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谁的选择,谁的心愿?

2015-08-06 10:22:00来源:济南日报作者:李雪萌

  

    “师哥师姐”们给考生的“忠告”

  “50后”、“60后”们,你干涉孩子的高考志愿了吗?“70后”、“80后”们,还记得当年的专业怎么选的吗?“90后”们,你报志愿的过程顺利吗?每年一度的高考志愿填报,是跟随兴趣,还是依顺现实?

  2015年夏季高考录取工作已陆续开展,无数年轻的面庞将奔赴全国各地开始全新的大学生活。

  “你现在流的汗和泪,都是当年选专业时脑子进的水”——网上的玩笑话,印证了“七分考,三分报”这条高考志愿填报的“古训”。专业很重要,但很多人志愿的选择,往往只是一念之间;而所谓的专业,也并不就意味着一个人将要从事一生的职业。

  前半段考学生后半段考家长

  王维伟说,她的高考记忆分为两个阶段:一个是考试那三天,一个是报志愿的一周。两个阶段同样煎熬。

  尽管已经上大四,王维伟还清晰记得3年前自己填报志愿“焦头烂额”的过程:一本厚厚的“高考志愿填报指南”,全家堪称不眠不休地翻了整整一个星期;父母花1000多元专门报了志愿填报指导讲座;一家人打了近百个电话给老师、同学、同事、同事家考上大学的孩子……汇总了无数越听越没主张的建议。微妙的分数段、专家的分析、学长的经验、祖父母辈的意见……多种因素纠结之下,最初确定的“不离开山东”、“学金融类专业”、“专业比学校更重要”三原则被悉数推翻,最后一天的下午3点半、离截止时间还有一刻钟,终于选定了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人力资源管理系。

  报志愿有多重要?看看行情就知道。眼下不仅有门票不菲的各种各样的专家指导讲座,还有动辄数千元的志愿填报软件,各类教育网站都推出志愿填报模拟参考系统。甚至还出现了不少针对志愿选择而设的骗局。

  记者随机加入了几个高考志愿填报家长QQ群,每个群里都是一片抱怨、焦虑、犹豫的声音以及患得患失的心态。当然最多的是家长与孩子在选择上的冲突。

  “锦锦1965”说:“当年我学医被坑了一辈子,孩子坚决不能再重蹈覆辙!”

  “大爱无言”更为烦恼:“孩子非要学影视制作,都要跟我断绝母女关系了!”

  “刚过二本线三分,不敢报‘国字头’的学校”、“报高了怕不保险,报低了又怕吃亏”……

  “18岁美妞的妈”则感叹:“高考就是前半段考学生、后半段考家长”、“报志愿就是在拼运气,现在的心态跟赌博投机差不多!”

  的确,高考志愿,看似只是选择一所学校、一个专业,却有可能决定你今后生活的城市、一生从事的职业。因此家有一名高考生,填报志愿时往往是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甚至还有七姑八姨齐上阵,一个志愿折腾全家人!

  是跟随兴趣还是依顺现实?

  心理学家说:“选择永远是痛苦的”。志愿,首先应该是学生自己的意愿和选择。但现实中,由于人生经验与社会认知的缺乏,学生面对上百所学校、几十个专业时难免一头雾水。孩子迟疑,家长就该上阵了。“金融系好,以后进投行、搞融资,钱途无量”;“计算机好,现在到处都是‘互联网+’”,工作好找;“还是文史哲保险,将来当个公务员,终究不吃亏”……过来人都有一种感悟,高考除了对学生很重要,还有一部分属于“家庭和学校的荣誉”。于是,功利导向影响着许多家长的思维。

  选专业时,考虑毕业后就业的难易、工资起点的高低、未来前景的好坏,当然无可厚非。但兴趣无疑是最好的学习动力。印度宝莱坞电影《三个傻瓜》中,兰彻说:“知道我为什么第一名吗?因为我热爱机械,工程学就是我的兴趣所在。你的兴趣是摄影,跟工程学说拜拜,跟摄影业结婚,发挥你的才能!如果迈克尔·杰克逊的爸爸硬逼他成为拳击手,拳王阿里的爸爸非要他去唱歌,想想后果多可怕?”

  所以,专家建议,在选专业的时候,最好问问自己:你想成为一个怎样的人?你想拥有怎样的生活?未来当工作受挫时,如果这条路是你内心的选择,你会更容易让自己平静下来继续坚持;但如果仅仅是功利的驱使,遇到挫折时,产生的往往更多是埋怨与后悔。

  而且,时势变化这么快,任何一个专业都可能迅速“扭亏为盈”或从热到冷。动画专业,从几年前的香饽饽变成了现在的苦菜花;而很多人都没听说过的手游开发专业,现在本科毕业工作首年薪酬就能达到30万。

  易中天曾经为了女儿的高考志愿花费一年时间进行调研,他总结出志愿填报四原则:第一是兴趣原则,选感兴趣的专业;第二是优势原则,选最能体现自己的优势的专业;第三是创造原则,这个专业毕业以后从事的工作应该是具有创造性的,而不是做简单重复的劳动;第四是利益原则,这个专业最好还是能挣钱的。“因兴趣而有动力,因优势而有能力,因创造而有潜力,因利益创造收益”,这四个简单明了的原则值得好好借鉴。

  人生是场负重长跑专业不是一辈子

  今年高考结束后,某视频网站做了一个专题:给高考生选择填报志愿的一句忠告。来自学长学姐们的回答,每一句都是“多么痛的领悟”——

  什么大学什么专业都不重要,男女比例才重要。

  学校专业都不重要,江浙沪包邮才是王道。

  读什么大学选什么专业都不重要,反正早晚都会去做销售。

  在国内你考到哪里都不重要,因为这只能决定你在哪里玩手机而已。

  必须了解报考学校宿舍是否有空调——这将直接影响到你大学四年生活的根本质量。

  ……

  网络上流传诸多的“你以为你所学的专业是这样的……其实是这样的……”系列漫画,也以更形象生动的方式,表达了所谓“专业”的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在70后那里,报志愿选专业并没有今天这么复杂。在某机关单位工作吴女士回忆,20世纪90年代初,大学只有一个本、专科之分,没有今天的一本、二本、重点、“211”、“985”等这么复杂;而作为县城的考生,当时全县找不出几个大学生,没有人能提出有价值的建议,很多专业连听都没听说过。“当年只觉得自己化学还不错,就随便填了个化学系。后来考了公务员,大学里学的那一套早都还给老师了”。“我们那代人很多都是懵懵懂懂就填报了志愿,现在很多人从事的职业都跟当年的专业无关,但大家也都做出了一定的成绩。”

  马化腾的最初的理想是天文学;史玉柱当年学的是数学专业;李彦宏的第一志愿不是计算机而是信息管理,喜欢唱戏的他还曾考过阳泉晋剧团;张朝阳物理系毕业,潘石屹的专业是石油,王石是在兰州铁道学院读的给排水;布拉德·皮特在密苏里大学学的是新闻,但其实他最感兴趣的是建筑设计——这一个个鲜活的例子告诉我们,人生是一场负重长跑,无需为功利放弃追求,也无需为暂时的牺牲而烦恼。高考志愿的选择很重要,但也并不是唯一,关键还是要看未来的道路怎么走。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大众教育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