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路时川
中安在线讯近日,记者从合肥工业大学获悉,该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祖方遒教授及其团队科研人员在基于液态合金状态改变开创性地采用熔体处理法调控热电材料凝固微观组织,实现了此类材料热电转换效能的大幅度提升。为批量、快捷生产高性能热电材料开辟了新路径。其系列研究成果发表在多个国际知名期刊,其中2篇论文今年相继发表在该领域国际著名期刊Nano Energy(纳米能源)。
据介绍,热电材料是一类可实现热能和电能相互转化的功能材料,既可以利用工业、生活余热或自然热进行温差发电,也可以实现热电制冷。其热电转换过程无需专门机械,具有无震动噪声、绿色零排放等优势,已成为各国能源与环境战略的关注热点。然而,目前热电材料能量转换效率仍较低,且制备加工工艺复杂,制约了其广泛应用。
优异的热电材料应具备高的赛贝克系数和电导率,以及低的热导率;因三种性能参数内在相互制约,若优化其一种性能,则易恶化其它性能,故热电转换效率难以显著提高。
合肥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祖方遒教授及其团队,基于液态物质状态改变的长期基础研究积累,开创了熔体处理法制备热电材料,籍以调控凝固微观组织,显著降低热导率的同时,也显著提高赛贝克系数,而电导率基本不受损失,实现了电学性能与热学性能的协同优化。他们在与国内、德国及澳洲有关科研机构开展的合作中,还利用多种现代分析手段,探索了不同尺度微观结构对声子散射、载流子浓度、迁移率等作用和物理机制。
研究表明,运用该原创性方法,可使得铋-锑-碲P型(正电荷)半导体热电转换效率(ZT值)提高27%,更使得铋-碲-硒N型(负电荷)半导体ZT值处于该类热电材料当今最高水平。同时,该方法可通过凝固手段而直接获得块材,克服了以往通常需要复杂制备加后续处理之方法的低效弊端,对推进热电材料的工业生产及广泛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张秀明 通讯员 周慧)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路时川
1935年,英国科学家沃特森发明了无线电探测装置——雷达,雷达的发明,极大地推进了现代战争的演变,雷达与原子弹、青霉素被称为二战时期的“三大发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雷达设计师王干:我相信我们的团队有这个实力,也有这个能力,把这个做成一...[详细]
从央行今年以来的操作手法看,目前流动性维稳的三个基本原则已经确立: 首先是通过MLF操作对冲金融机构缴纳法定存款准备金需求。央行表示,连续投放或连续回笼都是削峰填谷的表现,旨在熨平诸多因素对流动性的影响,并不代表货币政策取向发生变化。[详细]
据日媒报道,近日,颇具人气的“吉祥物大奖2017”评选活动在位于日本三重县桑名市的一处公园内揭晓了结果。据报道,日本千叶县成田市的“成田鳗君”夺得自治体“当地”竞赛单元的冠军头衔。[详细]
印尼涉贪议长装病躲调查。他涉嫌一起案值上亿美元的贪腐案,过去几周总以生病为由躲避调查。[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