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教育新闻 > 热点

美国媒体综合多项研究发现 九种职业有害心脏

2012-03-12 10:14:00    作者:虞 晔   来源:扬子晚报  

关键词: 研究人员 研究发现 生物钟 心率减慢 医保
[提要] 虽然心脏病不是一种职业病,但长时间伏案、压力增大、工作时间不固定、接触某些化学物质或污染物等,也会导致心脏病风险增加。午饭后:饮食会造成血压、血糖波动,尤其是有心血管疾病的老人,血压下降幅度比年轻人大,从而导致血流减慢,血管淤血,诱发血栓形成。

  虽然心脏病不是一种职业病,但长时间伏案、压力增大、工作时间不固定、接触某些化学物质或污染物等,也会导致心脏病风险增加。美国《健康》杂志最新载文,列举了9种有害心脏健康的职业。

  1.久坐型工作。比如办公室文秘。美国梅奥诊所心脏病专家马莎·格罗根博士表示,工作需要长时间久坐的人群心脏病危险更大。其具体机理尚不清楚,但久坐会导致胰岛素敏感度降低,多种分解脂肪的酶水平下降。专家建议,经常起身或走动,或者站立工作。

  2.消防队员。消防队员是一种空闲时间多但又突然有紧急任务的职业。国外有研究发现,在工作岗位上因心脏病发作而去世的警察和消防队员的比例分别高达22%和45%,而其他工作岗位因心脏病去世的比例仅为15%。

  3.公交司机。加州大学欧文分校的医学教授彼得·施纳尔说,公交司机肯定是长时间坐着工作,而且精神高度集中。有研究显示,台北的巴士司机高血压的比例高达56%。

  4.倒班员工。医生、护士、车间生产工人都属于倒班员工。“倒班会影响人体的生物钟节奏,生物钟则是人体调节血糖含量和血压的关键机制。”

  5.酒吧服务员。虽然美国很多地方已经制定了餐厅和酒吧禁烟的规定,可往往执行不够严格,这些场所的服务人员自然也经常被迫吸到顾客的二手烟。有研究显示,二手烟是增加心脏病风险的一大罪魁。

  6.桥梁隧道工人。美国纽约市1988年对5000多名桥梁隧道建筑工人进行的调查显示,他们患心脏病的风险比普通人高出35%。研究人员认为是因为这些建筑工人往往在密闭通道中工作,会吸入更多一氧化碳。

  7.流水线工人。类似这种流水线的工作往往对工作人员要求很高,员工承受着巨大的工作压力,同时又无法控制生产线上其他领域的工作,只能埋头做自己的事。有研究人员指出,不能掌控自己的环境是诱发心血管疾病的一个重要压力因素。

  8.长期超时加班的工作。在一项对英国公务员健康状况研究中发现,每天工作11个小时乃至更长时间的人,相对于每天只工作七八个小时的人罹患冠心病的风险要高出67%。缓解的办法很简单,专家建议多吃水果和蔬菜等健康食品,保障充足的睡眠,每周要保证一定的锻炼次数等等。

  9.无健康保险的工作。美国统计显示,2010年1/6的美国人没有医保。一个有趣的现象是,没医保的人健康状况普遍较差,特别是心脏健康情况不佳,而如果没医保的成年人一旦拿到医保,其健康水平往往会提升。

  10.失业。这时候人们往往不是无事一身轻,反而更容易遭遇心脏病风险。毕竟,失业之后的生存压力要大得多。2009年哈佛大学进行的一项研究显示,失业的人本来身体没病,却可能在失业一两年之后出现新毛病,比如高血压、糖尿病和心脏病等。(甄 翔)

  心脏也有生物钟

  黎明时分最危险 晚上降脂效果好

  专家建议日常生活中,我们应顺应“生物钟”来保护好心脑血管。上海长征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吴宗贵、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心内科教授李勇为大家总结了以下几个时刻:

  黎明时分:此时是脑中风、心梗的高发时刻。由于清晨体内缺乏水分,导致血液浓缩,血液黏稠度增强,再加上脉搏、心率减慢,很容易形成血栓。建议:老人清晨起床后要喝一杯温开水,排便时避免用力屏气,早餐少吃油腻和过咸食品,不做剧烈运动。血压高的人最好此时服降压药,防止血压波动。

  上午9—11时:心脏活动会达到顶点,容易发生严重心律失常。建议:心脏不好的人避免情绪波动,做重要演说前要服药。

  午饭后:饮食会造成血压、血糖波动,尤其是有心血管疾病的老人,血压下降幅度比年轻人大,从而导致血流减慢,血管淤血,诱发血栓形成。建议:1.午餐不宜过饱。2.饭后打个小盹,半个小时最佳。3.起床时躺一会儿,不易过急过猛。

  下午3时以后:适合做些快走、健身、游泳等运动。英国研究人员发现,下午运动对睡眠帮助最大,到了晚上10时,身体和大脑容易进入较为疲劳的状态,使人快速入睡。

  晚上9—11点:这是免疫系统调节的关键时刻,如果在此时段暴饮暴食、情绪过于激动,时间久了容易患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多种疾病。(虞 晔)

孙海燕

editor

更多

相关阅读

 

 

> 进入微博< 热点图片

 
 
我要评论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foo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