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3-14 09:09:00 作者:李昭 来源:中国网
教育寄托着民族的希望,关系着国家的未来,百年大计,时不我待。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期间,来自各界别的政协委员,纷纷就老百姓关注的教育热点问题,出谋划策,集智献力。
热点一:教育经费
做好经费监管 向老少变穷地区倾斜
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中央财政已按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编制预算,地方财政也要相应安排,确保实现这一目标。”
其实,早在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就提出过,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这一指标是世界衡量教育水平的基础线,但由于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迅速、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较低等原因,这一目标一直未能实现。经过19年的努力,中央财政终于在今年兑现了教育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4%的承诺。
在5日下午的教育界别分组讨论会上,曾有委员感性的将它称之为“二十年一盼”。“我当代表委员近20年,这个目标终于实现了!”66岁的全国政协委员、南方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也难掩兴奋。讨论时很多委员桌前都摆着一份政府工作报告,在21页的“中央财政已按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编制预算,地方财政也要相应安排,确保实现这一目标”这一段话下面特意画上了重重的标线。
在欣喜的同时,很多委员也表示对经费落实并不乐观,“对4%我不是完全乐观。”一向以敢言闻名的全国政协委员、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说,同时他也提出了质疑,“中央已做了安排,地方能做到吗?上面说了下面没做,有的挪用了,有的玩数字花招儿”。“如何切这块蛋糕,并不简单。”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黄元河也表示担忧。
财政部部长谢旭人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安排约21984亿元人民币,接近2.2万亿。这样一笔巨额经费究竟能否落实?又应该如何支配?在3月7日教育界别联组讨论会上,财政部副部长张少春做出了回应。
“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应该写入《教育法》”,“4%的目标经过多年的努力,但它只是一个起点,并不是实现这个目标之后,就完成了历史任务,我们要在这个起点的基础上,继续努力,不断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增加教育经费,它所占的比例在今后也能不断提高”。
“虽然从总量来说,教育经费增加了很多,但教育薄弱的环节也有很多,如何把教育经费花在刀刃上?”张少春强调,为保证教育经费持续稳定投入将在使用结构方面做好设计。从教育种类来看,学前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投入尤其要加大。从区域来看,教育投入将向老少边穷和集中连片的贫困地区倾斜。
张少春还谈到,要高度重视教育经费监管工作。一方面必须加强学校预算和财务的基础工作,避免浪费、截留、挪用、虚报教育经费的现象出现。另一方面加强使用信息管理的手段和技术支撑,加强政府对教育经费的使用的督导。
“落实4%和使用好新增的教育经费,任重道远。我们一定要把总理对全国人民做出的承诺落实好,把好事办好,把钱花出效益来。”张少春说。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