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乳山市崖子中学多方入手,活化教育方式,全面提升心育质量。
注重学科渗透,以学科教学提升心育质量。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崖子初中经常组织教师进行专题学习,通过“教师读书推荐”等学习方法,找出学科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点,进行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尝试。同时,在开展学科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整合的过程中,学校积极组织教师进行教学反思:1、 开展案例研究,寻找“局外点”,进行反思。案例最具可思可学性。分析他人的案例,可以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这种“寻找局外点,进行教学反思”具有对比性,更能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2、注重主题活动 ,针对“习惯点”,进行反思。不少教师总是习惯于从自己的经验模式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即使外部条件发生了变化 ,他们还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将新的现象和问题,纳入原有的经验框架里,在原有的经验世界中寻求解释,这些“习惯点”,更是教师应深入反思的地方。学校要求教师在开展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时做好三点:活动前反思——充分了解学生了吗?活动中反思——活动过程是否高效有序?活动后反思——总结教学得失了吗?
开好心理辅导活动课,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开好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课,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主要由心理教师利用地方课的时间进行辅导。同时班主任也要利用班队活动、班主任谈话时间来进行。在活动中特别强调“重活动、重训练、重实践”,让学生学会调适自身心理的方法、技巧。
开展好德育主题活动,以活动促心育质量的提高。每学年初,学校都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出一项心理健康教育主题活动,发挥主题活动针对性强、实效性强的作用,为学生搭建展示自我的舞台,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开展自主性活动,提升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班级设立心理委员一职,负责组织班级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让学生自己组织、参与班级心理活动课,使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自我调节能力。为配合学生的自我教育,学校创办了校园心理健康教育刊物,向学生传授心理知识。设置了心理信箱,适时地和学生沟通,帮助他们走出心理阴影,重塑自我形象。
引导家长协同配合,形成家校教育合力。学校教育的效果很容易被家庭教育的负面作用所抵消,因此学校注重引导家长协同配合,参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1)利用家校联系表,密切教师与家长的联系。(2)利用家长会,举办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组织家长进行家庭教育经验介绍和讨论。(3)通过《心之桥》,向家长宣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提升家长的教育能力。
开设心理咨询室,对个体的心理健康素质进行培养。学校设立了心理咨询室,配备了具有相应资质的心理辅导教师,出发点是“助人自助”,着眼点是疏导心理障碍、矫正问题行为,宗旨是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
通过几年的实践探索,崖子初中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经验,为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进而推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深入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于春杰 杨慧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