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育新闻 >山东教育

打造职教高地“升级版” 树立示范标杆 更好服务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

2023

/ 01/31
来源: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手机查看

  山东是职业教育大省,现有职业院校520所,在校生253万人。自2020年1月教育部和山东省共建国家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以来,全省锚定“走在前、开新局”,系统推进职业教育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实践创新,探索了一系列可复制的经验和模式,山东省两次被国务院确定为职教改革成效明显省份,国务院领导同志给予高度评价。

  一、山东职教高地建设的经验做法

  一是坚持系统谋划,整省推进职教高地建设。职业教育具有鲜明的跨界属性,涉及经济、社会、教育、民生等领域,必须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教育部与山东省联合建立部省协调推进机制,教育部明确了支持山东的9项政策①,为职教高地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山东将职教高地建设列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纳入改革攻坚行动,作为科教强省、创建高水平创新型省份的重要支撑,先后出台20余个配套文件②,各项改革环环相扣、齐头并进;设立4个省级试验区③,逐市逐校制订实施方案,从不同层面和领域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趟路子,形成了整省推进的良好局面。

  二是深化产教融合,形成多元办学格局。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的基本办学路径,是办好职业教育的关键所在。作为全国首批产教融合试点省份,山东注重发挥产业基础扎实和工业门类齐全、体系完备等优势,建立完善产教对话机制,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出台全国首个混合所有制办学政策,吸引头部企业、行业领军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积极参与职业教育,全省建设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322个、专业993个、实训基地1900个,524家规模以上企业入驻,有效激发了办学活力。建设产教融合示范园区35个,组建省级行指委23个、各类职教集团191个,认定310家省级产教融合型企业④,推动工厂建到校园里、课堂搬到车间去、专业长在产业链上,中、高职校均合作企业分别达到14家、268家,校企合作越来越紧密,产教融合与技术技能共同体加速形成。

  三是强化标准引领,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标准建设是提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突破口。在教学标准建设上,山东瞄准技术变革和产业优化升级方向,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融入教师、教材、教法改革,组建200个教学创新团队,开发469个专业教学标准,推广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境教学和模块化教学,课程教学与产业前沿同步,让学生喜欢学、学得进、长本领。在技能大赛标准建设上,深化技能大赛改革,2020年以来,山东连续3年作为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主赛区,探索建立起体现世界技能大赛理念的新赛制,为国家层面推进大赛改革探索了路径。在学校标准建设上,加快建设名校强校,高水平中、高职院校分别达到208所、40所,“一校一特色”差异化发展,更好服务不同产业。

  四是服务人人出彩,畅通升学就业“双渠道”。山东把产业升级对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客观需求与社会对畅通职校学生成才、成长发展渠道的迫切诉求有机结合,在全国率先建立“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职教高考制度,中职校学生既可以上高职专科和本科,又可以上应用型大学,学生发展有了更大空间,吸引力明显增强。2022年,全省中职招生有2.67万人超过普通高中线,高职招生有4.14万人达到本科线,1.29万名普通高中在校生转入中职学校,学生和家长开始主动选择职业教育,越来越多的优秀学子走上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全省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平均每年为经济社会培养输送70多万名劳动力和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五是深化对外合作,赋能企业国际化发展。在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山东坚持“引进来”“走出去”,支持职业院校更加广泛深入地开展国际合作交流,更好地服务企业在海内外发展。一方面,举办中外合作办学项目100多个,有计划地学引进国际先进、成熟适用的人才培养标准、专业课程、教材体系和数字化教育资源,推动实现本土化。另一方面,建立国际职业教育联盟和交流合作机制,组织全省47所职业院校与11家大型企业“组团出海”,建设海外职业技术学院和办学点⑤,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拓展业务提供了有力支撑。

  六是着力放权赋能,激活职业院校内生动力。山东持续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将研发机构设置权、人才招聘权、职称评审权、内部薪酬分配权、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处置权,全部下放到学校。改革教师招聘制度,从会做的当中选会讲的,对“业界精英”采取直接考察方式,全省1117名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进入职业学校,将最先进技术传授给学生,全省“双师型”教师达到60%。改革教师绩效工资制度,公办职业学校教师绩效工资水平可达到所在区域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基准线5倍;学校社会服务收入结余,50%以上可用于教师劳动报酬,激励学校在市场中寻找发展空间、提高竞争力。

  山东职教高地建设取得预期成效,职业教育产生系统性、格局性变化,深刻影响了整个山东教育的变革。在实践中,山东突出目标导向,把职业教育作为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引擎,作为撬动整个教育改革的重要支点,摆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来谋划;突出问题导向,紧盯堵点、断点和难点问题,事不避难、攻坚克难,科学务实设计政策制度,能前进一小步的决不原地踏步,能阔步前进的决不小步走;突出效果导向,把握职业教育类型特征和内在规律,以提升育人水平和服务能力为核心,办有标准、有质量、有尊严的职业教育。

  二、职业教育服务现代化强省建设的总体思路

  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上,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是我国加快建立人才资源竞争优势、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人才支撑的战略选择。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艰巨任务,要进一步优化类型定位,健全多元化办学格局,努力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山东是人口大省、经济大省,在全国发展大局中占有重要地位,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上合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等国家战略交汇叠加。当前,山东正加速向新旧动能转换“十年塑成优势”迈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渴求高技术、高技能人才的有力支撑,更加需要办好高质量的职业教育。今后一个时期,山东职业教育将以牢牢把握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完善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着力打造职教高地“升级版”,树立示范标杆,努力把职业教育“大有可为”转化为“大有作为”的山东实践,为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注入强劲的职教力量。

  第一,进一步推动职业教育面向人人、服务人人,支持推进人才强省建设。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是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大计。职业教育是广大青年打开通往成功成才大门的重要途径,通过职业教育提高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和知识水平,把只能从事一般的、简单劳动的劳动力培养成为专门的、高级的、掌握更多科学知识和劳动技能的劳动力,能够有效提升全社会人力资本和专业技能。山东是全国唯一常住人口、户籍人口“双过亿”的省份,这是山东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潜力所在。下一步,山东将持续做大职业教育规模,夯实中职教育基础地位,做强高等职业教育,稳步发展职业本科教育,巩固职业教育在高中教育阶段和高等教育阶段占“半壁江山”的局面;深化职普融通,在义务教育后的不同阶段统筹推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协调发展,为学生实现多样化选择、多路径成才搭建阶梯;加强职业培训,引导职业院校落实育训并举职责,满足社会成员个性化、多样化、终身化的学与培训需求,不断提高新增和现有劳动力综合素质、职业技能水平。

  第二,进一步推动职业教育服务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支持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强调“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实体经济、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迫切需要大批高素质应用技术人才。山东是工业大省,制造业是山东经济的根基所在、优势所在,动能转换、技术变革、产业升级,都离不开现代职业教育的支撑。下一步,山东将瞄准技术变革和产业升级方向,不断优化职业教育院校布局和专业结构,推动职业院校专业、人才、技术与产业链、创新链融合;持续深化产教融合,分类施策建设产教融合型城市、行业、企业,在产业聚集区建设一批产教融合园区,面向优势产业分领域建设产教联合体,推动职业教育有组织、成建制、组团式赋能产业;继续强化科教融汇,大力开展校企协同创新,服务行业企业技术改造、工艺改进、产品升级,成为科技成果转化的“中试车间”,补齐补强科技创新链条,推动技术成果有效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有力支撑科技自立自强。

  第三,进一步推动职业教育促进就业创业,支持推进打造共同富裕的省域范例。山东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打造共同富裕的省域范例”。职业教育是重大的民生工程,实现共同富裕要下好职业教育这个“先手棋”。山东职业院校有相当数量的学生来自农村和城市贫困家庭,他们既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帮扶对象,也是“做大蛋糕”的重要有生力量,职业教育在推进共同富裕中拥有巨大责任和独特价值。下一步,山东将进一步强化技术能力培养,让学生掌握真本领,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培养规模宏大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队伍和产业工人队伍,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来源;大力发展面向农业农村农民的职业教育,培育更多“新农人”,服务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创业,助力打造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推进高职教育资源向县域下沉,“把高职办到县域”,促进学生留在本地就业创业,成为乡村振兴生力军。

  第四,进一步推动职业教育服务绿色低碳发展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支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山东作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是黄河下游生态保护主战场。职业教育在促进经济绿色发展、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中有着巨大作用。一方面,山东职业教育将积极参与“绿色技能”开发,设置绿色低碳技术、智能环保装备技术等专业,大力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扩大绿色低碳技术技能人才供给规模。另一方面,山东将充分发挥黄河流域产教联盟作用,推动跨省域职业教育合作,支持沿黄流域职业院校围绕生态保护修复、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土保持、水资源利用等领域,联合开发一批黄河文化特色通识课程和数字化资源,培养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急需人才,共奏新时代职业教育的“黄河大合唱”。

  新时代新征程,山东将紧紧围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部署要求,统筹推进职业教育与山东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统筹推进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调发展,统筹推进职业教育与学生成长成才协调发展,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更好地适应人民期盼和发展需求,努力为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注释:

  ①9项政策主要有:1.支持山东将现有半数左右省属本科高校转型为应用型本科高校。2.支持山东进入“双高计划”的高职院校的骨干专业试办本科层次职业教育。3.支持山东长学制培养高端技术技能人才,探索中职与高职“3+2”、中职与职业教育本科和应用型本科“3+4”、高职与职业教育本科和应用型本科“3+2”对口贯通分段培养。支持“双高计划”院校、职业教育本科院校与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应用型本科高校联合培养职业教育本科生、专业硕士。4.为山东增加职业教育本科计划、专业硕士和专业博士计划,指导和支持山东应用型本科院校、职业教育本科院校和专业更多招收中、高职院校毕业生。指导山东制订职业教育考试招生改革实施方案,健全中高职与本科衔接培养的考试招生办法。5.支持山东根据高等教育法和高等学校设置制度规定,将符合条件的技师学院纳入高等学校序列。6.支持山东遴选优质中等职业学校建设成为集中职教育、五年制高职教育、技术推广、劳动力转移培训和社会生活教育为一体的职业学校。7.支持1~2所院校转型为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分专业支持一批高水平工科院校举办职业技术师范教育,探索有条件的优质高职院校转设为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或开办职业技术师范本科专业;探索从具有3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并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人员中招收教育硕士。8.在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中滚动支持山东20所左右高职院校。建设30个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在墨子、鲁班、奚仲故里枣庄市建设中国职业教育博物馆和职业体验馆。9.支持国(境)外高水平应用技术型高校在山东开展合作办学。探索国(境)外高水平企业在山东独资办学,鼓励中外合资、外商独资企业在山东举办职业院校。支持山东职业院校在国(境)外建设“鲁班工坊”。

  ②配套文件主要是:1.《教育部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整省推进 提质培优建设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的意见》(鲁政发〔2020〕3号);2.《中共山东省委 教育部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成立部省共建国家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领导小组的通知》(鲁委〔2020〕85号);3.《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的实施意见》(鲁政办发〔2019〕2号);4.《山东省教育厅等13部门关于印发中办发(2021)43号文件有关任务清单深入推进国家职教高地建设的通知》(鲁教职字〔2022〕7号);5.《山东省教育厅等6部门关于“一市(校)一案”编制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实施方案的指导意见》(鲁教职字〔2020〕4号);6.《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开展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成效明显的市县(市、区)遴选激励工作的通知》(鲁教职函〔2021〕32号);7.《山东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考试招生制度的意见》(鲁教学字〔2019〕7号);8.《山东省教育厅(中共山东省委教育工委)办公室关于印发山东省“职教高考”题库建设方案的通知》(鲁教厅办字〔2022〕28号);9.《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山东省高等职业院校办学质量年度考核方案(试行)的通知》(鲁教职字〔2020〕6号);10.《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山东省高等职业院校专业(群)发展水平考核方案(试行)的通知》(鲁教职字〔2020〕7号);11.《山东省教育厅 山东省财政厅关于实施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工程推进高职院校专业化特色化发展的通知》(鲁教职函〔2021〕8号);12.《山东省教育厅 山东省财政厅关于实施山东省高水平中等职业学校建设计划的通知》(鲁教职函〔2021〕33号);13.《山东省教育厅 山东省财政厅关于实施山东省中等职业教育专业特色化建设计划的通知》(鲁教职函〔2021〕36号);14.《山东省教育厅 山东省财政厅关于推进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的指导意见》(鲁教高字〔2020〕2号);15.《山东省教育厅等14部门关于推进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办学的指导意见(试行)》(鲁教职字〔2020〕10号);16.《山东省教育厅等11部门关于印发<山东省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的通知》(鲁教职发〔2018〕2号);17.《山东省教育厅等8部门关于做好企业接收职业院校学生实实训工作的通知》(鲁教职函〔2022〕19号);18.《山东省教育厅等5部门关于印发<山东省百校教研产“三个一”融合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鲁教科函〔2021〕7号);19.《山东省教育厅等7部门关于建设共享性大型智能(仿真)实实训基地的指导意见》(鲁教职字〔2020〕8号);20.《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山东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优化职业院校公开招聘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鲁人社字〔2020〕80号);21.《山东省教育厅 山东省财政厅 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完善高等学校绩效工资内部分配办法的指导意见》(鲁教师发〔2020〕2号);22.《山东省教育厅等8部门关于职业院校全面开展职业培训促进就业创业行动计划的通知》(鲁教职字〔2020〕5号);23.《山东省教育厅等10部门关于支持新时代职业教育对外开放的意见》(鲁教外字〔2020〕2号);24.《山东省教育厅 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做好部省共建国家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理论实践研究工作的通知》(鲁教职函〔2020〕7号)。

  ③省级试验区分别是:潍坊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示范区、青岛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示范区、烟台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试验区、德州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试验区。

  ④310家产教融合型企业,主要分10类: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现代海洋、医养健康、高端化工、现代高效农业、文化创意、精品旅游、现代金融。

  ⑤山东职业院校目前有海外职业技术学院(校区)和办学点15个,分别是:中国—刚果(金)职业技术学院洛阳栾川钼业集团校区、中国—刚果(金)职业技术学院北方矿业校区、中国—刚果(金)职业技术学院迪兹瓦校区、中国—刚果(金)职业技术学院华刚校区、中国—缅甸职业技术学院北方矿业校区、中国—缅甸职业技术学院达贡山校区、中国—老挝职业技术学院、中国—印尼职业技术学院OB岛校区、中国—印尼职业技术学院棉兰达瑞校区、中国—蒙古职业技术学院敖包校区、中国—蒙古职业技术学院乌兰巴托校区、中国—刚果(布)职业技术学院、中国—多米尼加职业技术学院、中国—巴布亚新几内亚职业技术学院、中国—几内亚职业技术学院。

  (本文摘自《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2年第34期)

责编:路时川

审核:张明明

责编:张明明

相关推荐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