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传媒职业学院院长孙茜芸做客《职教力量》
孙茜芸院长谈职业教育
大众网济南7月3日讯(记者 满德利 实习记者 周艳丽)日前,山东传媒职业学院院长孙茜芸做客由山东省教育厅、济南市教育局和大众网联合主办的访谈栏目《山东职教力量》,就如何培养鼓励学生创新创业以及如何培养传媒专业性人才等问题,与网友进行了经验分享。
个性化教育培养学生创业创新能力
孙院长说,创新是社会进步的灵魂,创业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想要激发和指导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首先要求老师转变教学思路。例如,在山东传媒职业学院新闻采编专业课堂上,老师就会组织学生对某一社会现象发表各自看法,让大家发散性的去看待某一问题,自己去发现新闻眼,寻找新闻采写的角度。其次,要对学生开展个性化的教育。该学院播音与主持专业创建了基于“特色通道班”的专业技能小班化人才培养模式,增设了婚庆主持、广告配音、影视动画配音等5个特色通道班实训课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和爱好自由选择。最后,要鼓励学生培养多方面的兴趣爱好。
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 实现产学良性互动
山东传媒职业学院属于行业办学,由山东新闻出版广电局主管,所以学院充分发挥行业优势,与百余家传媒单位联合培养人才,在省内17地市广播电视台都建立了教学科研实训基地,采用“走出去”的教学方法,派学生到一线进行学习。
去年山东传媒职业学院与安丘广播电视台合作,输送优秀在校生去电视台实习,实习成果显著。去年5月与济南广播电视台合作,派学生参与该台《硬汉主播团》大型真人秀栏目的拍摄和制作。同时,山东传媒职业学院还陆续选派在校生去梁山广播电视台、章丘广播电视台和利津广播电视台等校外实习基地顶岗实习。今年,山东传媒职业学院还与山东广播电视台签订媒资编目校企合作项目,将在一年的时间里,承担山东广播电视台一万小时的媒资编目任务。通过这一系列的校企合作项目,巩固了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并能将其具体应用于实践,同时,让学生对未来工作环境和用人单位增加了了解,培养了吃苦耐劳的精神,大大提高了就业能力。
实践与理论结合 提高学生专业技能
孙院长说,传播技术的发展和传播市场的变化正推动着传统媒体及新媒体发生着深刻变化,对从业人员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如何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专业技能是每个传媒类专业教育工作者都必须面对的问题。
孙院长表示,要以实践为主,将实践与理论结合起来。高等职业教育的实践环节是整个专业课程体系的重要部分,而传媒类专业更是一类重在实干的专业。
在校内,学生通过全真型媒体化校园夯实了职业技能基础,再通过各种教学实践巩固所学知识。如自2013年学院播音主持系主办《追寻中国梦》系列采访活动至今已经是第三季。前两季分别走进驻地企业和当地农村进行采访报道,今年又走进了驻章丘高校。整个过程集采、编、播一体,重点强化学生的现场出镜能力、采访能力、摄像和编辑制作能力,学生不但专业能力得到锻炼和提升,而且在活动中开阔了视野。
在校外,山东传媒职业学院与17地市广播电视台签订了教学实践基地,与各地电视台合作,参与了大量栏目的拍摄与制作,让学生切身感受到媒体工作的氛围。
成立新媒体中心 专注培养新媒体人才
据了解,近年来新媒体发展迅速, 山东传媒职业学院在新媒体方面也做了很多尝试。在教学上,部分专业摒弃了传统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上站在不同的角度去看问题,培养学生“以人为本”的思想和发散思维的能力。在实践方面,播音主持系老师带领学生,制作了一系列自媒体音频栏目,发布在山东经济广播APP上,获得了听众的好评;学院老师还带领学生与济南电视台合作,对电视台栏目《有一说一》进行了网络化的改版,发布在公网平台上,获得了极高的点击率;同时,学院成立了新媒体中心,鼓励广大学生参与新媒体节目创作;山东传媒职业学院2012届毕业生刘飞,毕业后以“何仙姑夫”为网名在网上发布原创视频,现在已经是山东最大的视频流量主。
孙院长表示,在专业布局上,山东传媒职业学院面向传统媒体的专业已经基本饱和,除了之前开设的网络规划与开发、新闻传播专业,今后新上专业将进一步向新媒体、移动新媒体方面靠拢,争取培养出更多适应新媒体时代发展的应用型人才。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满德利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