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光童行-点点荧光让爱同行
首批向小学生发放1万件爱心荧光衣,各地市相继展开发放。
首批向小学生发放1万件爱心荧光衣,各地市相继展开发放。
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山东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
“四德工程”以“孝、诚、爱、仁”为主题,为凡人善举立传。
定于2014年4月25日至10月25日举行,主题:让生活走进自然。
小学一年级的孩子平均识字量不低于1600,半年会识字,一年就能读书。二年级的孩子就能流利阅读《没头脑和不高兴》等儿童文学作品,三年级的孩子能熟练的背诵《满江红》课外平均背诵古诗词不低于200首,三年级孩子就能写出四五百字的文章,这是记者在辛寨镇辛寨小学见到的情景。
辛寨镇辛寨小学学生在进行识字比赛
大众网济南4月23日讯(记者 满德利 通讯员 王正斌 韩业雷 )小学一年级的孩子平均识字量不低于1600,半年会识字,一年就能读书。二年级的孩子就能流利阅读《没头脑和不高兴》等儿童文学作品,三年级的孩子能熟练的背诵《满江红》课外平均背诵古诗词不低于200首,三年级孩子就能写出四五百字的文章,这是记者在辛寨镇辛寨小学见到的情景。
据了解,学生能具备这样的识读写能力主要得益于辛寨镇辛寨小学语文集中识字、海量诵读、随笔写作的有效探索。
老师:集中识字,孩子识的轻松,记得牢记得多。
辛寨镇辛寨小学校长韩业雷告诉记者,为做好“识、读、写”课题,学校借鉴先进地区经验,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进行教学。孩子们半年掌握了识字方法,半年以后就可以读书,一年以后平均识字1600个,为接下来的海量阅读彻底扫清了障碍。
有些孩子不喜欢读书,原因有二:一是家长学校提供的书目不适合儿童的年龄特点;二是对学生的读书缺乏有效指导。辛寨小学恰恰突破了这两大难题。学校为学生提供了适合阅读的书目;通过各种丰富多彩的课型和活动促进孩子的海量阅读,培养了孩子的良好读书习惯。
四年级一班的语文老师张超老师班每天背诵一篇古诗词,三年多的时间下来,孩子们多的能背300多首,少的也不低于200首。在现场我们看到孩子们背诵像《满江红》这样的词,抑扬顿挫、朗朗上口、如痴如醉,让我们折服。张老师说:“在课堂上,孩子们经常“拽”出一句来解释文意,这不正抓住了孩子记忆的黄金期吗?”孩子们不仅读的多而且写得出。
学生:我最喜欢上随笔课了。
情景随笔课上,孩子们先游戏后写作,把游戏时的激动与收获用笔尖自然的流淌出来。
读悟评改课上,孩子们读同伴作品,读师长作品,读经典作品,对照自己的说优劣,你一言我一语,争先恐后,活像一个小小评论家,一节课下了收获不小,再把自己的作品修改后放入自己的作品集。
读书汇报交流课上,孩子们把共同读过的书中的人物或是事件“深入剖析”,争得面红耳赤,最终基本达成意见。活像一个个哲学家。
随笔展示课上,同学们把随笔读给小组同学听,读给全班同学听,写的好的会得到全体同学和老师的表扬和肯定;写的差一点的,会得到同学老师的指点和纠正。
孩子们的习作,不再是负担,而是感情的真正流露。正如韩校长所说“我们给孩子的习作目标四个字‘真、情、趣、多’不言而喻。
纵观辛寨小学“识字、阅读、写作”课题,它是动态的、是发展的、是联系的,因此是一个语文生态建设工程。孩子们在这样的语文生态园中成长一定能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大众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