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高校挂职第一书记特稿:用真情帮扶 靠实干带动

2013年07月11日 10:15作者:曲阜师范大学首批“第一书记”工作组组长 王慕东来源:大众网

我志愿到贫困农村担任‘第一书记’。牢记党的宗旨,继承党的传统,弘扬党的作风,坚定信念、求真务实,艰苦奋斗、廉洁自律,争做攻坚克难的先锋、引领致富的模范、服务群众的标兵……”一年前,我们在华东革命烈士陵园烈士墓前庄严宣誓。 对如何做好“第一书记”,我认为有以下六个关键词:责任、真心、学习、依靠、勤奋、党性。

  “我志愿到贫困农村担任‘第一书记’。牢记党的宗旨,继承党的传统,弘扬党的作风,坚定信念、求真务实,艰苦奋斗、廉洁自律,争做攻坚克难的先锋、引领致富的模范、服务群众的标兵……”一年前,我们在华东革命烈士陵园烈士墓前庄严宣誓。

  一年来,我和赵坤、褚明星、毛永正、张玉五位同志,严格遵守《省直单位选派农村“第一书记”行为守则》,吃住在村,不怕艰苦,不怕麻烦,用真情帮扶,用实干带动,千方百计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这一年的工作得到乡亲们广泛认可,有的写感谢信、有的送锦旗、有的送土特产、有的在送别现场失声哭泣。特别是现场考核会议上,众多乡亲的难舍之情和依依之心让我们眼睛湿润、声音哽咽。正如高晓兵部长所言,“帮扶村将会成为大家魂牵梦绕的地方。”

  对如何做好“第一书记”,我认为有以下六个关键词:责任、真心、学习、依靠、勤奋、党性。

  关键词一 责任

  “第一书记”是个沉甸甸的称号,特别是我们从省直单位直接下到村里,在基层干部群众眼里分量很重,他们不仅会对我们高看一眼,对我们的要求也会更高一层,对我们的期待也会更加殷切!

  这提醒我们,一定要有“在其位、谋其政、尽其责,成其事”的高度责任感。我们讲履行职责,对一个村而言,不仅仅要落实各级各类帮扶项目,更要把老百姓一件件平凡的小事办好,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观念要牢牢记在心里。同时,要有承担责任的勇气和魄力,决不能遇到好事就靠前,遇到不利的事就推脱。

  “第一书记”应坚持急事难事冲在前面,把办实事好事的功劳记在村干部身上,这样既能提高“村两委”的威信,又能调动村干部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在这里,我想介绍一个关于安居房的事。

  村里有个叫小六子的,大名叫李钦亮,40多岁,精神有些障碍,和83岁的老母亲赵吉莲生活在一起。走访时到他家看到,母子二人挤在一间石头房子里,在羊圈里做饭,正房是一个破屋茬子。村干部说,房子是小六子前些年自己放火烧的,问及原因,是因为他家没有电灯,邻居家电灯很亮,他为了和邻居比谁家亮而把房子烧了,他胜利了,房子却烧没了。去年7月份,泗水县残联朋友去看我,告诉他们这个情况,他们查看后,提供资金,由村委帮助把三间正房修了起来。房子修好后,赵吉莲老人高兴的一直嘟嘟囔囔说:有给儿子娶媳妇的房子了,死后有发丧的地方了。我告诉她,这是党的政策好,是村委帮你修建的。这件事对村委触动很大。

  关键词二 真心

  带着一颗真诚的为群众服务的心,带着同呼吸共命运的感情到帮扶村,真正扑下身子,与乡亲心连心,这是践行群众路线的前提。

  首先,对群众要有一颗爱心。只有带着对乡亲的爱,才能真正把为民的情怀落实到为民的行动中去。

  去年11月份,一个周六傍晚,接到村支书电话,说李钦良的鸭棚失火了。问及情况,说整个鸭棚和鸭子全烧没了。问他有没有人员伤亡,说没有人受伤,我心里踏实了一些。支书说,钦良家乱成一锅粥,投资近20万元的鸭棚养了不到半年鸭子,全打水漂,打击很大,他媳妇要跳水库。我很紧张,让他稳定其家人,别出人命。第二天一早我回到村里去看,确实惨不忍睹,让人心疼,满地烧焦的鸭子,住的房子也被殃及。和村委一起安慰、出主意,找民政部门救济。第二天我拿去1000元钱,虽起不大作用,但能体现一人有难大家支援的风气,许多村民送去面、油和现金,帮助其渡过难关。

  其次,要有一颗公心。做事不公往往是引起矛盾冲突的导火索,群众认死理,你只要公正,许多事情就会迎刃而解。这一年的低保户确认、救济金发放、困难户走访名单确定等这几件群众关注度较高的事,均由村委、党员代表和群众代表开会讨论,严格按照条件确定,并将名单进行公示。改变了以往什么事都弄完了,老百姓才知道或不知道的做法。这样做,群众赞同,村委干部也认可。

  再次,要有一颗恒心。长时间驻村,如何协调处理好各种关系,持之以恒的做好具体工作,是对“第一书记”能力的考验,更是对“第一书记”耐心的考验。农村条件苦,农村干事难,农村工作具体琐碎,有方方面面的牵制和困难,“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柴米油盐醋,万事都缠身。”对“第一书记”来说,接触最多的不是大项目、大工程,而是群众的家长里短、柴米油盐,成效不是那么“突出”,政绩不是那么“显赫”。如果没有恒心,就会只顾眼前、急功近利;如果没有恒心,就会工作凭兴趣、做事靠热情,这样是干不好农村工作的。

  关键词三 学习

  要当群众的先生,首先要当群众的学生。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全新的生活和工作环境,面临的是全新的领域,也是个全新的知识体系。我们需要学习的内容十分广泛,其中应用性学习是急需和十分必要的。这一年,我们对培训班学习材料、会议文件、农村政策、党建知识、科技知识等进行了广泛持续的自学。实际工作,问计于民。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在工作中可以随时随地请教,收获很大。工作中遇到棘手的问题时,向当地镇和管区干部学习请教。这一点很重要,他们不仅教给你具体工作方法,还会帮助你一起去处理问题。

  关键词四 依靠

  “第一书记”不是孤军奋战,离不开方方面面的支持和帮助。首先,要当好 “第一书记”,必须紧紧依靠干部群众。“第一书记”再有能力、再有水平,离开村两委的支持和群众的拥护就会寸步难行。其次,要紧紧依靠当地党委政府。这既是省里组织要求,也是工作中离不开的支持和支撑力量。再次,要干好“第一书记”,必须调动各种资源,依靠方方面面的关系。派出单位的坚定支持是不言而喻的。同学、老师、同事、亲戚朋友的支持也是干好“第一书记”的不可忽视的力量。

  比如,通过我高中班主任协调,帮助村申请县一事一议项目一个,申请资金十万元,用于河道治理、灌溉设施修建等;前面提到的小六子家安居房也得益于民政局的朋友帮助,修健身广场时通过联系县教体局校友为村里节省2000多元。

  关键词五 勤奋

  一是口勤。要及时向群众传达上级政策文件精神,尤其是关系到群众切身利益的惠农支农政策,要向群众表述清楚,真正做到利民政策落到实处。特别是三年扶贫期间,针对“五通”“十有”和“三保障”的上级各帮扶对口部门扶贫政策、项目较多,很多都是地方政府和村里都没接触过的。要多开村委会、党员大会和村民代表会议,将政策项目讲清楚,更要深入群众,多交流、多请教,多讲解,多了解群众的想法,落实好各项扶贫政策,维护好群众的利益。二是腿勤。腿勤多跑,才能真正了解村情民意,工作中才能减少失误,才能因地制宜、制定出符合村里情况的扶贫规划和工作目标。多到田间地头、多到乡亲家里、多到公共场所,既是了解村情民意的好办法,又是增加和乡亲们感情的好途径。不管是和村干部交流工作,还是老百姓反映问题,都要细心做好记录,便于翻查。三是勤思考,多动脑。“第一书记”面对的是一个全新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在工作中对问题多角度多方位思考,总结经验,发扬成绩,改正不足。在工作中要勤思考,不断提高办事效率和工作能力,时刻关注民情服务民生,提高为群众服务的质量,切实赢得组织的信任和群众的拥护。

  关键词六 党性

  1991年10月16日,钱学森在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他“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和一级英雄模范奖章仪式上的讲话中说:“我这一辈子有三次非常激动的时刻。”第一次非常激动的时刻是1955年向冯·卡门老师告别的时候,“冯·卡门老师感慨地跟我说,你在学术上已经超过了我。”第二次非常激动的时刻是“在建国10周年的时候,我被接纳为中国共产党的党员。”第三次非常激动的时刻是“今年我看了王任重同志写的《史来贺传》的序。在这个序里,他说中共中央组织部把雷锋、焦裕禄、王进喜、史来贺和钱学森这五个人作为解放40年来在群众中享有崇高威望的共产党员的优秀代表,……我看见这句话,我心里激动极了,我现在是劳动人民的一分子了,而且与劳动人民中最先进的分子连在一起了。”

  作为“第一书记”,作为一名党员,读后,我们同样激动,同时也被钱学森这样伟大科学家的行为所感动。作为省派“第一书记”,老百姓会非常的关注,当地政府也会非常关注,派出单位也会十分关注。你的一言一行,大家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不管来自哪个单位,不论职务高低,都必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武装自己,自觉加强党性的锻炼和修养,在基层工作中,不断加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改造,进一步增强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坚定性,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增强党员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和一名优秀的“第一书记”。

  习总书记有这样一段话,他说:“农村基层的工作经历,是人生的一个坐标,有了这个经历,就更清楚地知道什么是群众,如何尊重群众,知道什么叫实事求是、如何尊重事实”。

  基层工作,坚定了我们的宗旨意识,提升了我们的服务能力,培养了我们的才干和修养。农村虽然艰苦,但让我们学到很多舒适环境学不到的东西,磨练了意志和品质。在处理矛盾的第一线和工作最前沿,提高了组织协调能力和处理实际问题、应付复杂局面的本领。向群众和基层干部学到了吃苦耐劳的精神和淳朴善良的品质。一年的“第一书记”实践,我们深深体会到,这种营养只能从党的历史中来,从基层实践中来,从人民群众中来,从实干苦干中来。你只要干得好,群众就认可你,感谢你!

  这一年,对我们五位同志来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是刻骨铭心的一年。

  这一年,是艰苦奋斗,努力工作,锻炼自己,经受考验,经住考验的一年。

  这一年,是大家发扬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并肩战斗的一年。

  这一年,是打下基础,积极开拓,取得阶段性成果的一年。

  这一年,是收获的一年,乡亲们从怀疑、不信任到认可赞扬,到“不走不行么?”、“你这一说走,觉得心里空落落的”、“真想你一直在这儿呆下去”、“你做了我们想做却几十年没做的事情……”

  乡亲们朴实的话语是对我们最大的认可。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满德利

本文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点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