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教育新闻 > 热点

南京审计学院两位副教授被指多篇论文涉嫌剽窃

2011-11-18 09:56:00    作者:   来源:现代快报  

关键词: 南京审计学院 学术不端 分级教学 情感过滤 上海外国语大学
[提要] 昨天,有网友在南京多家论坛发帖爆料,称南京审计学院外国语学院的两位副教授,发表的多篇论文疑有剽窃和一稿多投的行为。根据网帖的反映,郑建新和梁文青的论文《英语语用歧义的美学功能》,就是剽窃了朱芙蓉的《英语歧义的美学功能》。

 

网帖截屏。

 


  昨天,有网友在南京多家论坛发帖爆料,称南京审计学院外国语学院的两位副教授,发表的多篇论文疑有剽窃和一稿多投的行为。快报记者就此展开采访,同时该校的纪委也正在调查此事。

  □快报记者 朱俊俊

  网曝:

  两名副教授多篇论文

  涉嫌剽窃、重复发表

  几乎在一秒之间,披露南京审计学院外国语学院两位副教授涉嫌学术不端的帖子,突然大规模地出现在南京的十多个论坛内,标题都是《世风日下,南京审计学院高校副教授又见学术不端》,发帖人网名都叫“袁怡君”。

  帖子称,南京审计学院外国语学院的副院长郑建新在担任副教授期间,以第一作者共发表9篇文章,其中4篇属于重复发表和一稿多投,另有4篇存在抄袭现象。同时,该校外国语学院大外部主任梁文青在担任副教授期间,以第一作者共发表1篇文章,与他人合作7篇,其中1篇属于重复发表,另有4篇存在抄袭现象。

  为了证明自己的说法,“袁怡君”还贴出了一张表格。在这张表格中,一共列举了7篇论文,其中郑建新单独署名的有两篇,梁文青单独署名的有一篇,另外4篇都是两人合署,郑建新为第一作者。

  被列举的7篇论文,都是关于英语语法等方面。其中,郑建新与梁文青合写的《英语歧义的修辞效果》被反映为“重复发表”,在2005年的11月份,两人的另一篇论文《英语歧义的语用效果》发表在南京审计学院学报上,而在2006年的2月份,标题变成《英语歧义的修辞效果》后,又发表在武汉科技大学的学报上,两篇文章的相似度高达94%。

  另一篇郑建新署名的论文《输入理论和情感过滤理论与大学英语分级教学》,也被反映一稿多投,这篇论文于2007年6月,分别在广西社会科学期刊和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上同时发表,两篇文章的相似度也高达91%。

  在网帖中,除了这份表格之外,还贴出了所涉论文《英语歧义的修辞效果》和《输入理论和情感过滤理论与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的影印件,以证明发表在这四份期刊上的四篇论文,其实只是两篇论文而已。记者对比了一下,相似度确实很高,有的段落甚至完全一样。

  调查:

  网帖所指被剽窃者

  并不知情

  还有5篇论文被指剽窃。“袁怡君”反映,郑建新、梁文青在2006年4月发表在武汉科技大学学报上的《英语语用歧义的美学功能》,是剽窃2002年株洲工学院学报上朱芙蓉等人的一篇论文,标题为《英语歧义的美学功能》,相似度达到41%,还有另外三篇论文,分别剽窃黄雪英、戴炜栋、刘练、唐燕玲等人的论文。相似度最高的达到了47%,最低的37%。而据记者了解,只要两篇论文的相似度达到20%,基本可以认定为剽窃。

  那么,“袁怡君”反映的情况是否属实呢?记者发现,在“被剽窃”的作者名单中,有一些是知名的学者,如戴炜栋是上海外国语大学的前校长,在学术界和教育界享有比较高的威望,还有唐燕玲是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的教授。

  昨天,记者联系上其中的一位作者朱芙蓉。根据网帖的反映,郑建新和梁文青的论文《英语语用歧义的美学功能》,就是剽窃了朱芙蓉的《英语歧义的美学功能》。朱芙蓉现在是湖南人文科技学院的副教授,她听完记者的复述后,非常生气:“作为学者,怎么能做这种事情?这是搞学术的大忌!”朱芙蓉说,2002年发表的这篇论文她还有很深的印象,是和其他的同事一起合写的,论文涉及英语语法和美学,角度非常新颖。随后,朱芙蓉向记者要郑建新两人的电话,“我要好好核实一下!”朱芙蓉说。

  发表郑建新和梁文青论文的期刊是否知情?昨天,记者致电他们论文发表最多的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编辑部,一位编辑表示,一稿多投和剽窃,是他们最忌讳的事情,每篇来稿他们都会进行核实,不过在几年前,由于条件的限制,有些剽窃的论文可能会漏网,“现在专门有检测学术不端的软件,把上世纪80年代以来所有的论文都汇入到了这系统中,再把新投来的论文输入进去,相似度高的话,就有可能是剽窃,非常好查。”

  不过,这位编辑表示,他们没有接到任何一方的通知,因此郑建新和梁文青没有被列入黑名单,如果有论文投过来,只要质量过硬,还是会给他们发表。

孙海燕

editor

更多

相关阅读

 

 

> 进入微博< 热点图片

 
 
我要评论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footer