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外引内联扩大优质教育资源

2016-09-22 15:29:00来源:青岛市教育局作者:

  青岛市以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为目标,坚持外引内联、多元合作,全面推广名校办分校、集团化办学、学区制管理等改革,扩大了优质教育资源。根据《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6)》,青岛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总体满意度位居19个重点大城市第一名。

  一是名校+分校,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向全域拓展。采取优质学校区域内或跨区域建立分校(园)的形式,将优质中小学、幼儿园优秀干部和骨干教师选派到分校(园),输送先进的办学思想、管理方式和教育教学方法等,快速提升分校(园)办学水平,实现优质教育品牌的辐射推广。目前,已涌现出即墨28中、台东六路小学、青岛市实验幼儿园等一批有较大影响力的教育集团。2014年以来,大力推进了优质学校跨区域合作办学,通过名校跨区域合作办学,推动青岛实验初级中学、青岛大学附属中学、青岛39中等一批市级优质学校与市北区、李沧区、黄岛区的新建或发展中学校开展合作,市内三区、崂山区、城阳区的一批名校与平度市、莱西市的30所农村学校开展合作,进一步缩小了区市南北和城乡教育差距。预计到2016年年底前,超过95%的中小学将达到市现代化学校标准,90%的幼儿园将达到省定办园基本标准。

  二是名校+新校,促进新建学校高起点发展。着眼于基础教育在全国争一流、创特色、筑优势,采取政府代建教育设施、委托管理等形式,积极筑巢引凤,吸引国内名校管理团队来青办学。目前,青岛市教育局已与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十一学校、清华大学附中、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等学校签订合作协议,推动青岛外语学校、青岛中学、清华大学附中青岛学校、青岛实验高中等中小学高起点发展,让学生在青即可接受全国一流教育。

  三是强校+弱校,推动区域学校品质的整体提升。积极推进学区制改革,以优质学校为龙头,组织其与周边中小学建立学区,依据共同的办学理念和章程组建学校发展共同体,在战略规划、日常管理、课程建设、教师发展、设施使用、学段衔接与联合育人等方面,实现资源共享,并推进品牌共创、教师交流、跨校选课等举措,进而实现共同体内学校的同步发展提升。目前,市南区、市北区分别成立了6个和8个学区。李沧区除了在普通中小学进行学区制改革外,按照与中小学学区一致的原则,将全区幼儿园划分为7个片区,以公办或优质民办幼儿园为中心,形成“1+X”模式。黄岛区、平度市等区市采取“中心校+村小”等形式,推动镇域内中小学、幼儿园办学水平的整体提升,促进了区市城乡教育的一体化发展,全市所有区市均通过了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评估验收。

  四是高校+中小学,提振中小学校发展新优势。鼓励和推动中小学依托高校的教学、师资、科研、场馆设施等优势,在开发校本课程,开展教师培训、教研科研和综合实践活动等方面开展合作,构建高校与中小学联合育人模式。围绕推进海洋科技创新人才培养,2011年市教育局联合中国海洋大学在青岛39中合作创办全国首个海洋教育创新人才培养班。近几年,进一步推动高校比较集中的黄岛区等区市与驻区高校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共同会商资源共享、互惠共赢事宜。青岛2中、青岛17中、青岛39中等中小学校通过与高校合作,实现了新的发展和提升。(青岛市教育局)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金淼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