣陶先生和李希贵校长对自己影响最大。“叶圣陶先生认为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当一个人养成了好习惯,他的行为就会从他律转变成自律,进而再到自觉,并内化成一种根深蒂固的高尚品格。李希贵校长‘让教育资源离学生更近的观点’对我也影响深远。”

  这些教育思想深深影响着毕英春的教育生涯,她也将这些理念落地在金谷小学。她把资源配置与利用的眼光放在了学校和家庭两个环境中。

  “学校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把图书放在各自教室,方便孩子们‘课间即读’;教师的办公室也紧邻教室,教室里也摆放教师办公桌,方便学生随时得到教师的指导;此外我们经常邀请各方面的专家,比如消防大队消防员、大舜文化的研究者赵志刚教授等入校为学生授课,开阔孩子们的视野。”毕英春详细列举了校内丰富的教育资源。

  此外,毕英春还充分考虑到了家庭教育环境及资源的重要作用。为加强与家长之间的思想沟通,调动家长参与教育、构建良好教育环境的积极性。金谷小学开设家长大讲堂,针对家长关注的热点问题,请专家或者自己学校的教师、家长分主题进行分享;在全国率先成立“齐鲁三贤”读书联谊会,引导学生和家长爱上阅读;把高新区的家长开放月落到实处,开放办学,让家长轮流走进学校,在校门口挂上“校长悄悄话信箱”,听取家长合理化建议;请家长参与到学校的理念建设、大型活动中来,加强与学校的情感联结,促进家校关系和谐。

  “家校同频共振,教育效果事半功倍。往一个方向使劲,就会产生1+1>2的效果。”毕英春感慨道。

  未来教师应该是引导者和辅助者

  爱与温度难以替代

  智能时代下的海量信息和高速发展的传播技术手段,推动学校教育变革进入到3.0时代。学生获取知识更为便捷,学习空间更加灵活多样,给学校的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思考:该如何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个性化、差异化需求?如何利用好新兴技术以应对新的难题?

  基于目前已知的挑战和未来未知的变化,毕英春总结了未来学校需要做出的应对计划:一是由关注全体到关注学生个性化学习,为每个学生量身定制课程;二是打开学校围墙,实现网络共享、利用好优质资源;三是利用AI、VR等先进技术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复杂概念等。

  “新技术的发展给学校和老师带来很大挑战,未来学校要以学生为主体,老师要转变角色,成为学生的引导者和辅助者。”毕英春还特别强调了在这样的环境下教师应当进行的自我革新。“未来教师要具备终身学生的意识和能力,要掌握新技术的使用方法,最重要的是要更有爱和温度,这是智能技术无论如何也代替不了的。”

  此外,毕英春认为在未来的教育中美育也至关重要,学校教育要带领孩子们走进自然人文世界,亲身发现美、感受美,提升鉴赏美的能力。

  “在金谷小学,我们开全开足艺术课程,明确目标,落实各学科的核心素养;其次,在其它学科中融入美育;第三,开设各种艺术社团,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例如音乐类的陶笛、古筝、萨克斯社团等,美术类的掐丝珐琅、国画社团等;第四,打造洁美校园,让学生们身处美丽校园,感受自然之美。”毕英春介绍。

  在短短不到两年的时间里,金谷小学实现了快速崛起,成为区域内一所名副其实的“优质校”。但毕英春并不满足于此,未来,金谷小学还将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培养生活自立、学习自主、行为自律的金谷学子,真正实现“金谷芝兰无人仍飘香学习凭自主,海川学子有志更立德发展靠自觉”的育人目标,开启新一轮的深度探索。

  记者手记:很难想象,金谷小学是一所建校不到两年时间的新建校,在如此短的时间内 ,学校形成了完善、创新的课程体系,科学、开放的教育理念和老师、家长们认可的校园文化,实属不易。

  金谷小学最有特色的还是“主题化课程”,探索“主题化课程”的学校有很多,“金谷”的成功之处在于:第一,主题化课程和教材以及学生生活相结合,避免了两张皮,不是为了主题而主题;第二,“金谷”主题化课程是跨学科的,而且“跨学科”要立足课标、教材和学情,而不是拼盘式地将A学科融入B学科的“跨学科”课程。第三,“金谷”主题化课程是基于评价的,以多维评价让学生成长“看得见”,而不单纯是让孩子们“玩”得开心。第四,很多人可能会有疑问,既不能脱离教材,又需要评价,那为什么还要做“主题化课程”?目的就是推动全环境立德树人,让学生通过多层面、富有挑战性的真实学习任务,激发学生内驱力和成长活力。

  探索“主题化课程”的学校有很多,但有些学校难免跑偏。究其原因要么是犯了为活动而活动、没有目标或者偏离目标的错误。要么就是没有立足课标、教材和学情,没有将课程融入学生成长、生活的环境之中。

  在与毕校长的交流中,我们深刻感受到毕校长对教育的热爱和执着。在校园中,不时有学生向她问好,毕校长总是回以灿烂的微笑和问候。好的关系成就好的教育,金谷小学校长与老师之间的良好的关系,校长、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良好的沟通也是学校快速发展的原因吧。

责编:路时川

审核:姜申涛

责编:姜申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