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天津5月13日讯(见习记者 王书宇) 5月12日,天津市机电工艺学院举办了2016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中职组数控加工技术(数控车)、车加工技术、装配钳工技术、焊接技术四个项目的闭幕式。会上,各个项目的裁判长分析了大赛试题,并宣布获奖情况。
记者从天津市机电工业学校开展的2106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中职组数控车等四个项目的闭幕式上获悉,山东省代表队共获得3个一等奖,4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
据了解,威海市工业技术学校、潍坊市工程技师学院、宁阳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分别荣获中职组装配钳工技术项目的一等奖,日照市科技中等专业学校获得该项目的二等奖,济南市历城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荣获该项目的三等奖。日照市科技中等专业学校荣获中职组车加工技术二等奖,章丘第二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获得该项目的三等奖。临沂市工业学校获得中职组数控加工技术(数控车)项目三等奖。山东山推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和烟台船舶工业学校分别获得了焊接技术项目的二等奖。
大赛闭幕式上,4个比赛项目的裁判长分别对比赛过程中学生操作的优缺点以及试题的解题方法、注意事项、重难点进行了总结。数控加工技术(数控车)裁判长宋放之指出,本次大赛学生控制质量的能力大大提高,工艺方法,参数选择正确,加工效率有所提高,操作也更加规范。但是在绘图、工艺理论、加工和职业素养等方面暴露出对打印图纸,加工薄壁零件不熟练,对操作知识面了解不宽,测量基本功欠缺,不戴防护镜,不穿安全鞋,工具排放欠规范,不注重细节,表面质量不到位等不足。日照市科技中等专业学校王琦说:“听了专家的讲解后,感觉到自己的基本功还欠缺,通过比赛交流和专家的分析学到了比赛的技巧。”
对于怎样提高学生的竞赛水平,宋教授说道:“学校在平时的教学中就应注重教学质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严格要学生,不能走过场只是把作品做像,而是想办法做准、做对、做精,这才是工匠精神。并且有些学校的教师水平有待于提高。学校还应该主动走出去,多学习,多交流。”
听了专家分析讲解,日照市科技中等专业学校老师朱辉表示:“受益匪浅,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不但要重视高技能,还要重视高理论的培养,用高深的专业理论来打造技能大师,实现做准、做对、做精的工匠精神。”
不少院校负责人表示,获得金牌不是参加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唯一的目的,而是希望通过比赛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实现山东省的技能水平向更高层次发展。
截至2016年5月12日我省代表队在2016全国职业学院技能大赛中高职组共斩获一等奖12个,二等级15个,三等奖13个。中职组共荣获一等奖5个,二等级8个,三等奖6个。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满德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