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改故事:王校长下乡

2016-09-23 11:03:00来源:大众网-大众日报作者:张国栋 李子路

  □ 记者 张国栋 李子路

  “城区学校就像一块块磁铁,吸住了大部分优秀教师,农村学校却是‘派不进’也‘留不住’。有了‘县管校聘’改革,我对农村教育有信心了。”

  下乡一年,44岁的王桂峰仍然是白衬衣、黑西裤,保持着一贯的儒雅。“在城里教了26年学,没想到还能到乡下当一回‘马向阳’。”描写驻村“第一书记”的电视剧《马向阳下乡记》,王桂峰非常喜欢看。

  为促进县域内教育均衡发展,去年山东实施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公办义务教育学校的教师和校长,全部由县级政府统一管理,并在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定期强制流动。

  2015年8月4日,在昌邑市“县管校聘”改革重头戏——校长职级制竞聘会上,昌邑潍水学校副校长王桂峰,竞争到下营镇九年一贯制学校的校长职位,任期4年。跟他一样竞聘上岗的中小学校长,全市有84人。

  下营学校是个啥样?在去年全市中小学综合督导中,下营小学部排倒数第二,初中部排倒数第三,五年转走了近300名学生,学生食堂、取暖也多次遭到投诉。虽然有心理准备,但初来乍到的王桂峰还是感到了巨大压力。

  刚上任,一件棘手事儿找上门来。

  2015年全市教师核编,下营学校小学部增加一个编制,初中部减少一个编制,这意味着要有一名初中老师调到小学部。那几天,王桂峰办公室没少被光顾,甚至接到市里的“照顾”电话。

  王桂峰不作理会。他有主心骨:“县管校聘”改革赋予学校用人自主权。学校出台竞聘上岗方案,获得全体教师通过后,按方案对教师进行严格评价,最后调动一名数学老师。

  学校领导班子和中层干部配备也是关键。“搁以前,连中层干部都是主管部门任命,学校想自主调配很难。”现在虽然校长没了行政级别,但用人权大了,副校长是王桂峰提名的,已经任命,中层干部聘任也按他的思路完成。

  王桂峰开始沉下心来琢磨他的心头大事——提升教学质量。这是他来这里的最大使命。

  “这两年,乡镇教师流失得厉害,今年又走了两个骨干。”王桂峰说,目前学校48名在职教师中,50岁以上的就有7位,30岁以下的20多位,30岁到40岁的骨干基本没有,“教师队伍差了一辈人”。

  还是“县管校聘”帮了忙。按照这个制度,公办学校教师要通过双向选择进行为期三年的支教。去年9月,王桂峰终于从城里拉来三名教学骨干。

  同样根据改革赋予的权利,学校又新招收了12名教师。为了让年轻人迅速成长,王桂峰把老单位的制度搬过来,实行老教师、骨干教师“N+1”帮扶年轻教师,从备课、讲课,直至个人生活,全方位对口帮扶。

  “备课不仅是备课文,而且要‘备学生’。”25岁的林海燕把校长这句话记在了备课本扉页。一年前,有高中实习经验的林海燕在小学生面前一筹莫展,连写字都教不好。经过老教师点拨,林燕玲开窍了,学生成绩也飞快提高。

  教学质量的提高是慢功夫,但好的苗头已经显示出来。去年,下营学校转走了40多名学生,今年只有小学部转走8名学生;根据今年全市教育综合督导初评,学校排名提高已成定局。学校还通过了省规范化学校验收。

  一年试用期已满,王桂峰盼望着能按期转正。转正后他将被评为中级校长,每月可领校长职级工资,占基本工资30%。“现在我的职级是中级三档,如果干得好,明年有可能升到二档。”王桂峰说,凭本事干教育,心里觉得很踏实。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陈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