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工大研发新型复合材料可有效杀伤肿瘤细胞

2017-11-28 17:26:00 来源: 中安教育网 作者: 周慧

  近日,合肥工业大学科研人员,首次制备出由上转换荧光纳米颗粒与合金半导体组成的蛋黄-蛋壳结构复合材料,在近红外光下可激活产生高活性氧物质,在肿瘤治疗与有机染料废水治理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相关成果发表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应用催化B:环境》上。超氧自由基、单线态氧和羟基自由基等活性氧类物质可损伤细胞内DNA、溶酶体、线粒体等从而杀死细胞。而近红外光可以避免人体中的水分和血红蛋白对其吸收,更好地穿透人体组织到达深部的肿瘤组织,且相比于可见光和紫外光对人体正常细胞和组织的伤害更小。因此,近红外光下激活产生高活性氧物质的催化纳米材料体系是目前纳米医学与环境化学等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研究表明,合金的II-VI族复合半导体具有较好的光稳定性以及光活性。然而,由于上转换荧光纳米颗粒粒子与II-VI族半导体的晶格失配度非常高,化学制备上转换纳米粒子与II-VI族半导体组成的核壳结构复合材料一直是材料领域的难点。

  针对这一难题,该校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钱海生教授课题组,成功地研发了一种简单的模板辅助水热法,首次制备出上转换荧光纳米颗粒与合金半导体组成的蛋黄-蛋壳结构复合材料。对其蛋黄-蛋壳纳米结构形成的生长机理研究表明,该结构具有较高的荧光能量转移效率以及高活性氧生成能力。同时,这一新型材料的纳米结构具有非常好的生物相容性,并能够将水中的有机物污染物降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分子,可广泛用于生物医学、环境化学与能源领域。

  据介绍,该课题组目前已经成功地制备了上转换荧光纳米颗粒与硫化铜组成的蛋黄-蛋壳结构复合材料,具有优越的光热效应性能,可应用于肿瘤细胞的多模态治疗。(通讯员周慧)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路时川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 中科院:2017年新增61名中国科学院院士16名外籍院士

    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jpg

    11月28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从中国科学院官网获知,根据《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和《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细则》的规定,2017年中国科学院选举产生了61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16名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详细]

    11-28 16-11澎湃新闻
  • 14省市开展网上数据一体化处理 交通纠纷可在线解决

    交通纠纷.jpg

    试点工作将在北京、河北、吉林、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山东、河南、湖北、广东、海南、四川、重庆开展,为期两年,分步实施。”杜万华表示,通过道交一体化改革,及时引导当事人运用道交一体化纠纷解决模式,纠纷解决全流程公开、阳光化处理,更透明、更权威。[详细]

    11-28 16-11新华社
  • “网络星期一”销售额超65亿美元 创美国网购纪录

    据外媒报道,27日是美国的网上购物日“网络星期一”。据阿多比分析公司(AdobeAnalytics)的数据,今年美国的“网一”销售额达到了65.9亿美元,打破了美国网上购物的历史纪录。[详细]

    11-28 17-11中国新闻网
  • 智利婚礼之变:饮食种类丰富 结婚年龄延后10岁

    据南美侨报网报道,智利国家统计局(INE)数据显示,智利每年大约有6万人结婚,无论是庆祝方式还是婚宴食品,都反映智利婚礼发生了很多变化。”  厨师吉列尔莫·罗德里格斯(Guillermo Rodríguez)称工作越来越难,因为婚礼菜单上出现了嫩玉米布丁、藜麦金枪鱼、芒果...[详细]

    11-28 17-11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