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中职生说“垃圾学校”“渣渣老师”时是在说什么?

2016-09-21 09:26:00来源:中国教育报作者:刘猛

  笔者与苏南某知名中专学校有过一次相互交流学习的机缘。在奔赴学校之前,笔者快速浏览了一下这所学校的网页,想多了解一些这所原本比较陌生学校的情况,以便交流时知彼知己、有的放矢。可从“搜狗”上输入这所学校名字之后,很快抓住笔者目光的不是排在第一位的“学校首页”,而是居于第二位“百度贴吧”上的这所学校,映入眼帘的是“垃圾学校”这一关键词。点开链接,可以发现如下的主题帖子:

  “一所垃圾学校,搞国家示范好像需要做早操航拍,让学生穿一点点衣服在操场站一小时。而那群老师穿得跟狗熊一样。学生是你们学校的奴隶仆人?是你们狗屁学校的牺牲品?学生的身体对于你们学校老师是不是都无所谓?有种你们老师跟学生一样穿着一点点去做操?渣渣老师。只会骂人,还搞这搞那。废物学校就是废物学校。”

  这个帖子总共有40个回帖(其中1个为发帖人的)。当天回帖20人次,次日8人次,第三天4人次,7天后不再有回复。

  这是一所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而出自学校学生之口的评价性话语却是——“垃圾学校”和“渣渣老师”,不免让人感到震惊。震惊之余,也不由得使人陷入了对其“潜台词”的思考之中。下面结合较有价值的16个回帖,对此作一番话语分析。

  情绪性的宣泄之语:

  网络虚拟生存条件下,话语主体在表达对自己身心状态不适的痛苦感受

  大体上说,在学生受冻,无法顺利完成早操航拍(原因或如回帖十六:“已一整个学期没做过操,早已忘了动作”)时,“穿得跟狗熊一样”的教师采用“只会骂人”方式来训斥学生的做法,无疑是发帖人产生忿恨情绪的主因。这种极端情绪应当如何宣泄?互联网产生之前,青少年常见的情绪宣泄方式是通过写日记来排解,或方便的话直接找朋友倾诉(不方便则可写信)。但当今随着互联网的运用与普及,在线交流与学习已成为包括中职生在内的青少年的首选。

  回到这次贴吧事件来说,发帖人之所以有一次用带有辱骂性质的话作为回帖(即回帖六:“有些狗,不要太过分,当然也没必要和一只狗烦什么东西”),很可能是受网络虚拟条件下匿名性的影响,由于其所发布的信息除了第一回帖“说得好!”之外,一时引来的多是指责性的,且这些指责大多意在“规劝其离开”,如“垃圾你就不要上不就好了”(回帖二),“不上早点走”(回帖三),“早点滚”(回帖四),“别来啊”(回帖五)等。这些短兵相接式的回帖无异于火上浇油,因为太缺少感同身受,抓住发帖人的情绪性用词不放,回避了发帖人所指陈的一些令人不满的事实(回帖七:“冻得已无感觉”;回帖八:“说得好对”)。

  我们惊喜地发现,之后的回帖大多开始理性与客观了。其中,有一个叫“天仙时代”回帖人(据了解其是该校组织的吧内群吧主,学生会干部)有两次回帖,先是抱怨和讥讽发帖人家长对子女的教育有问题(回帖十:“算了,每次都是你。措辞真文明,肯定是家长教育得好。”),后是尽力说明当时事故原委,并替校方表示道歉(回帖十二:“这次航拍完全是超乎学校估计的,是广告公司的人耽搁了时间。……为了国家示范建设拍摄让同学们在寒风中多站了这么长时间,校方表示深感歉意。”)在“天仙时代”两次回帖之间,即第十一个回帖人“晨晨爱很美”所说的三句话也尤为值得注意,也实在让人有佩服之处:“我鼻子堵得更厉害了……身边的人都说冻得没知觉了……好在大家都挺过来了”。前两句无疑较为充分地印证了发帖人所指陈的客观事实,最后一句看似简单,却充满了为集体荣誉而努力克服困难的正能量。发帖人仅有上述一次回复,此后不再回帖,也在某种程度上说明,借用同龄人都喜爱的网络平台进行交往,对不良情绪的宣泄,对寻找彼此能产生共识的知音,贴吧无疑发挥了良好的交流功能。

  防卫性的回击之语:

  师生关系不良状况下,话语主体要表达对教师育人行为不当的激烈批评

  不平则鸣,这是一句老话。当今时代年轻人追求独立、自由、平等、公正等价值观念的实现。对一位处于青年初期的中职生来说,年少的“血气未定”正开始走向青年的“血气方刚”,他们生命力旺盛,感觉敏锐。这使得他们在人际交往中特别重情感、重义气、重公平。可问题是,在学校生活受到外部“干扰”的非常态情形下,教师们的行为“变异”似乎也属于迫不得已。

  笔者在与该校几位教师交流时,他们都表示自己也不愿意这样做,但却又不得不这样做。用D教师的话说就是,“我们也知道骂人骂学生是不对的,但国家示范校项目建设评估验收对学校来说可算是天大的事了,直接关系着学校的声誉和地位,一环套着一环的,学生有一步配合不到位,就容易前功尽弃,到时候又有谁能负得了这个责?”

  不过,我们应当清楚地意识到:师生之间的这种彼此粗暴的行为对待,日久很容易演变成一种反面的“自我实现的预言”,即教师经常将学生当成“垃圾”来对待,学生最终真的成了教师所说那样的“垃圾”(回帖五:“你自己也是垃圾”),或陷入长期无助的境地(如回帖九:“说得好,可是关我什么事?”;回帖十三:“有本事考大学去,瞎比比什么。”;回帖十四:“还好我毕业了。”;回帖十五:“每届都是这么过来的,又不是你一个人这样。”)。这种师生及生生之间彼此的“抹黑”行为或学生的“习得性无助”状态,只要一旦形成让人“见怪不怪”的氛围,肯定会使学校教育日益远离其育人向善的根本要求。

  习得性的经验之语:

  基于先前社会性成长,话语主体想表达对社会教育发展不公的内在怨恨

  人的认识产生说到底是学习的结果。当然,这里的学习并非灌输式的教育带来的结果,而是每一个个体的社会学习。当一个中职生说自己的学校是“垃圾学校”时,往往也是他社会学习的结果,而且这种社会学习其实早已真实地发生着。

  笔者长期研究重心之一是职业教育,坚信现代职业教育之于每个个体有着充分的社会发展价值,并且所在的职场地处“全国职教看江苏,江苏职教看苏南”之苏南。将心比心,自己的孩子目前也是高中生,从小学到初中,劳动与技术课(新课程改革方案里,列入“综合实践活动”之中)只有一开学时候的教材和操作材料发放,但正式的课程教学却几乎从未有过实施。两年前,当他中考时,笔者针对他喜欢动手,而考试总分又不太理想的情况下,曾建议他考虑报考职业学校。不曾想,孩子立即反问道:“谁会想上那种垃圾学校?!”记得中考前填报志愿的家长动员会上,孩子所在的初中学校安排了几所职业学校来对学生和家长进行招生宣传,说得最多的是:“读职业中学也一样成才”。有意味的是,孩子所在的学校有近3000名初三毕业生,参加这种职业学校招生宣传的却是区别对待的:前几次月考平均成绩在前300名的学生和家长不要求参加这种招生宣传会。初中学校领导给排在300名后的家长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多给孩子一条路吧!”

  第五个回帖中还有这样的内容,即“谁不知道NQ学校好,你怎么不去啊,国际班全世界旅游你怎么不去啊”。其中提及的NQ学校是距离该职业中专校不足10公里的一所远近闻名的普通高中。这所学校的宣传口号是:“打造最具中国文化情怀的学校”。当地家长认为,上了这所高中,就意味着3年后会上一个比较好的大学,甚至是境外大学。可这一切对于这所中专校一位年纪较大的F老师来说,也只不过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罢了。他对笔者说:“上个世纪80年代及90年代初,我们这样的中专学校或技工学校不是国有大企业来主办,就是相关产业的部委来主办。那时的中专和技校可是抢手的‘香饽饽’,好的初中毕业生大多希望能进来读书学技术,那时谁会说学校是‘垃圾学校’?没有。”如此看来,旧时代是回不去了,新时代却有新时代的问题。在当下的应试教育体制下,当人们满足于普教与职教之间1:1的比例时,职教人士所强调的办学类型之别与普教人士所自豪的办学等级之别,哪一个更具说服力?这是一个回归社会现实便不难回答的问题。发贴中职生没有置身我们的社会之外,因而他的看法理当是来源于他自身的社会学习。

  总之,对发帖学生多一份理解,未免不是对当今中国教育及中国社会多一份理解,更进一步说,有了这种理解所带来的清醒,我们改良中国教育与中国社会的行动才会真正是自觉而人道的。(作者系江苏理工学院教授 刘猛)

  《中国教育报》2016年9月20日第8版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满德利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