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部湾重点实验室"监控"广西 教研结合带动学科建设

2017-01-03 16:01:00 来源: 广西新闻网 作者:

  坐落在广西师范学院的北部湾环境演变与资源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内(以下简称实验室),是国家教育部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共建的重点实验室,在网媒记者眼里多多少少有几分高冷的神秘气息。12月26日,记者随采访团一行来到这里,详细了解实验室成立的背景及近10年来服务广西地方经济区建设作出的系列科研项目,在80后博士团的带领下观察各种各样功能的精密检测仪器,发现这个实验室竟意外的“接地气”。无论是土地资源管理规划还是水土富营养化情况分析,亦或是室内甲醛气体、化妆品、食品中的汞元检测等,在这里都可以变成现实。除了价值惊人的硬件设备、一流的科研团队之外,实验室的科研项目带动广西师范学院相关的科学建设,为地理科学、地理信息系统、土地资源管理、测绘工程、环境科学、城乡规划等专业的师生提供了教、学、研结合的平台,让他们在丰富实践经验的同时,极大地提升了科研能力。

  北部湾环境演变与资源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研究范围不仅仅限于北部湾,当网媒记者站在全广西地形地貌的沙盘上时,几乎感到实验室“天下地下无所不能”。实验室以广西北部湾海岸带为核心靶区,面向广西喀斯特区、西江流域和东盟边境延伸的脆弱复杂山-河-海环境系统进行研究,采用3S技术、数据挖掘和模型模拟等特色技术,设置脆弱环境演变与生态安全、地缘格局与区域转型发展、遥感监测与空间数据挖掘、资源地理与国土资源利用等4个主要研究方向。也就是说,无论是广西的环境演变、资源利用,还是环境保护、转型发展等问题,都在实验室的研究领域内。经过多年的积累,实验室在海岸带资源环境、喀斯特生态环境、边境环境与地缘发展、遥感监测与空间大数据等方面形成自己的研究特色。

实验室85后名校博士为网媒记者介绍各种进口检测仪器。

  首先“镇住”各位网媒记者的是实验室里一台又一台的进口检测仪器,如“总有机碳分析仪”“直接测贡仪”“离子色谱仪”“气象色谱仪”“激光粒度仪”等等,它们是从美国、德国、英国进口的,总共价值超过2500多万。通过采集样本,无论是空气、土壤、河流、海洋的染污元素都可以通过这些设备检测出来。得知某台仪器甚至能检测出化妆品的汞含量,采访团的一名女记者大呼“神奇”,瞬间觉得这个看上去“高大上”的实验室,其实跟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很接近。据实验室相关负责人介绍,实验室的团队可谓掌握了大量广西地方的地理、环境、资源数据,有些甚至是地方环境与资源保护的核心数据,带有机密性质不会对外公布。实验室一位85后的女博士也透露,实验室的科研人员是以项目制的形式参与到地方区域环境立项研究中,一个项目会跟进好几年。这些科研项目的研究成果,会以报告的形式呈现给地方政府,供其作决策用。

  领着网媒记者参观实验室的是几位80后、85后的博士。他们都是正当年华的“小鲜肉”“萌妹子”,都有着名牌大学的博士学历和重点科研项目的科研经历,网媒记者都不由得被他们的高学历折服了,更有记者戏称“没有博士学历都踏不进北部湾重点实验室的门槛”。虽然是句玩笑话,可北部湾重点实验室的科研团队全是学术大牛可一点不假。据悉,实验室的学术委员会主任和实验室主任分别由傅伯杰院士和胡宝清教授担任。

  目前,实验室固定人员59人,拥有“广西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4名、博士生导师5人、广西优秀专家1人、“八桂名师”1人、“八桂学者”1人、二级教授4位、广西海外百人计划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

  近年来,实验室承担各类科研项目300余项,其中省部级以上的重要科研项目近百项,地方委托项目200余项,累计科研经费近亿元。实验室的科研团队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10余部;获得或申请国家专利30余项、登记软件著作20余项,获得广西自治区级科研奖30余项,其中,广西科技进步奖近10项,广西社科优秀成果20余项。

  近年来,胡宝清博士率领团队开展围绕广西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科学研究,在北部湾科学数据共享与决策支持系统研发及其应用、广西喀斯特生态环境与石漠化治理研究、广西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研究、广西土地利用与生态建设研究、北部湾海陆交互关键带与陆海统筹发展研究、科学数据集成与智能信息处理及在资源环境应用等方面取得诸多成果,充分发挥了地方院校服务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作用,为广西社会—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担当核心智力库。

  此外,近年来实验室的“升级”,也促进了学校学科建设的发展,2014年实验室顺利通过教育部组织的验收,位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之列。同年6月,学校调整内部机构,成立了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人才支持和学科保证。实验室设立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基地,开办了北部湾海岸带科学与工程、喀斯特生态环境与石漠化治理和西江流域生态环境与综合管理等创新班。据实验室的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学校跟实验室关系密切的专业有6个:地理科学、地理信息系统、土地资源管理、测绘工程、环境科学、城乡规划等等。这几个专业的学生,在实验室“科教融合”的平台里,不仅能够得到名师指点学业,也有机会参与实验室的科研项目工作,提升实践能力和学术水平。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广西师范学院全国排名最高的专业是地理,全国排名第7位。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白卫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 信用卡新规明年1月1日起执行 违约金将不再利滚利

    信用卡新规明年1月1日起执行 违约金将不再利滚利.jpg

    明年1月1日起,《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信用卡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正式实施。《通知》把银行信用卡的各种收费项目进行了规范和减免,例如将利滚利的“滞纳金”改为一次性收取的“违约金”,并取消了信用卡超限费。[详细]

    01-03 15-01北京晚报
  • 山西12名煤矿工人被查出疑似矽肺病后开除

    今天是农历腊月初六,再过不到一个月,就是中国传统的鸡年春节了。就此情况,中国青年网记者多次致电山西古交西山义城煤业公司负责人刘志清,但是截至记者发稿时,对方一直未予答复。[详细]

    01-03 16-01中国青年网
  • 王栋鑫晒女儿萌照调侃其似高晓松

    1月3日,歌手王栋鑫在微博晒出一组女儿的萌照,并发文:“我的宝贝,如果上天要赋予你一种能力,我希望是你每天开心,因为你一笑,大家也会跟着开心,你能让别人开心,也是为自己小小的积福。[详细]

    01-03 16-01东方网
  • 崔顺实曾为朴槿惠安排诊疗 派“注射阿姨”打针

    据韩国媒体报道,韩国总统亲信门主角崔顺实的辩护人李炅在律师2日向记者透露,崔顺实承认在韩国总统朴槿惠身体疲惫时安排外部人士注射了针剂。独立检察组一直怀疑崔顺实叫来的“注射阿姨”很可能与郑虎成手机短信中提到的“注射阿姨”为同一人,预计独检组将传讯崔...[详细]

    01-03 16-01北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