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青岛恒星科技学院一招生负责人被捕 自曝招一人提成一千元

2016-09-19 18:00:00来源:央视新闻作者:

  △央视新闻视频:黑龙江破获篡改考生高考志愿案

  九月,大学新生背着行囊,走进了大学的校门,而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的考生小刘却被自己理想的大学拒之门外。由于有人篡改了小刘的高考志愿,导致小刘明明高出最低录取线近三十分,却没有被第一志愿学校录取,这是怎么回事?

  考生超第一志愿学校分数线近30分 只被第三志愿学校录取

  今年高考结束后,小刘根据自己的分数,在填报志愿时选择了山东外事翻译职业学院,并多次与该校招生办老师沟通,确认自己的分数是否合格,该校老师表示只要在第一志愿进行填报,肯定会被录取。然而,小刘在第一志愿填报了该学校后,却并没有被录取。

  小刘母亲乔女士:“学校说,肯定报的不是第一志愿,要是第一志愿,百分之百录取。学校最低分三百二十几分,我们小刘超了近三十分。”

  就在小刘一家疑惑不解的时候,一位自称是山东省某高校高老师的人打来了电话。小刘母亲:“后来孩子接到了青岛恒星学院的录取通知电话,是一名叫高春波的老师打电话过来的。”

  查询发现填报志愿被篡改 嫌疑人系招生老师

  据小刘回忆,当时自己将这位高老师所说的学校青岛恒星学院填报在了第三志愿,想不通为什么会被这所学校录取?于是小刘一家来到黑龙江省招生考试办公室查询档案。

  小刘母亲:“到招生办后,我们查志愿发现,除了青岛恒星学院,其它填报志愿的学校全没了。”

  黑龙江省招生考试办公室根据小刘提供信息查询后发现,在报考志愿窗口关闭前十五分钟,有人登录小刘的报考号,将她的报考志愿篡进行了修改。随后,小刘向公安机关报了案,并向民警讲述,有一名姓公的老师曾指导她填报志愿。

  牡丹江市公安局西安分局副局长牛刚:“通过篡改志愿的IP地址,我们锁定了某网吧,调取了当时上网人员所有人的录像,但没有发现小刘认识的人,修改她的志愿。后来我们通过被害人辨认,又截取了公某的录像,发现录像当中有一段,是青岛恒星学院的招生老师高春波开车载着公某,而在网吧上网的人员恰巧有这个高老师。”

  报考志愿是如何被篡改的?

  经公安机关调查,高某是青岛恒星学院的招生负责人,其女友公某无业。二人私自篡改了小刘的高考填报志愿,导致小刘未能顺利进入理想大学。那么高某和公某是如何获取小刘的报考登陆账号和密码等信息,又是如何篡改其志愿的?

  2016年高考结束后,高某和公某来到小刘所在学校进行招生。在听了公某介绍后,小刘当即决定报考该学校,高某安排了一名学生,指导小刘填报该校为第一志愿。而此时,在一旁的公某私下记录下了小刘的报考登录账号和密码等信息,并告诉了高某。

  按规定,每名考生在截止日期前,有两次机会修改自己的报考志愿。在和家人商议后,最终小刘将山东外事翻译职业学院修改到了第一志愿,把高老师所在山东省某高校变成了第三志愿。

  犯罪嫌疑人高某:“我当时登录查询,发现她的志愿不对了,没有报考我们学校,我就以为是我们这边当时报志愿时报错了,因为小刘修改志愿后没有跟我们沟通。”

  8月4日8点45分,在距离今年高考填报志愿结束还有15分钟的时候,高某在牡丹江市一网吧登录了高考填报志愿系统,发现小刘确实将志愿进行了修改。为了确保完成招生任务,高某私自删除了小刘填报的其它所有院校,并将小刘的高考志愿篡改为仅报考高某所在学校一项。

  犯罪嫌疑人:成功招生一人奖励一千元

  犯罪嫌疑人高某:“学生成功来到我们学校后,我们都会有额外的奖金,一名学生一千元。如果学生没有来,我们就没有任何奖励。”

  副局长牛刚:“犯罪嫌疑人对犯罪事实供认不讳,公某涉嫌侵犯泄漏隐私罪名,高老师涉嫌破坏计算机系统罪名,目前已经对他们采取了强制措施,下一步移交司法机关,移送起诉。”

  为了圆小刘的大学梦,牡丹江市警方与黑龙江省招生考试办公室进行了协调沟通,并将立案证明、破案记录以及案件事实情况提供给教育部门,证明了小刘的高考志愿是被他人篡改。目前小刘已被山东外事翻译职业学院录取。

  新闻多看点

  NEWS MORE

  篡改高考志愿 “非常规”招生是诱因

  在上述事件中,除了考生保护个人信息意识不强,相关管理部门对考生个人信息管理不到位之外,部分高职院校的“非常规”招生政策也是刺激案件发生的重要因素。

  “非常规”招生政策归纳起来大致有两种:

  一是“任务式招生”,部分民办高职院校将学校的招生指标按任务具体分给各位教师,若不能招够规定的任务数量,则采取扣发工资、调岗等方式进行处罚,压力之下老师们各显神通,甚至不惜采取违法手段。

  二是“悬赏式招生”,在每年争抢生源大战中,部分高校会出台悬赏式的招生政策,简单讲就是招来一个学生就可获得一定数量的报酬,这种方式甚至成为部分生源紧张的民办高校最为常用的招生办法。

  如何杜绝篡改高考志愿行为?

  篡改高考志愿的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妨害了考生对报考志愿的选择,学校应当强化考生填报志愿时的考生个人信息安全保护提示工作,帮助考生树立良好的个人信息安全防范意识,及时对高考志愿填报系统的原始密码进行修改,有条件的考生家长也应协助做好安全提示与保护工作。

  学校及招生管理部门,应进一步重视高考考生个人信息保密管理工作,加强考生志愿填报密码保管、发放和志愿确认等环节的管理工作,严防学校及招生部门内部工作人员为非法获利泄露考生的个人信息。

  此外,应严厉打击篡改考生志愿的相关违法犯罪人员,发挥刑罚的威慑与导向作用。不仅要追究直接实施篡改行为者的责任,也要严厉打击为篡改提供帮助的违法犯罪行为。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陈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