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大班额适度增编 山东引导教育资源向薄弱学校流动

2016-07-15 10:04:00来源:新锐大众作者:王桂利 李子路

  截至今年6月底,为推进农村学校标准化建设,全面改善基本办学条件,全省累计投入资金277.9亿元,校舍建设开工面积1398.89万平方米,竣工面积1057.3万平方米,完成设备购置46.26亿元。我省提出的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简称“全面改薄”)的目标,离现实又近了一大步。

  近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详见本报7月12日三版)。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勇表示,近年来我省通过实行“全面改薄”、解决大班额问题、落实乡村教师支持计划等“三位一体”政策措施,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目前,已基本实现了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建设标准统一、教师编制标准统一、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统一、基本装备配置标准统一,“两免一补”政策城乡全覆盖。下一步,将着力解决教学资源乡村弱、资源配置城市挤、师资力量不平衡等问题。

  “全面改薄”需要资金支持,面对当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财政收入增长放缓的形势,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财政作用,完成资金统筹?我省创新融资模式,以省财金公司为平台,积极协调金融机构给予大额长期信贷资金支持。

  有了资金支持,还需要土地保障。我省在全省用地规划中单列土地指标,专项用于“全面改薄”,要求市、县在编制年度用地供应计划时,新增用地指标、盘活的存量土地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等节余指标优先用于解决“全面改薄”建设用地。

  针对大班额问题,我省要求按照特事特办、综合施策、用好存量、扩大增量的原则,至2017年底基本解决大班额问题。据此,到2017年底,各市共规划建设中小学2963所(新建1121所、改扩建1842所),预计新增55363个班、253.766万个学位。

  足额均衡配置师资,是解决大班额问题的重中之重。我省要求用2年时间,实现有空编的中小学教师补充到位,确保足额均衡配置师资。另外,省财政安排以奖代补资金20亿元以上,用于奖补各地解决城镇大班额问题发生的人员支出和建设费用。济宁市安排2016年解决大班额等专项资金2亿元,大力推进政策性贷款融资工作,首批解决大班额问题项目贷款10亿元已通过审批。

  截至6月底,为解决大班额问题,全省各地累计完成投资299.52亿元,占规划总投资的24.49%;学校建设开工面积1777.94万平方米,占规划总数的47.35%;完成新建中小学171所,改扩建中小学338所。

  乡村教师“下不去”“留不住”“教不好”,一直困扰着乡村教育发展。我省出台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确定在总量控制的前提下强化县域、市域统筹,通过核减的其他事业单位编制增加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在编制总量内,适度增加中小学编制。

  在人才补充方面,从2016年起,按照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有关规定,我省教师招聘既可以县(市、区)为单位,不分城区、农村学校岗位,统一招聘、统一分配,并向乡村学校倾斜,也可按学校组织招聘。2016年,全省计划招聘教师24939人(不含未确定计划的8个县),其中幼儿园1681人,小学14104人,初中5274人,高中3880人。

  同时,免费师范生全科教师培养计划已经开始试点。2016年至2018年,按3000、3000、4000人分年度安排招生计划,共培养10000人,所需经费由省财政分年度拨付。免费师范生一般回生源地所在市任教,安排到教师紧缺学校。

  2015年始,我省提高了乡镇津贴补贴标准。据测算,实施农村教师津贴补贴后,农村教师人均月增资500元。

  职称(职务)评聘历来备受教师关注,我省规定乡村学校中、高级岗位设置比例可在规定比例上限基础上上浮1-2百分点。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在分配专业技术中高级岗位时,向农村学校、薄弱学校倾斜。

  在教师管理体制上,我省从2015年开始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2016年全面推行。通过城乡一体化、实施学区化、集团化办学或学校联盟、均衡配置师资等方式,促进强校弱校之间、城乡之间的教师跨区域调整流动,促进县(市、区)域内师资均衡配置,积极引导优秀教师向农村学校、薄弱学校流动。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满德利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