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3-21 09:44:00 作者: 来源:新华网
新闻回顾
一边是随迁子女家长群体越来越高的放开异地高考的呼声;另一边,则是在北京、上海这些热点地区本地户籍家长的担忧与反对。今年“两会”上,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表示,解决异地高考的问题之所以难,就难在“既有要解决的问题,又有不能碰的问题。”各地要把这些矛盾处理好,在准入门槛上仔细测算好才能确定。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2010年全国流动人口数量已达2.21亿,受到异地高考问题直接、间接影响的人不在少数。
随着异地中考政策的逐步执行和发展,今后会有越来越多的学生直接面对异地高考问题,在目前全国教育发展很不平衡的大背景下,简单将高考户籍限制取消,显然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
高考成绩如何省际对应?
笔者认为,异地高考原籍录取或不失为一个好方法。其基本思路是:在本地有学籍的学生在本地参加高考,而其高考录取却回原省籍进行。
如何在原省籍录取?不妨设某考生户籍是A省,在北京参加理综类高考。实际上,高考录取主要是分省按名次进行的,只要根据考生在北京高考成绩的名次对应出其在A省高考的名次后,即可在A省进行该考生的高考录取工作。
那么如何得到该考生在A省的合理高考名次?举例来说,假如某年北京高考理综类成绩有效者10万人,该考生参加北京市高考的名次为50人并列第7000名。而A省当年高考理综类成绩有效者20万人。则该考生在北京市高考理综类排名可以认为是:7000+(50-1)/2=7024.5,也即7000至7049这50个连续自然数的平均值,且小数部分要保留。而将该名次对应到A省理综类时,其合理的排名应是:7024.5×20万/10万=14049。
有了对应名次后,还可将该考生在A省的理综类成绩对应出来。通常,对应名次在A省中会是并列,该考生的成绩自然应与并列考生成绩一样。如果不是并列,对应成绩也不难合理得到。例如,某考生对应出来的名次是33.2,而前面A省20万名考生中第33名成绩为570分,第34名为550分,则该考生在A省对应的成绩为:570-(570-550)×0.2=566分,这里0.2是对应名次33.2的小数部分。有了对应成绩,之后的高考录取工作可如往进行。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