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成海归三年无法回本 南京:三千以上可接受
金陵晚报报道前天,一份来自中国社科文献出版社的国际人才蓝皮书《中国海归发展报告2013》出炉。不少南京的本科硕士“海归”表示,3000元以上的“起步价”自己都可以接受了,而收回成本的事情则只能是细水长流。
金陵晚报报道前天,一份来自中国社科文献出版社的国际人才蓝皮书《中国海归发展报告2013》出炉。据统计,2012年我国留学人员回国人数达到27.99万人,同比增长46.56%,为历史最高。
根据这份蓝皮书的内容,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则是有关收入的话题,据其统计,大多数的“海归”人员在回国后找到的工作薪水比自己的预期低很多,大约八成的“海归”认为出国留学所花的成本需要三年以上的时间才能收回。
近八成“海归”薪资比预想低
蓝皮书指出,目前国内的就业形势并不乐观,77.5%的“海归”薪资水平比预想的低,其中,38.5%的“海归”薪资比预想的低很多。据统计,2013年,中国大学毕业生人数达到了创纪录的699万人,而相应的就业岗位却减少了15%。可想而知,“海归”的就业难问题也将日益突出。
针对最引人注目的“海归”成本回收问题,记者在南京调查后发现,大多数刚回国的“海归”认为自己三年能收回成本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尤其是在国外留学超过两年以上的,其巨大的开支让收回成本看上去“遥不可及”。
不少南京的本科硕士“海归”表示,3000元以上的“起步价”自己都可以接受了,而收回成本的事情则只能是细水长流。
出国留学别只算“经济账”
现在出国留学究竟还有没有“性价比”呢?到底应不应该花这个“大价钱”呢?记者就这些问题致电了21世纪教育研究所的熊炳奇教授,寻求解答。
熊教授指出,留学回国后一定不要把重点放在算“经济账”上,如果只看经济型和性价比,那出国留学就变得太功利了。
熊教授说:“而作为留学者本身,回国后也不能想着只是为了如何去赚钱。知识、文化、好的学习氛围等都不是用经济来衡量的。”
海归规模
史上最大归国潮来袭 近5年归国留学生近80万
截至去年底,留学回国人数已达到109万人,特别是近5年归国留学人员逐年增多,近80万人,接近改革开放以来前30年的3倍。去年一年回国27.29万人,同比增长46.57%。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截至2012年底,江苏留学回国人员总数已超6万人。近10年,江苏公派留学按期回国率达到了99%以上。【详细】
海归薪酬
海归薪水与211大学毕业生持平
大批留学生回国,不仅加剧了国内大学生就业压力,而且使得留学归国人员的起薪下降,有报告显示,目前海外留学人员回国薪水与211大学毕业生持平。
北京青年压力管理服务中心主任熊汉忠指出,近3年来,毕业大学生期望薪水在持续下降,现在出国留学学生需要谨慎,出国可以开开眼界,但是就业未必就比国内学生强。【详细】
海归海外工作三五年后现优势 起薪达22万
留学花出去的是真金白银,可算是一项大的家庭投资了。投资回报如何呢?一项基于8000余份调查问卷得出的报告认为,“海归”的起薪并不高,有67.2%受访者的起薪不足6万元/年;但“海归”的职场后劲普遍较足,在回国工作的3~5年后集中体现。有无工作经验、是否名校毕业都是“海归”收入拉开差距的重要原因。【详细】
海归工作
海归学成回乡当村官
挺拔的个子,朴素的穿着,说话细声细气,可办起事来雷厉风行,像是换了个人。他就是(湖北)保康县寺坪镇庹家坪村党支部副书记,28岁的村官章景志。他是保康最年轻的村官,也是唯一的海归村官。【详细】
海归小伙北京卖猪肉
26岁的海洋是这家超市“壹号土猪”猪肉专柜的店长兼店员。想不到,这个体格精壮、皮肤黝黑的北京小伙儿,竟然还是一个“海归”呢——2009年赴美国威斯康辛州州立大学读书,2012年取得工商管理专业学士学位。【详细】
海归城管半年记:很复杂不容易
今年5月,刚刚被松江城管大队录取的“英国海归”城管孟言超,在接受早报记者采访时,直言自己为进入城管职业已做了两三年的心理准备。【详细】
海归感情
海归单身率高达八成 事业心强 躲避婚姻
中国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今年发布的《万名留学人员回国就业报告(2012)》显示,在2012年的留学回国人员总数中,未婚人数占80%。什么原因让海归的单身率如此之高?【详细】
责任编辑:满德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