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材编者还可以更“较真”

2017-03-22 09:18:00 来源: 中国青年报 作者: 郭路瑶

  相信许多人都和我一样,对这个故事再熟悉不过:为了救患有阑尾炎的妈妈,7岁的小爱迪生找来几面明晃晃的大镜子,让油灯的光聚在一起,机智地让家中房间变亮,医生因此成功实施了手术。

  对于这则出现在人教社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的名人轶事,很少有人质疑它的真实性,直到8年前,数位语文教师开始和它“死磕”。死磕的理由也相当充分——没有任何一本爱迪生传记提及此事,更何况爱迪生7岁时,医学史上还没出现对阑尾炎手术的论述。

  这些年,我们学的究竟是不是“假课文”?漫天的质疑、声讨、抗议,如雪花扑面而来,凝结成一个大大的问号。

  令人欣慰的是,面对步步紧逼的读者,教材编者没有让步,他们也较上了劲。有编者坚决回应,《爱迪生救妈妈》绝非“杜撰”的故事,它是“有来路的”。一部77年前的美国黑白电影,以及一篇34年前的人教版初中英语课文,就是这篇文章的素材来源。

  被问号击中的我,扒出编者提及的影片和课文。当看到头戴鸭舌帽的小爱迪生,拿着镜子围在母亲病床前那一刻,我坐在屏幕前长舒了一口气。至少,这不是一篇“比三聚氰胺更毒的假课文”。虽然救母的真实性仍然难以求证,但最起码,它有源可溯。

  要不是读者和编者“掐架”,恐怕我到现在也不知道,爱迪生救妈妈一事,除了一部老电影,并无其他可以相互佐证的资料,而在故事的原产地美国,普通人几乎都没有听说过这则名人轶事。

  不过,除了释疑,编者似乎还大喊了一声“打住!”一个声音冷静地说,“教材可以批评,但不要炒作。”

  我倒认为,只要是理性的声音,争议更激烈也无妨。倘若双方都摆出自己的观点和依据,辩论,较真,“假课文”的质疑岂不会烟消云散?

  就怕不“较真”。有编者委屈地回应,“语文不是历史”,主要功能应是为教学服务。也有教师淡然称,不必纠结真实性,只要价值观向善就行。

  这两种观点都经不起推敲。如果语文教学纯粹是传递知识,我们的课文怎么会经过千百回的精挑细选,几乎所有的文章都旋律一致地弘扬美好高尚的情感?可见,我们的语文教育不可能回避价值观的潜移默化。

  但为了弘扬善的价值观,就可以抛掉真实的内核吗?真与善冲突时,宁要朴素的真,也不要掺假的善。一个并不完美的真实形象,远胜人为塑造的高大英雄。

  《爱迪生救妈妈》一文总算“辟谣”,但还有不少读者心中的“假文章”,仍在等待编者一一“较真”,澄清。

  比如,《地震中的父与子》讲诉了父亲手刨救子的故事,但这场让30万人受到伤害的洛杉矶大地震,具体的年份却被调来调去,先从“1989年”变成“1994年”,最终变为含糊其辞的“有一年”。

  《乌鸦反哺》中则称,一个小学生和妈妈在树林中散步时,亲眼目睹小乌鸦衔着虫子飞进巢里,给老乌鸦送食物,但生物学上,乌鸦并没有反哺习性。

  并非只在中国,有人给教材“挑刺儿”。美国有学者出版了一本《老师的谎言》,炮轰了美国教科书中的错误和偏见。不过,在美国,官方也认同教材内容应保持真实的内核。德克萨斯州、威斯康星州、亚拉巴马州、佛罗里达州及加利福尼亚州均明文规定,教材中出现的事实性材料必须准确、客观。

  但在我国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材编写原则》中,只强调了文章需符合时代要求,语言文字要规范,并未对课文所选故事的真实性作出说明。

  语文不是历史,但也要守住真的底线。我们期待,教材编者能够更“较真”,对涉及史实的内容抠得更细。毕竟,如果连我们的教育都是虚假的,又怎能指望构筑出真诚的灵魂?(郭路瑶)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吴笛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 失业保险降费率开始落地 企业和职工负担将减轻

    11.png

    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政策开始落地。根据山东省测算,与《失业保险条例》规定的3%费率相比,山东此次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每年可减轻缴费单位负担约50亿元,可减轻个人负担约10亿元。[详细]

    03-21 08-03中国新闻网
  • 4月16日起全国铁路将实行新的列车运行图

    记者从中国铁路总公司获悉,4月16日零时起,全国铁路将实行新的列车运行图,较调整前增开动车组列车25.5对。铁路部门进一步挖掘高铁运输能力,对动卧列车开行方案进行了优化,增开部分白天动卧列车,努力改善中长途旅客的旅行体验。[详细]

    03-22 08-03新华社
  • 联邦调查局局长:正查特朗普阵营是否“通俄”

    “联邦调查局(FBI)局长科米向特朗普丢出两枚炸弹!”对于科米在美国国会听证会上爆出的猛料,有美国媒体发出这样的惊呼。当地时间20日,美国众议院情报委员会就“俄罗斯干预美国大选”举行听证会,科米在会上表示,FBI正就特朗普阵营是否与俄罗斯存在共谋展开调查...[详细]

    03-22 07-03环球网
  • 美考虑扩大对朝鲜金融制裁 重点涉中国公司银行

    资深朝鲜半岛问题专家徐宝康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靠中国遏制朝鲜是一个陷阱,是想把半岛问题的责任推给中国。徐宝康认为,美国加强对朝施压,不仅仅是针对朝鲜,同时也是对华的遏制。[详细]

    03-22 07-03环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